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25


今生今世的证据 
  
常州国际学校张解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反复研读,深刻体会作者的“家是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观点和含义。 
2.体会文中细腻的、个性化的场景描写,体验作者的情感。 
3.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通过评点的方法与文本、作者及想象中的读者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过程与方法 
1.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2.文章富含哲理,需要仔细品味,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集思广益,通过评点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理解人与故乡的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与把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阅刘亮程资料。 
2.阅读文章,划出文中对场景细致描写的段落,思考作者的情感。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打夯    一缕    瘸腿    抹杀    转弯抹角    抹布 
hāng    lǚ    qué    mǒ    mò    mā 
二、导入 
1.有人这样评价一位作家及作品说:“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里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的才华。这当然是一种哲学,是发现的哲学,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是生命体大彻大悟顶天立地的哲学。”这说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品读的刘亮程及其作品。 
2.检查预习 
⑴字音 
⑵作家作品 
请同学介绍一下作者生平。 
刘亮程,1962年生,新疆沙湾县人。在一个靠近沙漠的村子里长大。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自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求:1、注意生字词 
2、注意朗读要求 
思考:本文与乡土情结写作的角度有何不同?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今生今世的证据》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今生今世的证据》阅读练习及答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设计15
《今生今世的证据》ppt课件6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实录
《今生今世的证据》导学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学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课堂实录
“精神家园”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
《今生今世的证据》练习题
《今生今世的证据》同步练习
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原文阅读
《今生今世的证据》ppt课件5
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mp3音频朗读
苏教版《今生今世的证据》ppt课件4
《今生今世的证据》ppt课件3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3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2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1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0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9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8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7
《今生今世的证据》说课稿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5
《今生今世的证据》ppt课件2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4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3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2
《今生今世的证据》ppt课件1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实录片断及点评
《今生今世的证据》学案练习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