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十三岁的际遇》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22


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知识掌握
 
1.查字典、词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并各造一个句子。
①际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白驹过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谈笑风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耳目一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散文主体上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写的,这样便于直抒胸臆,也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但在文章第五段,作者又用了三个第二人称“你”,请问:这样写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1.“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小诗为什么要将自己喻为“不系之舟”?“玫瑰”“绿阴”“宁静的港湾”,又喻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笔下的北大,不但知名,而且有着“精神的魅力”,用你的话说一说这一“精神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拓展
 
哈佛梦想
 
刘墉
 
你知道我小时候听过的第一所美国大学是哪个吗?
是哈佛!
高中时,从百科全书上,我知道哈佛的历史远比美国长,早在六十年代,哈佛已经为美国培育了六位总统。我最崇拜的文学家、诗人,如艾略特、亚当斯、梭罗和爱默生,都是哈佛毕业的。
只是当时我连考国内的联考,都没有把握,哈佛自然更成为遥不可及的名字。
直到我认识美国驻华大使安克志的儿子安拙庐,想进哈佛的心才又动了起来。因为他对我说,他高中成绩并不极好,但经过口试却被哈佛录取了,当时的口试官说:“我们重视的不是你已经‘装了多少’,而是‘未来能装多少’!”
于是我想:说不定以我这种不怎么样的成绩,有一天也能混进哈佛研究所呢!然后我到了美国。才落地,就看见报上登,哈佛大学锐意革新课程,要求每个毕业生,都要精通写作、数学和电脑,他们认为这是大学生的基本训练,不能灵活地使用这三者,就难以在未来世界成为上等人。
报上又说,哈佛认为大学教育,不是培养一批会死记的书呆子,而是指导学生怎样到不同的领域中,做深入的研究。
正因此,他们取消了以前的入门课程,譬如“美国历史的主题”和“化学导论”,取代为“中世纪的骑士浪漫主义”“东亚小说”甚至“非洲礼仪的艺术和神话”。而在毕业需要的课程中,居然“外国文化”和“文学及艺术”类占了四分之一。
哈佛说他们要的是“国际人”,也就是有国际的前瞻性,而不只是狭隘在本科里的人。本科修得再好,没有世界观和人文素养,还是不够的。
哈佛变得愈来愈对我胃口了,我甚至在拿到大学副教授的职位后,都想辞职搬到剑桥,去做一个“哈佛人”。
可惜,生活上的顾虑,和你进入史岱文森高中,使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尤其是看到统计报告上写,连平均九十七点二七的高中生,都被哈佛打了回票时,更心想:“恐怕连儿子也进不去了!”
倒是你不死心,到学校图书馆翻出“学院档案箱”,那是由你们历届进入名校的学生,发表大学感言,所集合成的。
你对我说:“哈佛真是太吸引人了!虽然校友都说那里有天下最难吃的伙食,但是也讲:最吸引人的不是教授,而是学生!不是校园,而是气氛!半夜还有人在校园演奏、街头舞蹈。走在那儿,简直就像到了纽约的苏荷区,每个人都那么不同!”
“我们要的是不同!不是相同!死板教育下的产物是一个样子,但是哈佛让学生自由发展,成为他自己的样子!”你眼睛里闪着光彩,使我想起少年时的自己,梦想成为哈佛人。
于是你从高四上学期(按:美国高中为四年制),就开始填申请书、写自传,要求哈佛提前批准入学。
“你可以说你帮我做过哪些事!”我建议。
“那不重要!因为学校不把靠自家人的成就算进去。”
“我们可以请大学校长写推荐函。”你母亲说。
“那也不重要!恐怕自己老师写的反而更可信。”
我们就不再多说了,任你自己实现梦想。只是当你把自传拿给我看时,令我湿了眼眶,你说:
“作为一个移民,我能以新的眼光来看美国文化;但是反过来说,我更能从西方的观点,回顾中华文化的遗产。由于流着中国的血液,如果能进入哈佛,我希望在西方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儒家思想间,找到一种交融之道。我要用自小的中文训练,帮助我完成这双语文化的桥梁工作……”
我发现:从你七岁来美,我就天天逼你学中文,不知为此发生多少父子争执,也不知费了我多少心力。而今突然有了收获、有了认同。
今天,在这个圣诞前夕,我从地球另一边写信给你,充满激动与对上苍的感恩。而在信的结尾,我要说:
“贺你成为了哈佛人!
我们以你为荣!”
1.本文题为《哈佛梦想》,文中写了几代人的梦想?结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佛的口试官说:“我们重视的不是你已经‘装了多少’,而是‘未来能装多少’!”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甚至在拿到大学副教授的职位后,都想辞职搬到剑桥,去做一个‘哈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自学阶梯评估】
(一)知识掌握
1.①际遇:遭遇(多指好的)。(造句略)
②白驹过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间一闪而过,形容时间过得飞快。(造句略)
③谈笑风生:形象谈话谈得高兴而有兴趣。(造句略)
④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造句略)
2.三个“你”所代表的对象,还是“说”。这样写,“我”似乎变成两个人;一个扮演问话者,一个扮演被问者,自问自答,使行文活泼,加深读者印象;同时,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了对北大的深情。
(二)能力提高
1.因作者在人生的奋斗中将永不停歇,故用“不系之舟”来表达作者对知识和生活的执著追求。“玫瑰、绿阴、宁静的港湾”喻指两岸迷人的景色和前进中的“避风港”。
2.北大的“精神和魅力”在文中具体表现为:自由清新的气氛、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平易而自然的师生关系和追求永无止境的精神梦想等……
(三)延伸拓展
1.两代人(父子),父亲终未入哈佛,儿子成为哈佛人。
2.哈佛更注重学生未来的潜力,未来的能力。
3.因为哈佛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而且“哈佛变得愈来愈对我的胃口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十三岁的际遇》导学单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6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22页)2
《十三岁的际遇》导学案6
《十三岁的际遇》教后感
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阅读练习及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导学案2
《十三岁的际遇》学案4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22页)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10页)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26页)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教案4
《十三岁的际遇》学案(含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50页)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实录
《十三岁的际遇》学案2
仿写作文:十二岁的际遇(2篇)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5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4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13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教案(2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23页)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14页)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教案2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19页)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教案
《十三岁的际遇》导学案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9
《十三岁的际遇》读后感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两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学案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反思
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课文阅读
《十三岁的际遇》flash课件2
《十三岁的际遇》说课稿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8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1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0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9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8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7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6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5
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rm音频课文朗读
《十三岁的际遇》flash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