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永远执著的美丽》教案2
作者:凌亿达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3-26


八  永远执著的美丽
上海市新市学校     凌亿达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进一步加深对“通讯”这种新闻文体特点的了解。
2、学习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
3、体会袁隆平崇高而执著的人生追求,学习他坚韧不拔、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说明:
本文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语言准确生动,充满感情,充分展示了袁隆平先生的人生历程。要感受人物百折不桡,执著追求的精神就需要学生多关注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中品,品中评,真正去体味平实语言背后人物的那种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如:“美丽”一词多次出现,但意义不同,意蕴丰富,让人回味。在对语言的赏折中,学生搜集整理利用资料的方法和习惯也得到了训练,对“通讯”的写作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来感受人物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同时能学会搜集整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和习惯。
2、难点:理解袁隆平真正美丽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说明:
作为一篇人物通讯,文章一开始就借作者的口提出了一个矛盾的问题:“从没想过非把‘美丽’这个词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而且,也没有必要把他和美丽联系起来”、“……‘美丽’这等词语都已经成为浅薄而无谓的媚俗,天法与他并列”、“……这位享誉世界、功勋卓著的杂交水稻之父的横空出世,竟然和美丽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作为71岁的一名老人,袁隆平究竟美在哪儿,他的一生与美丽到底有怎样的联系?对这问题的思考一直贯穿于课文的始终,带着它去研读课文,才能很好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朗读是把握文本,体会作者写作意图的有效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圈划、抓住关键语句,搜集整理利用有关资料来感受人物献身科学、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1.  七年级上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人物通讯,还记得那篇文章的题目和内容吗?
2.  能简单说说什么是通讯,它有什么特点?
3.  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篇人物通讯《永远执著的美丽》,文中介绍的对象是另一个领域中的风云人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
4.  出示图片,谈谈你眼中的“袁隆平”。
5.  从外形来看,我们始终看不出这位老人的一生会与“美丽”这个词有联系,让我们一起走进《永远执著的美丽》这篇课文来解开这个谜团。
《“两弹”元勋邓稼先》,文章报道了邓稼先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参加研制两弹的过程中,热情讴歌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通讯”是一种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与“消息”相比,容量大,表现手法多,对人或事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
从旧知入手,唤醒学生的记忆,同时又设疑,激发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
请同学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作者笔下袁隆平先生对事业的执著追求。读文章的要求: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在书上做好标记。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睿ruì 智,贫瘠 jí,
浩瀚 hàn 翱áo翔 , 瞩zhǔ目 ,憧chōng憬
八年级学生还是有认字的任务,一般教一篇课文应有目的地让学生去积累一定数量的词语,这也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
再读课文
搜集资料
圈划品读
1.出示下列句子:
⑴从没想过非把“美丽”这个词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
⑵而且也没有必要把他和美丽联系起来。
⑶……“美丽”这等词语都已经成为浅薄而无谓的媚俗,天法与他并列。
⑷……这位享誉世界、功勋卓著的杂交水稻之父的横空出世,竟然和美丽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指名朗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
①作者这样的说法是否矛盾,袁隆平究竟“美”不“美”,“美丽”和袁隆平的一生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
 ②在他人生的三个阶段中,你认为最与“美丽”有关的是哪一阶段,请把有关的语句挑选出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一下袁隆平究竟“美”在哪里?
③请同学分别交流自己挑选出来的语段,说说你认为他美的理由,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人物的精神。
再次阅读课文,搜集文中信息,对关键的句段进行圈划、品读。
少年:对园艺场美丽的憧憬
青年:让“所有人不再挨饿”
老年:培养超级杂交水稻,造福全人类
2.在学生交流中,抓住课文中几个重复出现的“美丽”一词来体会它不同的内涵及文中出现的一些数字包含的丰富意义,让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来体会人物敢为天下先,为解决全世界全人类的吃饭问题,造福全人类而不懈追求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作者写作的意图,在品读中也就显现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搜集资料,点评词语,是理解人物崇高精神的关键。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注重“追问”,围绕“袁隆平到底美不美”,让学生抓关键语句,发表个人感受,教师步步追问,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较好地把握住作者写作意图.
 
2.师小结:
    通讯是一种新闻题材,能比较具体报道事实,揭示时代精神,偏重写人,讲究时效性,表现手法多,除叙述外还借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更具感染力。
学生结合七年级以及今天学的两篇人物通讯谈体会。
再一次让学生加深对通讯的特点与意义的了解。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1.抄写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10个,每个词语根据个人需要决定抄写遍数。
2.摘录课文中你认为与“美丽”最有关的一段话并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
3.你还知道哪些像袁隆平这样的伟大科学家?请写出一、二例。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作业多元化设计旨在让学生多留意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路点拨:
本文语言质朴,教师也可通过初读课文,围绕“袁隆平到底美不美”让学生展开辩论,在文本中或文本外去寻找辩论的理由。这样也可通过抓住文本中关键语句和收集课外大量有关信息来感受袁隆平那种敢为天下先,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或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让学生角色扮演,分别对不同阶段的“袁隆平”提问,通过一问一答中我们也能感受这位伟人不平凡的奋斗经历和崇高的精神。
练习举隅:
1、  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很好的细节描写读起来感人至深,请你找一找,再大声读出来。
 
2、  “美丽”是文中的关键词语之一,体会下面句中“美丽”的含义。
(1)       从没想过把“美丽”这个词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
(2)       这片美丽的回忆,成了他心中永远的梦幻,袁隆平从此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
 
3、  袁隆平曾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 ‘泥腿子’科学家的富民强国情怀”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网友们在线反响强烈,踊跃留言。
现摘录几条留言:
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矿,怎么挖掘都有收获,他还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侧面都值得我们学习。
—— 科文
对我们的青少年多讲一些像袁隆平这样的事迹,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强大和富强。
——  小兵
祖国之光、民族脊梁、学界精英、世之楷模。
——    哆哆
你能否也能写上那么一、二句留言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永远执著的美丽》目标导向教学单(含练习)
《永远执著的美丽》教案5
《永远执著的美丽》教案4
《永远执著的美丽》难点摘要
《永远执著的美丽》练习题
《永远执著的美丽》复习练习
《永远执著的美丽》ppt课件4
《永远执著的美丽》ppt课件3
《永远执著的美丽》ppt课件(14页)
《永远执著的美丽》学案
《永远执著的美丽》课内练习
《永远执著的美丽》ppt课件2
《永远执著的美丽》备课资料
《永远执著的美丽》教学设计3
曲志红《永远执著的美丽》原文阅读
《永远执著的美丽》ppt课件1
《永远执著的美丽》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