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6
作者:hssmz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1-24


作者:hssmz
作者EMAIL:heshoushimeizuan@sina.com

《杨修之死》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教学设想]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本文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这是培养学生欣赏小说作品能力的良好教材。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 
能正确找出文中顺叙与补叙部分,并能具体分析补叙的作用。 
评析曹操和杨修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后,让学生一起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和《观沧海》,拉近与曹操的距离。再找同学讲几个关于曹操的故事,初步感受曹操的性格。 
2、学习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问:通过阅读你发现课文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可分析。学生回答后,根据学生的分析,制定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果老师事先预想的目标学生没有提到,老师可适当补充。 
4、学习目标确定后,进行分组讨论。每四个同学组成一个课题攻关小组,每人都是研究员。每个学习目标就是一个课题,课题攻关小组任意选择,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所选课题,可以是一个,也可是多个。所选课题研究完了,还有剩余时间,再去研究其他课题。 
二、一、作者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
三、1、本文语言简洁凝练。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所写的6个故事。(答案参见指导书。) 
杨修卖弄聪明 1.破字 忌
   2.分酥 恶
   杨修揭穿曹的心思 3.破梦 愈恶
   杨修参与曹的家事 4.吴质事件 愈恶
   5.教植出门 怒
   6.教植作答 杀修之心
2、这七个故事各表现出曹操和杨修的什么性格特点?(答案参见教师用书。) 
曹操的复杂性格:即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阴险虚伪、狡诈奸猾。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
3、画出表现曹操对杨修态度变化的词语。 
明确:忌——恶——愈恶——愈恶——怒——有杀修之心 

4、记叙的顺序有哪些?(顺叙、插叙、补叙、并叙等)本文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顺叙、补叙)找出补叙部分并思考补叙的作用。(与顺叙相结合,层层深入,揭示杨修之死的原因,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 *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补叙 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5、根据课文的记叙顺序可把文章分为几部分? 
明确:三部分——1至3段为第一部分,写杨修被曹操所杀。4至9段为第二部分,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10至12段为第三部分,写曹操兵败班师。 
由这个分析,我们还可看出本文补叙在结构上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 
6、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思考课后第三题来解决这个问题。 

7、曹操强行进兵,结果惨败,写这个情节与杨修之死有什么关系? 

明确:有关系。写此情节,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从而揭露了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 

8、假如你是曹操,你会不会杀死杨修?理由是什么?如果不会,你要如何安置这个锋芒毕露的不大听话的人物? 

这个问题,不要求有统一答案,学生可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9、假如你是杨修,你会如何与曹操相处? 

也不要求答案统一。 

10、《大回》一文中有句话:“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学了本文后,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更深的理解。 

畅所欲言。 

四、拓展阅读。 

阅读教学用书P83《曹操为什么杀杨修》,了解曹操杀杨修的其他原因。若没有时间,老师可将材料印发,让学生课下阅读。或者将其内容概括如下: 

孔融、弥衡因不肯依附与曹操,先后被杀。杨修与其二人气味相投,算是一派,他虽身归曹操,心却不依附。这早被曹操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杨修之父杨彪曾任汉献帝太尉,被曹操诬陷入狱,后经孔融申辩,方才放出,回家闲居。可见曹杨两家早有芥蒂,这也是杨修死因之一。 

五、总结 

老师概括这节课所学内容,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三国演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杨修之死》pptx课件(14页)
《杨修之死》ppt课件(16页)2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18
《杨修之死》ppt课件(28页)含教案
《杨修之死》教案17
《杨修之死》pptx课件(18页)
作文:从杨修之死想到的
作文:从“杨修之死”所想到的
《杨修之死》ppt课件(86页)
《杨修之死》公开课ppt课件(21页)2
也谈《杨修之死》中的曹操
《杨修之死》导学案3
《杨修之死》教案16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2
《杨修之死》教案15
《杨修之死》flv电视片段素材
《杨修之死》flv视频动画
《杨修之死》公开课教案15
《杨修之死》ppt课件(21页)
《杨修之死》教材分析与导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材分析
《杨修之死》ppt课件(27页)
《杨修之死》教案14
《杨修之死》ppt课件(17页)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13
《杨修之死》ppt课件(13页)
《杨修之死》说课稿2
《杨修之死》ppt课件(8页)
《杨修之死》ppt课件(58页)
《杨修之死》ppt课件(81页)
《三国人物——杨修》简介
《杨修之死》ppt课件(19页)2
《杨修之死》ppt课件(20页)
《杨修之死》ppt课件(9页)
《杨修之死》mp3音频朗诵(女声)
《杨修之死》公开课ppt课件(23页)
《杨修之死》ppt课件(14页)
《杨修之死》ppt课件(68页)
《杨修之死》字词归类复习
《杨修之死》ppt课件27
《杨修之死》ppt课件(19页)
《杨修之死》ppt课件(16页)
《杨修之死》ppt课件24
《杨修之死》ppt课件23
《杨修之死》ppt课件(17页)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