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写在雪地上的书》教案及练习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0-08


《写在雪地上的书》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从从容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蒙mēng骗:用虚假的语言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
拂扇:扇动。
旷kuàng野:空旷的原野。
觉察:发觉;看出来。
步态:走路的形态。
响鼻:骡马等动物鼻子里发出响声叫打响鼻。
追踪:按踪迹或线索追寻。
循xún着:沿着。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维•比安基,俄罗斯作家。著有童话《小老鼠比克》等。
2、相关知识:
关于“兔”的成语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指军队未行动时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像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
狐死兔泣: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筋。
见兔放鹰: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见兔顾犬: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藏的地方或方法多。
守株待兔: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兔起鹘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电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兔丝燕麦:兔丝不是丝(不可以织),燕麦不是麦(不可以食)。比喻有名无实。
兔死狗烹: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根据雪地上的动物的脚印和痕迹,作者叙述了两个故事:狐狸追踪兔子,大雕捕捉兔子,但兔子都机智脱险了,表现了兔子的聪明机灵。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激发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文章脉络
本文共有36节,根据雪地上的动物脚印和痕迹叙述两个故事。围绕这两个故事,可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节)介绍雪地上的动物的脚印。
第二部分(第6-29节)第一个故事:狐狸追踪兔子,兔子摆脱追踪。
第三部分(第30节-36节)第二个故事:大雕捕捉兔子,兔子再次脱险。
三、写作方法
叙事清晰。兔子为摆脱狐狸的追踪,把自己的脚印弄得乱七八糟。作者却能从乱七八糟的脚印中,理出清晰的叙事脉络来。开篇摆出脚印来,然后凭借作者对森林动物的了解和细心观察研究,慢慢的解开谜团。
语言活泼生动,平易近人。本文采用了叙述故事的口吻,不仅活泼有趣,而且宛如一个人在对一群孩子讲故事,口吻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例如:“兔子哪儿去了”,“事情准是这样”,“突然,脚印没有了,这下还往哪儿追”等等。同时,文章中的一些动词用得也很准确,符合动物的个性特点。例如:狐狸的尖嘴“挨贴到地面,走着,嗅着”,兔子“一蹦一跳”,“飞奔起来”,大雕“用它那双铁钩般的利爪去钩脊背”等。
四、重难点导析
兔子和狐狸是如何斗智的。
兔子在旷野里兜圈子,狐狸也跟着兜圈子。
兔子走着走着不见了,脚印消失了,留下一个乱糟糟的雪窝。它肚子饿了要吃点嫩叶、树皮,吃饱了想睡觉。狐狸循着兔子的脚印追呀追,脚印没有了,不知往哪儿追,原来兔子拐了个弯兜了个大圈,穿过自己的脚印往一边跑,往前走一段又踩着自己留下的脚印往回走,狐狸没有猜到兔子兜了一个大圈,它随着兔子的脚印兜圈子,可是兔子在没有兜完一圈的时候,就钻进并穿过一个雪堆,从另一个方向跑掉了,在干树枝底下悄悄躺着,狐狸也来回走,在脚印交叉的地方,进了迷魂阵,不知道兔子的去向。你说兔子够聪明吧。
兔子遇见大雕时也显示了非凡的智慧,关键时刻它钻进雪地,躲过大雕,钻进森林。
【练习解答】
第一题:编写此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根据雪地上脚印和痕迹,我们可以读出两个故事:一个是狐狸追踪兔子的故事。一个是大雕捕捉兔子的故事。学生概述故事内容,抓住了大意即符合要求。
第二题:在课文中兔子的“狡”主要是体现在脚印上,狐狸凭借自己的嗅觉功能照着兔子走过的新鲜脚印追踪兔子,兔子为了躲避追踪,来回转圈,在同一脚印上走两次,一次向前,一次踩着脚印往后,并在转圈途中突然改变方向钻进并穿过一个雪堆跑掉了,使狐狸掉进迷魂阵,不知兔子的去向。“狡兔三窟”实质上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生存智慧。
第三题:课文中叙述描写动物,既有科学性,又很有文学趣味性的句子很多,例如:“它用后腿站立起来,用牙撕下一块树皮,在嘴里嚼碎,走了几步,那里又撕下一块树皮。吃饱了,想睡觉了。…‘它飞奔起来,人眼都看不清楚,路上有树桩,兔子偏身一绕,就过去了。可在树桩上……蹲着一只大雕!”这些句子中兔子吃食和飞奔时的动作就很符合它的生理特征,像“兔子飞奔起来人眼都看不清楚”,多快啊,绕过树桩时发现一只大雕,多险啊!这些叙述描写都极具文学情趣。
第四题:“写在雪地上的书”可以说是一本介绍动物知识的书,也可以说是一本介绍动物生存智慧的书。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动物知识,也从中获得努力提高生存智慧、生存本领的启示。
【类文品读】
漫话动物的“圈占”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他脍炙人口的名作《出塞》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思是说,只要飞将军李广还健在,那么就不会让敌人的马队跨过阴山一步!
在历史上,不论中国还是外国,国界的概念都是非常强烈的,为了保卫神圣疆土,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和各种侵犯者浴血奋战,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史实。这种优良传统直至今天仍被人们传承发扬着。但是你可知道,保卫疆土甚至也是某些动物的庄严本性呢!
生物学家发现,从脊椎动物的鱼、乌到种类繁多的哺乳动物,甚至某些无脊椎动物,都有着保卫领土的习性,学者特地为它起了个名词,称之为“圈占”。
那么圈占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棘鱼的例于。
雄性棘鱼平常是成群生活的,但是到了春天,进入繁殖时期,它们的性格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条雄棘鱼会撵走附近的雄棘鱼,在适当场所进行“圈占”,并在其中建筑巢窝,随后引诱雌棘鱼入巢产卵。雄鱼严密地监守在圈占的境界线上,若其他雄棘鱼游进时,它就会竖起背脊上的刺,迎战上去,进行格斗。格斗是在圈占的边界附近进行的,一般很少游过边界进行追击。
当然,确切地说起来,棘鱼的攻击大多数只能算是一种威吓行为。譬如当它在边界附近遭到敌手抵抗时,就会把头朝下,鼻尖钻入泥沙中,呈挖掘洞穴的姿势,使身子抽搐地抖动。有人认为这是对入侵者(一般指雄性棘鱼)发出严厉的恐吓信号。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雄性棘鱼只攻击外来的雄鱼,而对入侵的雌性棘鱼却友好相处,从不发生攻击事件。这例子暗示我们:保卫疆土其实和物种的生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许多事例还表明,保卫疆土主要是针对同种生物,而对别种生物却不大在平。例如在狗圈占范围内,即使有家雀飞入,通常也是漠不关心的,而黄鼠狼和田凫的例子则更能说明问题了。
有人观察到这么一桩事实:一只黄鼠狼偷偷地走近田凫窝,企图把巢内的小田凫弄到手。在这生死存亡时刻,田凫一边大声呜叫,一边飞向黄鼠狼,竭力进行抵御。但是即使情况如此严重,如果其他雄田凫想趁机入侵,那么它们就会停止对黄鼠狼的抵御而转身去驱赶雄田凫。这一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圈占的头号敌人,竟是自己的同类兄弟,它甚至比保护下一代都更引起重视呢!这一点大概很出人意料吧!
总之从一系列事例可看出,圈占并不是动物对于土地(空间)本身的欲望,而是根据生活上需要产生的一种本能。在多数情况下,动物通过圈占可以招引异性,保护下一代,以及保证摄食的安全,如此等等。所以,这是一种有深刻生态学价值的遗传本性。
写到这里,有人自然会联想起人类自身的特点来。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处看到人类同样也存在着圈占意识。譬如说,每个人都喜欢和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建起的房屋喜欢单门独户,筑上围墙,正如一句谚语所形容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打鼾”。此外,如热爱本单位和爱国主义精神等,都是不同水平上的圈占意识。
有人认为,人类的圈占行为可能正是动物遗产的一部分,是继承了动物传统习性的结果。这种说法虽然纯属猜测,但毕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相信,随着动物圈占现象的深入研究,也许对于理解人类某些行为都会有所启发吧!
1.自己查找有关资料,完整地写出王昌龄的名作《出塞》。
2.解释下列词语。
脍炙人口:
不屈不挠:
3.仿照文中句式,运用下列词语另写一个句子。
前赴后继  不屈不挠  浴血奋战  可歌可泣
4.试结合短文,举例简析动物的“圈占”是怎么一回事。
5.动物为何会有“圈占”行为?
6、动物的“圈占”与人类的什么特点类似?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其他类似的例子吗?
(参考答案: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屈、挠:弯曲。 3.略 4.圈占并不是动物对于土地(空间)本身的欲望,而是根据生活上需要产生的一种本能。在多数情况下,动物通过圈占可以招引异性,保护下一代,以及保证摄食的安全性,如此等等。所以,这是一种有深刻生态学价值的遗传本性。 5、因为这是根据生活上需要产生的一种本能,也是一种有深刻生态学价值的遗传本性。 6.人类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打鼾”之心同“圈占”类似。)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写在雪地上的书》说课稿
《写在雪地上的书》导学稿
《写在雪地上的书》教学设计2
维·比安基《写在雪地上的书》原文阅读
《写在雪地上的书》ppt课件4
《写在雪地上的书》ppt课件3
《写在雪地上的书》ppt课件2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尼斯湖怪被抓住啦?》《写在雪地上的书》教案及练习
《写在雪地上的书》课后测试题
《写在雪地上的书》教案1
《写在雪地上的书》ppt课件1
《写在雪地上的书》同步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