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上(初三上) >>课文练习 >>
《给布特勒的信》同步练习(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7-25


给布特勒的信 
一、基础知识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琉璃(   ) 珐琅(  )    缀满(  ) 箱箧(  ) 
 纳粹(  )   惊骇(     ) 晨曦(  ) 
2.本文作者是      ,他是       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作家这一,代表作品有小说       、     等。本文选自           。 
3.填空组成与后面成语近义的成语。 
a、坚不       牢不可破  b、与    增    日积月累 
c、  然  存 一干二净  d、    不动   巍然屹立 
4.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词语或成语,把字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⑴(  )眼花缭乱 a、老眼昏花 b、花言巧语 c、走马观花 d、花枝招展 
⑵(  )荡然无存  a、碧波荡漾 b、动荡不安 c、倾家荡产  d、飘飘荡荡 
⑶(  )丰功伟绩 a、丰富多彩 b、丰衣足食 c、丰硕成果 d、丰碑永存 
⑷(  )富丽堂皇 a、对簿公堂 b、相貌堂堂 c、冠冕堂皇 d、厅堂宽敞 
⑸(  )独一无二 a、独出心裁 b、独立自主 c、独树一帜 d、唯我独尊 
⑹(  )不可名状 a、闻名遐迩 b、名副其实 c、莫名其妙 d、名列前茅 
5.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 
⑴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⑵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6.课文中很多句子含有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含义,请你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⑴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⑵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二、阅读训练 
(一) 
概说圆明园 
①圆明园是清代的御苑,其基址为明代皇帝亲戚的故园遗址。1709年,即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修整旧园,后又赐与皇四子允祯(即雍正),并题名为“圆明园”。1725年,雍正即位第三年,扩建圆明园,增建殿堂和楼阁,作为听政之所。乾隆即位后,六次巡游江南,喜江南湖山之美,将所见的名园胜景,绘制成图,仿置园中。嘉庆、道光、咸丰三个朝代,益发辉煌。(整个园区占地52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前后经历150多年,先后建成“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个主要部分。因“圆明园”建置最早,规模最大,又是外朝内寝区,所以习惯上将三园统称为“圆明园”。 
②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取自神话中的仙宫幻境,或仿历代著名山水画中的深山幽谷,或采取江南绮丽多姿的名园胜景,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建筑集大成者。 
③这座大型行宫御苑,是封建帝王的宫苑,皇帝和他的后妃们,在园中过着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园外兵营林立,没有皇帝的特别赏赐,就是那些封疆大束,也不得擅自入户游逛。1897年,李鸿章自西欧回国,前往颐和园朝见慈禧,受到慈禧的赏赐。他在宴饮、听戏之后私带幕僚数人游览圆明园废址。虽然当时的圆明园已被英法联军焚毁成为废墟,但仍然还是皇家禁苑,像李鸿章这样的宠臣,也因私闯禁苑的罪名,受到罚俸处分。 
④今天驰誉世界的颐和园,不过是圆明园的一个外围园林,由此可以想像昔日的圆明园该是何等的宏伟和壮观,而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片废墟。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根据当时的一位英国军官回忆,“9月4日,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自由抢夺,每个人都腰囊累累,满载而归。”当英军吹集会号时,一个师的军队,每个团能准时报到者不到10人,余下的仍在抢掠之中。1861年1月14日,英国《泰晤土报》刊载了以《北京和平》为题的通讯,其中谈到当时圆明园被掠夺的情况时说:“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了。”掠夺后,指挥官就下令焚烧圆明园。英国人温华尔曾经作过这样的描述:“两天两夜的大火熊熊地烧着,仿佛一张幔子罩着行幸处所,并且随着大风,烟雾吹过联军驻扎的营盘,蜿蜿蜒蜒到了北京,黑云压城,日光掩没,看起来仿佛像一长期的日蚀。”这一页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 
7、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所要说明的是(  ) 
a、英法对我国的侵略与掠夺。    b、圆明园今昔。 
c、圆明园被掠夺与焚烧的经过。  d、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8、①段中加线的部分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9、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④段)大量引用英方的材料目的是什么? 
  
1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段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圆明园的始建、修建、扩建、面积、得名等情况。 
b、②段介绍圆明园的建筑特点。 
c、本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 
d、文章没有具体介绍圆明园内部结构轮廓,是因为扣住题目“概说”二字,从本文的写作意图出发,这样介绍已经足够了。 
11、在文中找出最能说明圆明园是皇家禁苑,不得擅入的例子并用一句话概括回答。(不超过20字) 
  
12、下面是本文段落的划分,哪一种较合理? 
a、分四段①~②~③~④ 
b、分三段①~②~③④ 
c、分两段①②~③④ 
d、分三段①~②③~④ 
13、归纳本文的中心。 
  
(二) 
圆明园祭 
冯峥 
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⑴ 
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⑵ 
然而,在凄厉妁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翰藏书……⑶ 
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⑷ 
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心共鸣。⑸ 
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⑹ 
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⑺ 
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⑻ 
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⑼ 
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⑽ 
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⑾ 
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成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⑿ 
这是历史的悲哀!⒀ 
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⒁ 
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⒂ 
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嶙屹立,傲骨常在!⒃ 
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⒄ 
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辉煌的未来!⒅ 
14.从全文看,“我”刻意要去圆明园而朋友们劝“我”别去的理由各是什么? 
  
15.第⑵、⑶两段的描写,轻松中蕴含着,沉静中透露出,作用是。 
16.第⑷段中那个“深情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17.第⑹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其中的“这种心情”是指的心情。 
18.第⑺段中的“悲哀”的词性已由     词活用为     词。 
19.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圆明园哭泣的原因。 
  
20.从全文看,第⒁节中的“他们”是指              。 
21.就是否重建圆明园这个问题,作者持什么态度? 
  
22.残破的圆明园作为历史的写照,对我们炎黄子孙有何作用?请用培根的一句名言回答。 
  
  
  
  
  
  
  
  
  
  
  
  
  
  
  
  
  
  
  
  
  
  
  
  
  
  
  
答案 
1.略 2.略 3.a、可摧b、日俱c、荡、无d、岿然 4.⑴a⑵c⑶d⑷c⑸c⑹c 5.⑴强烈地嘲讽强盗得逞后,厚颜无耻的丑恶嘴脸。⑵用反语表达了雨果对侵略者的讽刺。 6.⑴圆明园是东方艺术的典范。⑵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随着世界的发展,一切到最后也将没有国界。 7.c 8.列数字、作比较 9.引用英方的材料,更能有效地揭露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0.c 11.宠臣李鸿章私带幕僚游圆明园受处分。 12.a 13.概说圆明园从修建到被焚的经过,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及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 14.我是想去祭圆明园,所以我要去;而朋友们以为我是看风景而那没什么可看的,故劝我别去。 15.苍凉、焦虑;为下文作了铺垫。 16、雨果 17.抒情;悲伤 18、形、动 19.因为护花无力和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20.慷慨施舍想把圆明园重建的人。 21.作者持否定态度。 22.读史使人明智。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给巴特勒的信》ppt课件(27页)
《给布特勒的信》mp3音频朗读
《给布特勒的信》检测题
《给布特勒的信》教学设计14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13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12
《给布特勒的信》说课稿
《给布特勒的信》练习题
《给布特勒的信》ppt课件(36页)
《给布特勒的信》ppt课件8
《给布特勒的信》ppt课件7
《给巴特勒的信》讲学稿
《给巴特勒的信》导学案
《给布特勒的信》学案练习及答案
雨果《给布特勒的信》原文阅读
《给巴特勒的信》教案1
《给巴特勒的信》ppt课件6
《给巴特勒的信》ppt课件5
《给巴特勒的信》ppt课件4
《给布特勒的信》ppt课件5
《给布特勒的信》ppt课件4
《给布特勒的信》ppt课件3
《给布特勒的信》教学设计11
《给布特勒的信》教学设计10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9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8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7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6
《给布特勒的信》教学设计5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4
《给布特勒的信》同步练习(4)
《给布特勒的信》同步练习(3)
《给布特勒的信》同步练习(2)
《给布特勒的信》ppt课件2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3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2
《给布特勒的信》ppt课件1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