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粤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语文练习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25 |
田中高二语文第三单元练习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
(一)古诗文默写(8分)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
2、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5、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二)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6——7题。(10分)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挼:揉搓)
6、词的上片写了词人在少女和中年时期的两个生活细节,分别表现了词人不同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全词用比喻手法来写词人两个生活阶段赏梅的心情和情景,情景交融,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5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而远 ,则游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8.句中“叹”字的作用是( )
A.总领下文 B.总结上文 C.引出议论 D.承上启下
9.作者强调“于险远处”得“非常之观”要有几个条件?( )
A.三个:力,有志,不随以止 B.三个:有力,有志,有物相之
C.四个:力,志,物,不随以怠 D.五个,志,力,物,已不悔,人不讥
10.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用法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
余于仆碑,又以悲古书之不存
B.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盖其又深,则其至则又加少矣
D.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孰能讥之乎
11.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A.险以远,则至者少:因为道路险阻而遥远,想去的人就少。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那些幽暗昏惑的地方是没有景物可以来观看的。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世上奇特雄伟、瑰丽怪异、不同寻常的寺庙观宇,常常在险远的地方。
D.此余之所得也:这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12.选出对上段文字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作者以游山作比喻议论,为的是说明怎样才能做到象古人那样深究思考得广泛而且深入。
B.句中作者说明的是志、力、物的重要性,表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句中作者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性。
D.我们今天也强调“立志”,我们所说的“志”与作者的“志”在具体内容上是不同的,但作者“尽吾志”的精神,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0)
虽然京剧只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但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源远流长。中国戏曲源于古代的民间歌舞传统,经过长期的孕育和发展,从唐代歌舞到宋杂剧、金院本、以及南戏,初步形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的完整形式。发展到元杂剧,有了结构比较严谨的剧本,有了表现生活和塑造人物的多种艺术手段,提高了舞台艺术,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到了明代,衍化成为北杂剧和传奇并存。及至明末清初,涌现出数以百计的地方剧种。它们既继承了中国戏剧的历史传统,又各自吸收了当地民间艺术,因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音乐声腔和艺术表现手段,呈现出许多剧种争奇斗妍的繁荣局面。这中间,作为京剧前身的徽剧(徽调)、汉戏(楚调)、秦腔和弋阳腔(包括后来在北京融化成的京腔)等,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突出的艺术成就,广为人们所喜爱。
京剧来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又为清代宫廷所重视和提出,加上京都人文荟萃,使它得以广泛借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吸收融化各地的多种文学样式的精华。正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京剧博采众长,经过一代代表演艺术家的辛勤努力,终于形成了独有的艺术特色,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被称为“大戏”、“国剧”,一度在剧坛独领风骚。京剧艺术蕴涵丰富,比如京剧的声腔和音乐方面,是在吸收徽剧、汉剧及其他地方剧种的一些曲腔和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以西皮,二黄为主,兼有昆腔、吹腔、小调的声腔音乐体系。它的唱词继承了我国诗、词、曲和说唱文学的艺术传统,确立了由上下句组成的“板腔体”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剧诗。它的唱腔和板式多种多样,不同行当,不同流派各有不同的声腔和演唱方法,宜于表达各种人物丰富多变的思想感情。它的伴奏,以京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具有很高的音乐欣赏价值。在表演手段和技巧方面,它在生活貌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美化、吸收了各地方戏曲精粹的民族舞蹈、武术、杂技的长处和技巧,经过不断丰富加工,形成了唱、念、做、打、翻兼有手、眼、身、法、步俱全的程式化、舞蹈化的表演特点。在服饰、道具、人物造型、脸谱方面,它借鉴和吸收了我国的民族绘画、雕塑、书法、刺绣及民间工艺的特长,具有象征性、装饰性和程式性,不仅鲜明生动、艳丽多彩,而且同戏剧表演融为一体,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另外,在剧目方面,也很有特色。它在内容上确有不少封建糟粕,应予剔除,但也有相当部分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如惩恶扬善、崇俭戒奢、褒勤贬懒、精忠报国、孝亲尊师、扶弱济贫等等,还有不少戏表现了民族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并给人以历史和知识。这些可以异时共存、异地共赏的东西,有助于人们道德品质的熏陶和思想智慧的启迪。 观赏这些剧目,不但可以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一定的教益。
13.(1)第一段中“这中间”指的具体内容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2)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段意。(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5个字)
14.分别概括京剧艺术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6分)
(1)唱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2)伴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8个字)
3)表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0个字)
15.“观赏这些剧目,不但可以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一定的教益,”其中“教益”指的内容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1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三项是(6分)( )
A. 清代宫廷的重视、提供以及京都特有的人文环境对京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B.京剧正是在元杂剧这个中国古典戏曲艺术高峰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京剧唱词的表现形式是由上下句组成的“板腔体”
D.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京剧具有高度贴近生活的特点
E.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特色
F.唱、念、做、打、翻是京剧的程式,手、眼、身、法、步是人物造型和脸谱的技巧。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17-19的问题:(9分)
周朴园由书房进,大家不动,静寂。
周朴园:(在门口)你叫什么?你还不上楼去睡?
繁漪: (骄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见侍萍、四凤在一起,惊)啊,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繁漪:(拉四凤向周朴园)这是你的媳妇,你见见。(指着周朴园,向四凤) 叫他爸爸!(指着侍萍向周朴园)你也认识认识这位老太太。
鲁侍萍:太太?
繁漪:萍,过来!当着你父亲,过来,给这个妈叩头。
周萍:(难堪)爸爸,我——
周朴园:(明白地)怎么——(向侍萍)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繁漪:(惊)什么?
鲁侍萍:(慌)不,不,你弄错了。
周朴园:(冷冷地)侍萍,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鲁侍萍:不,不!(低头)啊!天!
繁漪:(惊愕地)侍萍?什么,她是侍萍?
周朴园:(厌烦地)你不必再故意问我。她就是萍儿的母亲,三十年前死了的。
……
周朴园:(沉痛地)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周萍:(半狂地)不是她!爸,不是她!
周朴园:(严厉地)混帐!不许胡说!她没有好身世,也是你的母亲。
周萍:(痛苦万分)哦,爸!
周朴园:(郑重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向侍萍)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既然你又来了……
鲁侍萍:不……四凤,我们走!
周朴园:(暴怒地,对周萍)跪下,认她!这是你的生母。
鲁四凤:(昏乱地)妈!这不会是真的。
侍萍不语
(《雷雨》第四幕》)
17.上段文字中“周朴园(明白地)怎么——(向侍萍)侍萍……”一句中“怎么”的含意是( )
A. 询问周萍所说“我——”的意思。
B.对周萍的解释急于打断,以显示家长的威严。
C. 周朴园急于知道下情,催促周萍说下去。
D.由于前面舞台说明是“明白地”,因此这里是明知故问,是对周萍的责问但在这种场合下又不便明言。
18.鲁侍萍最后说:“四凤,我们走!”的主要原因是( )
A.周萍不肯认她这个真正的母亲。
B.感到自己与四凤受到了繁漪的愚弄与利用。
C.认清周朴园的面目,不要他施舍的两万块钱。
D.为了保护四凤不再重蹈自己的覆辙。
19.联系课文中周朴园的表现,对周朴园这一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朴园是个分裂与矛盾的个体,前后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正表明他是个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小人。
B.周朴园是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前后不同的态度和做法都表现出他封建专制的家长作风。
C. 周朴园身上有反动的一面,也有体现资产阶级人性文明的一面,前后不同的态度与做法正反映了他对侍萍的真实情感,这是人性复苏的结果。
D. 周朴园主要性格特征是冷酷自私、凶残虚伪,但他又是一个复杂的文学形象,既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又不泛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与民主意识。前后不同的态度与做法正是这种复杂性格、多重矛盾的体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4分)
课文《雷雨》所节选的该剧第二幕是开启周朴园心灵的钥匙。这个人物是既简单而又很复杂的形象。节选的片断是写周朴园与阔别了三十多年的侍萍,在偶然的机缘中重逢。他家的客厅的陈设还是侍萍从前顶喜欢的家具;侍萍产后得病不能开窗受风的“习惯”,他还三十年如一日地保留着;柜上还摆着侍萍的相片。这一切都是周朴园的[甲]啊!可是这位[乙]看到真龙“下凡”时,却勃然变色。“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周朴园对“鬼魂”是如此“真诚”,而对“真人”却是如此地“冷酷”。在惊慌之余,他要将侍萍“稳住”:“你可以冷静点”。他又要卖弄他的铜臭的金钱,用支票来了结这三十多年的恩恩怨怨。周朴园是伪善的典型。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实。但是,我也认为,周朴园是“真诚”的。他有什么必要对一个“鬼魂”作如此众多的纪念“仪式”?旧家具早可更新,窗户早可敞开,相片早可扔进废纸篓。应该说,这是真诚的纪念。其中不无安慰自己愧疚的灵魂的成分,但愧疚也总比无动于衷好得多。那么既真诚又虚伪,这一对矛盾如何统一呢?记得鲁迅说过一句话,大意是,知道自己虚伪的人还不算太虚伪,只是虚伪到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虚伪,才是真虚伪,最大的虚伪。用这个意思来解剖周朴园的灵魂,他身上的真诚而又虚伪的矛盾就迎刃而解。周朴园是不知道自己虚伪的,他对侍萍的怀念的“深情”连自己都被感动了,于是他的愧疚的灵魂也终于平安。如果一位演周朴园的演员,不了解这一点,在舞台上处处演出周朴园的伪善,他就演得失败了。只有演出无限的真诚,连自己也为之动容的真诚,才能在他的灵魂深处渗透出真虚伪来,这才是最大的虚伪。包裹在巨大热情之中的最冷酷的虚伪。于是他的演出就成功了。
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典型人物的鉴赏,鉴赏他的简单中的复杂,复杂中的简单,从本质上作更深刻的揭露。这才是开启周朴园心灵奥秘的一把钥匙。
20.[甲]处原是高二时学过的某篇课文的标题,请填出最合适的出来:
。
[乙]处恰当的词语是什么? 。
21.说“这是真诚的纪念”作者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50字以内)
22.“这一点”所指代的语句是: 。
23.第二段中说,要鉴赏周朴园“简单中的复杂,复杂中的简单”,这如何理解?(均不得超过六个字)(
“简单中的复杂”: 。
“复杂中的简单”: 。
第二部分 表达交流(15)
24下列各句中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国家语委即将出台《人名规范用字表》,给那些起名喜欢剑走偏锋、找来富有含义的生僻字为孩子起名的人士戴上“紧箍咒”。
B.姚明已经成为火箭队的领军人物,从电视到报纸,再到网络,对他的报道连篇累牍。
C.相对姚明的炙手可热,王郅治和巴特尔仍然是当初的那个样子,王郅治的境遇与两年前加盟NBA时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
C.春,在体育健儿洒落的晶莹汗水中……没有辛勤的劳动,就没有辉煌的成就;没有春天的五风十雨,就没有福满中华的遍地春花!
25.仿照横线前的句子,再写两个结构基本相同,语意相关的句子。(4分)
朋友是最寂寞时天空中呈现的一道彩霞, ,
。
26.改写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使上下文意思更为贯通。(4分)
我国“神州”三号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各分析系统和有效载荷性能稳定,运行良好,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和科学实验数据。 科技人员将对在近日运回北京的飞船返回舱及科学实验仪器和样品进行科学分析和科学研究。 飞船轨道舱继续在轨运行并进行多光谱对地遥感观测和地球环境监测其空间科学和应用实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阅读下面文段,概括其所揭示的哲理,不超过25个字。(4分)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的,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进一点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阴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
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就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答案:
四、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以“命运与自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题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个让人成功的理由,也有无数个让人失败的原因,在人生关键的几步,或许命运就掌握在你的手心里。
答案
3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6少女时期将梅花插入鬓角,(1分)表现此人欣喜、无忧无虑的心态,极富生活乐趣;(1分)中年时期面对卓越多姿的梅花,终日没有好心绪,只能清泪洒衣(1分),表现了词人经历了家国沧桑后的内心伤痛。(1分)不同时期的两种心态现于梅花,跃然纸上。(1分)
7上片以梅喻人,言梅花醉,实为人沉醉其间;(1分)下片以人喻梅,人衰花亦残。(1分)写景写人浑然一体,情因景生情因境变,哀乐结合、前后映衬。(2分)
8.A 9.B 10..A 11..D 12. B
13.(1)许多剧种(或“数以百计的地方剧种”)(2)京剧是集我国戏曲之大战,融汇诸家优点而发展起来的。14.(1)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 (2)以京胡为主要伴奏乐器(3)唱、念、做、打、翻兼有、手、眼、身、法、步俱全的程式化,舞蹈化的表演特点 15.传统美德、民族智慧、人生的哲理、历史知识 16.BDF
17D18C19D
20。《为了忘却的记念》、叶公
21。没有必要作如此众多的记念,而周朴园能这么做,虽然记念的目的有安慰自已的成分,但记念本身还是真诚的
22。 虚伪到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虚伪
23。 既真诚又虚伪;最大的虚伪
24D(A项“紧箍咒”多用为贬义;B项“连篇累牍”也是贬义;C项对象用错,当用于权力气焰盛)
25.是迷惘时为你照彻暗夜的一盏明灯,是失意时为你遮风挡雨的一把太阳伞
26.飞船返回将在近日运回北京,由科技人员对飞船返回舱及科学实验仪器和样品进行科学分析和科学研究。
27把封闭的心扉敞开,成功的阳光就会驱散失败的阴影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