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课文练习 >>
《永远执著的美丽》课内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5-18


课内精练设计及答案 
现实中农村的落后、贫瘠和疮痍,让寻找美丽的袁隆平大失所望,但却绝没有让他就此退缩,“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定要走到底。”60年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饥饿,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他把童年的憧憬蕴藏心底,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 
他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围着“杂交稻”而运转。在他研究的最初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 
这样巨大的付出,在他几十年的育种研究生涯中,可以说成了家常便饭。无论是科学道路上必然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可能遇到的磨难都曾经跳出来考验他的心智。如果他仅仅是美丽的欣赏者,也许他早就被沉重的现实消磨一空;但作为以自己的生命和科学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科技工作者,袁隆平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或许上天也被这种精诚所感化,自1966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之后,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着一个,他的杂交水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三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了“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 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似乎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 
“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古稀之年的科学家之梦,已没有了园艺场的五彩缤纷,但那种淳美的境界却依依相随,如幻如真。 

练习 
1、写“现实中农村的落后、贫瘠和疮痍”与“美丽”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形成对比,更加突出袁隆平坚定执著的追求。) 
2、文中出现了许多数字,请找出一例说明数字包含的意义。 
(如“14000”个稻穗,表现了袁隆平不辞辛劳、执著严谨的精神。) 
3、“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句中的“依然”和“无时”有何作用? 
(形象传神地表现了袁隆平作为人民科学家早已把自己的身心交给了那片田地,淡泊名利、执著追求、奋斗终身的精神。) 
4、从选文可以看出,袁隆平的“美丽”指的是什么? 
(不懈追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造福人类的崇高精神。) 

课外相关阅读练习设计及答案 
经过反复学习和思索,袁隆平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第一步,应该找到雄性不育的植株,培育出水稻雄性不育系。其特点是雄蕊退化,而雌性则是正常的,即通常说的“母禾”。 
第二步,再找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作父本,给母禾授粉,使它养育出来的后代,全部保持雄性不育的特征,这就是保持系。有了保持系,不育系才能代代相传并大量繁殖。 
第三步,还要找一种稻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杂交的后代恢复生育能力,这叫恢复系。有了恢复系,就可以大量生产杂交种子了。 
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他披挂上阵,尚未站稳脚跟,冷言冷语便扑面而来。但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shǐ( )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学试验。 
1964年袁隆平迈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 
袁隆平所有搞试验的坛坛钵钵全被砸得稀巴烂,心爱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几截,就是与湿泥污水搅拌成一团。面对这种惨景,他落下了伤心的泪…… 
所幸的是,他的两个忠实支持者藏了四钵试验秧苗。这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发展到四分秧田了。 
为了照顾这得来不易的“秧宝宝”,袁隆平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然而,就是他视为生命的四分秧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还是被扫荡一空。 
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奔乱跑。当走到一口深井旁,像发现了什么,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原来他发现那里面有几棵秧苗。 

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shǐ( )志不移 
2、“大相径庭”的意思是 ,这说明袁隆平学术观点具有 特点,表现他 精神。 
(相差很大,完全相反。大胆新颖。创新) 
3、简介袁隆平的“三系”设想。 
(先找到雄性不育的植株作“母禾”,再找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作父本,给母禾授粉,使它养育出来的后代,全部保持雄性不育的特征,然后找一种稻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杂交的后代恢复生育能力,大量生产杂交种子,就可以推广种植。) 
4、上文写袁隆平进行科学研究时遇到了哪些磨难?他是如何对待的?表现他怎样的精神? 
(磨难:尚未站稳脚跟,冷言冷语便扑面而来;所有搞试验的坛坛钵钵全被砸得稀巴烂,心爱的秧苗被扫荡一空。 
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矢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学试验。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培育秧苗。表现了务实求真、埋头苦干、执著追求、不懈奋斗的精神。)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永远执著的美丽》目标导向教学单(含练习)
《永远执著的美丽》教案5
《永远执著的美丽》教案4
《永远执著的美丽》难点摘要
《永远执著的美丽》练习题
《永远执著的美丽》复习练习
《永远执著的美丽》ppt课件4
《永远执著的美丽》ppt课件3
《永远执著的美丽》ppt课件(14页)
《永远执著的美丽》学案
《永远执著的美丽》ppt课件2
《永远执著的美丽》备课资料
《永远执著的美丽》教学设计3
曲志红《永远执著的美丽》原文阅读
《永远执著的美丽》ppt课件1
《永远执著的美丽》教案2
《永远执著的美丽》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