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蜡烛》写作特点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8-29


《蜡烛》写作特点
  
  1)环境描写
   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例如文中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第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等,这样多次重复的描写,一方面,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而与环境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烈士埋葬,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2)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一般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包括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而本文对主要人物——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文中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吃力,然而又那么认真。不难体会到,是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的所有动作都包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舍生忘死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表现出她对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对蜡烛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对于烛光的描写,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半截蜡烛》练习
《半截蜡烛》课堂实录
《半截蜡烛》教学实录
《蜡烛》教学设计17
《半截蜡烛》教案5
《半截蜡烛》教案4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
《半截蜡烛》说课稿2
《半截蜡烛》说课稿
《半截蜡烛》课文原文阅读
《蜡烛》ppt课件(51页)
《蜡烛》阅读练习及答案
《蜡烛》导学案8
《红蜡烛》教案3
《红蜡烛》教学设计2
《红蜡烛》教案1
《红蜡烛》课堂实录
《蜡烛》教案16
《半截蜡烛》ppt课件4
《半截蜡烛》ppt课件3
《半截蜡烛》ppt课件2
《半截蜡烛》ppt课件1
《蜡烛》ppt课件(14页)
《蜡烛》教学后记
《蜡烛》教案15
《蜡烛》教案14
《蜡烛》评课稿
《蜡烛》ppt课件(31页)
听刘涛老师上《蜡烛》一文有感
《蜡烛》教案13
《蜡烛》ppt课件(28页)
《蜡烛》ppt课件(15页)
《蜡烛》ppt课件(39页)
《蜡烛》教案12
《蜡烛》导学稿
《蜡烛》预习学案
《蜡烛》pptx课件(34页)
《蜡烛》学案7
《蜡烛》ppt课件(10页)
《蜡烛》ppt课件(18页)
《蜡烛》导学案6(毛俊中学)
《蜡烛》导学案5
《蜡烛》导学案4
大路铺中学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案
《蜡烛》导学案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