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藕与莼菜》教学反思
作者:后娟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0-25


叶圣陶先生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按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再现生活。语言拥有一种不雕琢、不做作的朴实美。教师教授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自己应先沉浸于文本中,揣摩作者朴实语言下所蕴含的深层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美。

以研读课文第一段为例来说明。阅读课文我们很容易感受到,故乡的人、事、物在作者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份从心灵深处弥漫出的对故乡的挚爱之情感人至深。虽身在异地,但想起那些挑藕而售的男人、女人们,他们的形象便扑面而来:“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康健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康健美的风致。”从这一段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故乡的人像一幅清晰的油画,画中的人从肤色到衣着栩栩如生地站在了作者面前,也站在了读者面前,作者对他们的热爱不言自明。再如文章中的第二段,虽然写的不是故乡的藕,而是异地的藕,但是作者惜墨如金的用词,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厚爱。如,异地的藕不是很多,而是“珍品”,它们是从故乡“运”来的,“数量”不多,不像家乡的藕随处可见,鲜嫩,甘美,异地的藕是“供”在大一点的水果铺子里,善价而沽。街上买的藕,“瘦得像乞丐的腿,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法欣赏”。仔细阅读课文,这样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在文章中俯仰即拾。

美文需要教师先仔细研读文本,体悟出作者的深意,这样才能恰当地引导学生沉浸在文本之中,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但是,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要让学生掌握课文中心并不难。可是才初一的孩子,要他们理解作者的思乡之情,感受平实朴素语言中浓浓情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整堂课的效果看,教师自己必须先沉浸文本,才有可能带领学生一起进入到文本当中。

对文章最后两节的品读,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两节很重要,可是语言绕来绕去,课前我始终也想不出该如何给学生分析。后来与同事讨论时激发灵感,才想出现在这个方案。可见课后交流是很重要的。

这篇课文在实际上课时,在扫清了字词障碍后,我并不是按照预先的设想先谈中心,再分析一至三节这样一步步来的,而是让学生漫谈他们读了课文后的感受。这样一定会使教学显得比较紊乱,但是我觉得尊重学生阅读的规律比课堂进程的表面有序要重要得多。所以现在很多开课已经不愿设计导入,觉得很多导入太做作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藕与莼菜》教案6
《藕与莼菜》教案5
《藕与莼菜》课堂实录
《藕与莼菜》mp3音频朗读
《藕与莼菜》学案
《藕与莼菜》说课稿
《藕与莼菜》ppt课件3
《藕与莼菜》教学设计方案
《藕与莼菜》阅读练习
《藕与莼菜》ppt课件2
《藕与莼菜》ppt课件1
《藕与莼菜》教案4
《藕与莼菜》图片素材(8张)
《藕与莼菜》读后感
《藕与莼菜》教案3
《藕与莼菜》教学设计2
《藕与莼菜》教案1
叶圣陶《藕与莼菜》原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