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山中访友》学案设计
作者:小李飞刀飞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8-07


《山中访友》教案设计                                            
教学设想: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人文精神和美的教育,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大多数来自落后偏远的农村,虽然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很多,但由于生活经验与视野所限,对写景类的文章,学生大多不能有较深的感知、体验。再者由于现在的学生去春游、秋游的机会几乎为零,所以要初一学生感知、理解并体会山中的景物之美及美的内涵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学生想走向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想与大自然对话的愿望却相当迫切。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篇文章景物优美、写法独特、感情真挚、语言精彩,对初一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篇能打动他们的文章,在讲课过程中应着重调动起他们对于美好的自然景物、优美的语言的体验和感悟,让他们进入作者用文字营造的优美的自然世界中。在教材处理中尽量注意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去与文本进行充分的接触,在与文本的直接接触中产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进行交流。注重对文本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象美。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在欣赏和品味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细腻的描写),学习运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导读法、点拨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带着美好的心情,迈着轻快的步伐,我来到教室,向学生播放了一首歌曲,让学生进行曲名竞猜。当歌曲前奏刚开始,许多学生就猜出了歌曲的名字——《朋友》。在我的提议下,大家都跟着唱起来。)
:周华健倾情演唱的《朋友》勾起了我们对朋友的无限思念。是啊!拥有朋友的日子是美好的;认识新朋友是高兴的;发现朋友身上的品质是欣喜的;能与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互诉心声更是畅快的。今天,我们在李汉荣先生的指引下走进山林,走向山涧边,开始一次美的旅行,去会一会山中的众朋友,好吗?
在优美而欢快的旋律的熏陶下,在老师优美动情的语言感染下,学生齐声说:“好!”有了优美音乐的熏陶和动情语言的感染,学生初步欣赏到了美。
:作者到底去山中拜访了哪些美的朋友?请同学们放松,深呼吸,让我们满怀好心情,一起走进山林……
二、听录音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一边听朗读,一边在这些景致“朋友”的名称下做上记号。
师:我看着同学们个个绽开了笑脸,一双双智慧的眼睛看着老师,老师很高兴,好!现在开始。
:我已认识美的朋友有古桥、树、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 、雷阵雨、柏树、蚂蚁。
:我还认识了石头、落叶、小花这三位美的朋友。
:我已认识的美的朋友还有归鸟、月色。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认识了这么多美的朋友。
2、整体感知:
师: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的贴近,关系是那样的密切,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作者走进山中,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自由品读课文,能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把学生带进课文优美的情境中去,毫无阻拦地接受课文中美的感染熏陶。)
3、全班交流
:我最喜欢的朋友是古桥,因为他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位朋友,是位德高望重的朋友。
:我最喜欢的朋友也是古桥,因为他在水上站了几百年,把许多人马渡过彼岸,而自己却坚持着,从不改变自己的姿态,让我看到的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师:你能找出最能体现他品质和精神的词语吗?
:我认为可能是“躬”与“俯身”,还有“古老”和“坚韧”
师:你觉得这样的朋友大家应……(我故意停一下,学生马上接着说)
:大家应尊重、敬佩他。
师:你能带着尊重、敬佩的语气读一下这段优美的文字吗?
(学生深情地读着)
师:你从古桥身上品味到了坚韧之美、奉献之美,老师为你精彩的发言鼓掌。(我带头鼓掌,学生也一起鼓掌,接下来回答的气氛越来越热烈了。)
:我最喜欢白云大嫂。作者把纯洁的白云比喻成白衣天使,使人感到生动亲切。她用洁白的身影打扮憔悴的天空,为了让天空变得更加湛蓝,她默默地奉献着。
师:你从白云大嫂身上品味到了奉献之美。
:我最喜欢的朋友是云雀弟弟,因为它最自由,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我也挺喜欢自由的。
师:你的朋友云雀弟弟美在喜欢自由吗?
:老师,我觉得它美在不搬弄是非,很正直。
师:正直之美,令人称道。
:我最喜欢的是悬崖爷爷,因为悬崖爷爷虽然没有白云大嫂美丽,没有溪流妹妹清澈,但他那种无杂念的心境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他那么的高大,充满着智慧,从他身上我明白了做人要如悬崖一样,永远保持平和的心态。
师:悬崖一般的人,令人敬佩。
:我最喜欢的朋友是树,因为树是我的知己。我靠在树上,想像着自己也成了一棵树,我不仅和树融为一体,而且也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师:好个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看来你的体会很深刻。
:我喜欢的朋友也是树,不过是老柏树,因为它很慈祥,待朋友很热情,朋友一来立即撑起大伞,让朋友避雨。
师:多么热情好客的老柏树呀!但雷阵雨时去树下避雨的做法科学吗?
:这种做法不科学,这样做可能会有遭雷击的生命危险。(这位学生脱口而出,生怕功劳被人抢去似的。)
师:看来我们同学的科学知识挺丰富的,以后大家走进大自然时可要注意安全。
……
师:老师真的非常佩服同学们的见地,竟然将自己最喜欢的朋友之美品味得这么深刻。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融入了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大自然了。
4、写作练习
(品味了众朋友之美后,我不失时机地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再现声、景、情之美,让学生对照画面边吟读,边联想,学生自然心有所感,情为所动。这种情境气氛,既使审美主体处于情感感受之中,以情动情,引起共鸣,又使他们在和谐愉悦中得到陶冶,产生跃跃欲试的写作冲动和灵感。)
师: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在我们的眼中,山中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美,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亲近。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有没有什么心声要向好朋友倾诉呢?在作者的亲切的呼唤声中,在作者热情的赞美声中,山中的景物会有怎样的感悟和回应呢?试着动笔写下两三句话。
要求:①同桌两位同学互相配合。
②要尽量地唤起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③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人称的变化,恰当地选用词语,尽量做到语言生动形象。
(小组中的交流与合作,这个过程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关注,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这时有的学生脸上带着会心的微笑;有的学生托着腮帮在遐思冥想;有的在闭目沉思;有的则挥笔疾书,似有万语千言想与好友诉说。)
师:时间到了,请同学们大胆地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心声说出来,好吗?
(话音未落,语文科代表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
:古桥爷爷,虽然岁月在无情地流逝着,但是你那永不改变的姿态,让我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你使天堑变成通途;你给大自然增添了曲线的美;你让人们领略了什么叫坚韧。你真了不起!(掌声四起
师:你真不愧是学科代表,用了一组排比句抒发了自己的心声,你也非常了不起。
:你好,我的孩子(学生笑)。我卧在这里,看风云变幻,看人世沧桑,深感时光易逝,几百年,几千年就这样匆匆而过,“逝者如斯夫”,孩子,要珍惜现在的一切啊。
师:多么语重心长啊!
:花儿,我的挚友。我来到你的身边,只要我一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花:我的身体成了花的干,我的手变成了花的叶子,我的笑脸成了盛开的花朵,呼吸成为花的芳香。(又听到掌声四起)
:从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融为一体,再也不分离。
师:多好的一对朋友啊!
:老师,我要倾诉心声的朋友不是课文里的,行吗?(一位男生怯生生地站起来)
师:当然可以,我相信大家很想听听你与众不同的心声。
:雪花妹妹,你是那么的轻盈,那么的洁白无瑕,你是美丽的化身,冬季的天使,你从高空轻轻地飘落下来,跳着美丽的舞蹈,让我感受到了冬的浪漫,我喜欢你。(掌声如雷)
师:你的语言与你的雪花妹妹一样优美而且富有诗意,我们都陶醉了。(学生们都会心地笑了)
……
5、教师结束语:
当你怀着一个好心情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妙不可言,大自然原来如此神奇,令人陶醉,不禁想做大自然的一员,去亲身感受大自然脉搏的跳动,用大自然的语言去跟游人进行一次心灵的交谈。李汉荣先生把自然景物当作自己的朋友,感觉那么美好,那么亲切。孔子曰:“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我说:“有朋自山中来,不亦乐乎?有朋自大自然中来,不亦乐乎?”同学们,让我们敞开心扉,走进大自然,去拥抱大自然,广交大自然中的朋友吧!下课。
 
教学反思:
作为一堂在设计中以品味语言、训练想象为主要方向的课,本课的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课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作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个性阅读体会为教学的着力点,以学生的思维创造火花为突破点。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和表达自由,所以预先设定的一些目标和环节可能不能完全实现,但是,有些问题上学生思维的深度和思想上的创造力会大大超出老师的想象,闪烁出智慧的光芒,这也就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等理念的积极体现吧。
 
 
 
李小敏
2008年12月19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山中访友》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中访友》ppt课件(7页)
六年级上《山中访友》ppt课件(31页)
《山中访友》《溪水》教案1
人教版六年级上《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赏析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3
《山中访友》ppt课件(20页)
《山中访友》《山雨》学案
《山中访友》教案(获奖)
《山中访友》ppt课件(29页)
《山中访友》ppt课件(39页)
《山中访友》flash动画素材
《山中访友》ppt课件(37页)
《山中访友》教案11
《山中访友》ppt课件11
《山中访友》ppt课件10
作文: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课后题及答案
《山中访友》ppt课件9
《山中访友》仿写优秀语段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2篇)
《山中访友》词句解析
李汉荣《山中访友》课文阅读
《山中访友》同步练习3
《山中访友》同步练习2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五首》《山中访友》《秋天》教案及练习
人教版《山中访友》《秋天》教案及练习
《山中访友》课后解读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0
《山中访友》朗诵稿
《山中访友》公开课教案
《山中访友》教案8
一次美的旅行─《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山中访友》说课设计
《山中访友》教案7
《山中访友》教案6
《山中访友》说课稿(2)
《山中访友》课堂教学实录2
李汉荣《山中访友》rm音频课文朗读
《山中访友》ppt课件8
《山中访友》同步练习
《山中访友》ppt课件7
《山中访友》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山中访友》评估测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