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10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 

2.  德育目标: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3.  美育目标:通过阅读,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美并尝试体验作者的美好精神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借助文章相关重要语句概括要点。 

难点: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和体验作者的精神境界。 

解决办法:情景设置法、朗读法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师生活动设计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畅谈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独到见解。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电影片段《后天》。 

尽管这部电影是一部科幻片但却对人类生活的现状的深刻审视和对人类未来的预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对生态环境的恶化的深沉反思:思考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这些问题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同样值得我们去深切关注的。 

2.《沙乡年鉴》简介 

本文选自《沙乡年鉴》。《沙乡年鉴》是美国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著作。该书出版于1949年。西方19世纪之前,人们一直把自然当作无条件被人驱使、利用的资源,不懂得保护它。这种观念造成人对自然的巨大破坏,直到20世纪生态学的进展和环境危机的出现才使我们对其重新认识。美国生态学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奠基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就是这一观念转变的先驱者, 
  《沙乡年鉴》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在该书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魅力,也可以看出利奥波德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是《土地伦理》,利奥波德在文中把土地看成一个由人与其他物质相互依赖组成的共同体,人中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每个成员都有它继续存的权利。他认为“一个事物,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利奥波德的这种伦理观念不同于以往的佛教、自然主义者和保护主义者提出的伦理观,是从地球环境总体的角度上提出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伦理观念。利奥波德在书中向人们呼吁:“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已经知道(我希望我们已经知道)征服者最终都奖祸及自身。”这是他在大半个世纪前向全人类发出的建立一种全新伦理观念的呼唤。 
  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发现了潜藏在富裕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征服自然带来的环境破坏,《沙乡年鉴》也越来越受关注。在美国的销售量超过了100万册,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观念已成为美国一些环境保护组织和政府机构的思想基础。很多人被他对自然的生动描述和全新的伦理观念所感动,接受人的新思想,成为环境保护者。 

2.  解题 

本文是节选自《沙乡年鉴》。题目“像山那样思考”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两千年前庄子和惠子智辩的对话,看到水中的饿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你若能感觉到鱼的快乐,那么你是把自己想象成了那条在水中悠闲自得的鱼儿,以鱼的思维方式在思考问题,像鱼一样的思考;那么当我们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望,在“提升这个城市的文化品位”的冠冕堂皇的名义下,把原始森林里的一棵百年银杏树不论它是否可以存活把它移栽到钢筋水泥的城里,我们是否站在大山的饿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当我们大口大口地尽享山珍野味的时候,是否像大山那样的思考过?“像山那样思考”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意思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3.                    默读全文,理清思路。 
那么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像山那样思考一回,默读全文,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要点。 
第1段是对一声狼嗥的特写。 
    文笔简洁传神,携裹着作者深深的忧虑意识——他把诗意的叙写和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这声狼嗥中,给人以灵魂的震撼。是本文的文眼。 
第(2、3)段记写了鹿、郊狼、牧羊人、猎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 
作者进而指出,在浅层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深刻的、只有这座山能听懂的含义。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 第(4——9)段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这些平实的记叙之后,人们渐渐能够意识到,狼的嗥叫声中所饱含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的经验——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的人类,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利奥波德在文中的悲悯和忧虑让读者看到了一颗高贵而敏感的心灵,读过此文,应该能够听到利奥彼德的大声疾呼了。 
4.                    再读课文,体验作者的思想境界。 
刚才我们像山一样的思考了一回,现在我们像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那样的思考,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才不会让我们的后代不必经历像电影《后天》中情节。 
由学生自由畅谈自己对环境保护这一话题的思考,最好能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例如长兴的水污染问题。 
六、                 作业布置 
1.      扩展阅读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2.      拟写一份有关长兴环境污染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像山那样思考》学案3
《像山那样思考》表格式教案15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4
《像山那样思考》导学案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7页)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3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30页)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反思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24页)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18页)
《像山那样思考》学案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9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8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12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7
《像山那样思考》赏析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6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1
利奥波德《像山那样思考》课文阅读
《像山那样思考》mp3音频朗读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5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4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0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9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8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7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6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4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3
《像山那样思考》同步练习2
《像山那样思考》同步练习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3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2
《寂寞》与《像山那样思考》简析
《像山那样思考》ppt课件1
像山那样思考(扬州新华中学备课资料)
《像山那样思考》课堂实录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