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马的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6-16


《马》的课堂实录

执教教师:杭州湾初中  沈国华

执教班级:新世纪实验学校初一(6)班

执教时间: 2010-5-19

 

教学目标

1、  积累生动的词语,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特点。

2、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崇尚和平与自由的人文思想。

3、  品读优美生动的语言,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了解马的特性,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深刻含义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中国人常把自己比作“龙的传人”,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然而,龙毕竟是虚无的,是人们想像中的动物。好在,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动物可以与龙并驾齐驱,那就是马。人们在形容雄健强盛的时候就说是“龙马精神”,敌我相争,冲锋在前叫“一马当先”,事情成功了,就说“马到成功”,功劳很大,那就是“汗马功劳”。可见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不单单中国人敬仰马,外国人也同样喜欢马。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就是其中一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优美散文《马》。幻灯1

二、检查预习情况

师:老师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其中一项是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幻灯片显示,一生到黑板上板书,其余学生在纸上写出答案。)幻灯2

[检查预习]给下列句中红色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人们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          )的动物——马。

2、它们的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            )(          )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

3、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bìyìn(            )。

4、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          )

5、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          )。

    (学生完成后,对学生写在黑板上的答案进行批改,然后齐读幻灯片上的句子,)

三、走进文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幻灯3

师:现在让我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马》这篇文章,思考两个问题:

1、文章写了哪两种马?

2、这两种马分别有什么特点?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来说。)

(生阅读约 6 分钟。)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写了哪几种马呀?(生齐答: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 [师板书] 幻灯4

师:这两种马的特点分别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人工驯养的马,它有哪些特性啊?

生:勇毅、驯良、受奴役。

师:哦,这位同学看书看得真仔细,一口气就说出三个特点(师板书:勇毅、驯良、受奴役)。你能说说勇毅这个特点表现在那里呢?

生:在文章第一段里,“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师:哦,这是马在猎场上、在演武场上、在赛场上的表现。这里哪些词突出它的勇毅啊?

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师:除了在这些场合看出马的勇毅外,还能在其他场合看出它的勇毅吗?

生:在疆场上。在文章的开头就写到“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工劳苦……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这里“无畏”“慷慨以赴”突出其勇毅。

师:那么,驯良这个特点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还是在第一段中,“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

师:这里有个冒号,起什么作用?

生:解释说明。

师:这冒号后面有两句话,前一句着重想告诉我们的意思是什么?

生:它的一切动作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

师:第二句话的中心词是哪一个?

生:舍己从人。

师:“舍己从人”这个词是从哪一个成语演变而成的?

生:舍己为人。

师:这个“从”就是屈从的意思,那它的屈从表现在哪里呢?

生:迎合别人的心意,看人脸色行事,无保留奉献自己,甚至舍弃生命。

师:我发现同学们在第一段就发现了人工驯养的马的两个特点。其实,在这段中有一句话很重要,你能找出来吗?

生:但是它的驯良不亚于它的勇毅。

师:这句话在该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啊?

生: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师:哪个词承上了,哪个词启下了?

生:勇毅承接上文,驯良启示下文。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人工驯良的马的受奴役情况如何。谁能说说?

生:文章第二段写到:它们身上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

师:哦,这是受苦受难的马。

生:还有,它们为了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

师:它们吃香的喝辣的,这也是受奴役吗?

生:文中有一句话“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可见,作者认为这些马虽然待遇好,但也属于受奴役的。

师:哦,这是另一种奴役的方式。作者对这两种受奴役情况是怎样看待的呢?他认为哪一种更带侮辱性呢?

生:那些受奴役情况最和婉的马更有侮辱性。这在本段的最后一句话里可以看出来。

师:那你是怎么看的呢?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生:因为这些装饰物并不是马自己愿意带的,只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心才带上的。前面所写的那些受苦受难的马,苦是苦了点,俗话说“做牛做马”,但毕竟还是马;但这里的马已经背离了马性,马不像马的活着,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侮辱,所以是最大的侮辱。

师:综上所述,人工驯良的马有勇毅、驯良、受奴役的特性。那么天然野生的马有哪些特性呢?让我们也来研究一番。

生:天然的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

师:它们的美质是怎样的?

生:它们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师:都是马,为什么野生的马就有这样的美质了呢?

生:因为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

师:文中出现“自由自在”这个词语了吗?

生:有,在第三段的第二句话中“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这句话后面所讲的就是自由自在的表现。

师:哦,这个句子相当于总起,这个词语相当于中心词,下面的内容是围绕它而写。哎,我们在这里又发现一个冒号了,能说说这个冒号起什么作用的吗?

生:也是解释说明的。

师:与文章开头第一句中的冒号作用是一样的。这时候,老师还想让大家分析一个冒号的作用,请看文章第四段最后一句,这个冒号起什么作用呢?

生:总结作用,是对前面所写内容的总结。

师:可见,同样是一个冒号,有时候起总起作用,进行解释、说明。有时候起总结作用。因环境而异。我们继续来研究刚才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野马有美质的特点(师随手板书:美质),再看看野马还有哪些特点。

生: 野马豪迈而犷野。

师:你是从哪里看到的?

生:第四段的第一句写着。

师:经验告诉我们:关键句往往在第一句。那你认为这一段都是就这一点而展开的吗?请在这段里找找还有没有写别的内容的。

生:还写到它们喜欢成群结队。这是群居之乐、天伦之乐。

生:还写到它们与其他动物和睦共处,马和马之间也从不互相妒忌。

师:野马的这种种特点,犹如一个人的品德很美,我们总的概括一下,这一段里就是写了它的美德(板书:美德)。野马除了质美、德美外,还有什么美吗?

生:貌美。可以从第五段看出来:它身材高大、比例匀称、优美。

师:这一段写野马之美貌(师板书:美貌),主要用了什么写法?

生:对比。

师:用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生:通过对比,突出野马之美。

四、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师:大家来看板书,刚才我们通过阅读交流,明确作者写了两种马,也明确了这两种马的特点。现在老师有个问题:对这两种马,作者的情感态度是一致的吗?

生:不一致。对人工驯良的马是同情,对野生的马是赞赏。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现在我们花一点时间,找出你认为能看出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待会儿我们在班上读一读,说一说。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约三分钟。)

师:现在我们来当众朗读、交流。

生:文中写到“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和妍媚而已。”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野马由衷的赞美,和对人工驯良的马的轻视。

师:你从哪些词里看出对后者的轻视呢?

生:“妍媚”是一个贬义词,说人工驯良的马娇艳,只会取宠于人。

师:还有从“只有……而已”这样的句式,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它的轻视。你认为读这句话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重读“有、充沛、高贵、只有、而已”,前半句语气要昂扬的,后半句要带一种不屑的语气。

师:请你把它读一读。(生读)

师:读得挺有感情。请大家继续发言。

生:最能体现深刻同情的地方我认为是这样几句:“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这里要读得低沉、缓慢、有力,以表达对人工驯良的马的深刻同情。(生读)

生:第三段中“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生活着的马匹吧……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这部分最能体现作者对天然野生的马由衷的赞美。特别是最后一句话中的一个“远”字,更能表达出对野马深深的喜爱。

师:“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找到如此清新、优美的文字,大家何不一起朗读为快?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来同作者一起感受舒畅欢快吧!(生齐读)

五、谈自己的体会。

师:我们体会了作者的情感。作者是作者,我们是我们。现在我要问,你欣赏哪一种马呢?

生:我欣赏野马,因为野马自由自在,多好啊!

师:有同学喜欢人工驯良的马吗?(学生纷纷表示欣赏野马。)

师:看来大家都受了布封的影响,都欣赏野马。我喜欢人工驯良的马,它们随窦宪驱除匈奴,燕然勒功,成为一代代军人的梦想;它们随李世民驰骋沙场,统一中国,留下“昭陵六骏”的石刻;它们跟彭德怀南征北战,留下“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壮美诗句。它们凭着自己的勇毅和忠诚,载入了人类的史册。同学们,你们说人工驯良的马是不是同样应该受到敬仰?

生:是。

师:其实,作者也并不是一点也不赞赏人工驯良的马。大家看课文的第三段的第一句话,“天然的要比人工的更美丽些。”这句话中有一个字令老师怦然心动,你说是哪一个字?

生:更。

师:对,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工的也有美丽之处啊!刚才老师所说的就体现人工驯良的马的闪光之处。

六、深层探讨。

师:读到这里,老师想问:你觉得作者通过对马的描摹,想表达一种怎样的生活理想或者政治理想?

生:作者想表达热爱动物、尊重动物、热爱和平、崇赏自由的理想和追求。

师: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本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辉,马,它像一个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一个驯服诚实的奴仆,它像一个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一个典雅高贵的绅士。通过本文的学习,我相信,我们会更加爱护动物,尊重动物,尊重自然,崇尚自由。

七、作业布置。

师:现在老师布置作业,大家看课后练习二: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许多其他的动物作比较。这样写的好处刚才我们说了,就是能突出马的美貌。现在我们试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人工   勇毅  驯良  受奴役 

 

马 

布封

 

野生   美质  美德  美貌

 

[课后反思]

本堂课目标明确,思路清楚,重点突出,教学环节简明,重点解决两个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在字里行间体现的思想情感。通过细读文本化难为易,依靠文本,咀嚼文本,挖掘文本,适当拓展。整堂课师生交融,一气呵成,在思维碰撞中灵光频现,通过追问,不断生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轻松、愉悦中提高、发展。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四年级上《马》教案2
四年级上《马》教学设计1
四年级上《马》教学实录
《马》导学练习
《马》ppt课件(17页)
《马》ppt课件(20页)
《马》教学反思(2篇)
形容骏马的字
《马》教案20
《马》导学案4
关于马的故事
《马》教学设计20
《马年说马》ppt课件
《马》ppt课件(19页)
《马》导学稿
《马》ppt课件(29页)
《马》表格式导学案
29《马》读一读写一写(二)
《马》ppt课件(21页)
马的谚语
《马》教案19
《马》导学案3
《马》ppt课件22(18页)
《马》学案
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小传(含大量插图)
《马》文化集粹(含图)
《马》ppt课件(12页)
《马》ppt课件(11页)
《马》教案18
研讨课《马》ppt课件(18页)
《马》说课稿2
《马》ppt课件(18页)
《马》扩展资料
《马的英姿》rm视频素材
《马》ppt课件17
布封《马》读后感(2篇)
《马》导学案2
《马》导学案
马的叫声(全)
《马》手抄报资料
《马》课后题及答案
《马》读一读,写一写
臧克家《老马》赏析
《马》和《土地的誓言》ppt说课课件
布封《马》课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