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上(初三上) >>课文练习 >>
《论求知》综合能力测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17



综合能力测试
 
基础能力测试
 
1.解释下边的词,给加粗字注音。
惰(    ):
    ):
摩(    ):
概(    ):
2.填空。
①议论文有“三要素”,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何一篇议论文,都有明确的 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________________,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________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________提出几个分论点。
②读史使人 ________,读诗使人 ________,演算使人思维________,哲理使人思想 ________,伦理学使人有 ________,逻辑修辞使人 ________。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3.选出对课文标题和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以“论求知”为标题,准确地概括了论题。
B.如果用“论知识”为题,其范围比课文内容宽。
C.如果用“论求知的目的”为题,其范围比课文内容窄。
D.课文没有论“知识”,而是论求知的目的、态度、方法等。
4.选出对课文结构归纳有误的一项
[    ]
A.第一部分(第15节)主要论述求知的正确目的。
B.第二部分(第69节)主要论述求知(读书)的方法。
C.第三部分(第1011节)主要论述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鼓舞人们去求知。
D.课文论述的重点是第一部分。
5.选出对各段特色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第四段运用比喻论证,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B.第八段运用排比句论证,使读书、讨论、做笔记的不同作用区别更明显。
C.第十段运用归纳推理论证,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
D.第十一段运用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6.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全文主要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B.全文分段很细,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思路清晰。
C.全文自由畅达地发表了对求知的种种看法,议论精辟,警句密集。
D.课文语言常用判断句,善做论断,且富有哲理。
7.选出不是二重复句的一项
[    ]
A.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B.他一直坚持体育锻炼,尽管天气有好有坏,也从未间断过。
C.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D.只有靠自己的观察,才能知道实际的情形,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狡诈者()学问,愚鲁者()学问,唯聪明者善于()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习。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8.“羡慕”,“轻鄙”“运用”三词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表现两种不同求知目的短语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10.解释文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是一门技艺________
②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________
吹嘘炫耀________
④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________
11.简答下面问题。
①写出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
________
②说明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
________
③归纳这段文字的大意
________
 
探究能力测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②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许多容貌俊秀的人却一无所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的美丽而放弃了内在的美。
③仔细分析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以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加以合成的方法,画出最完善的人像。其实照这样画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才会喜欢。
④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⑤美有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应把美好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美方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12.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________
13.上文中列举了两种情况进行对比论证的一段是
[    ]
A.第①段                B.第②段
C.第③段                D.第④段
14.将文中画横线的三种类,按作者的观点由高层次向低层次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③段中作者否定了两位画家的观点意在证明________
16.第⑤段“美有如盛夏的水果”一句中,“美”指的是
[    ]
A.形体美                B.道德美
C.行为美                D.颜色美
参考答案
 
1.松懈懒怠,ch0;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t@;反s复思考,推求,chu3i;大略的内容,g5ng  2.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论点;见解和主张;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中心论点②明智;聪慧;精密;深刻;修养;善辩。  3D  4D  5D  6A  7C  8.轻鄙;羡慕;运用  9.吹嘘炫耀;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10.①运用的方法②不在书本当中③夸大无中生有④故意找书的问题。  11.①文章最后一句②对比论证,讲道理论证③分析不同的人对学问的不同态度。  12.美德比美貌重要。  13D  14.优雅行为之美→形体之美→颜色之美  15.优雅行为之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  16A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元旦出师表对比阅读训练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练习
《出师表》字词注释默写
《孤独之旅》同步练习2
人教版九年级上《诗词三首》同步练习2
《湖心亭看雪》理解与迁移性练习题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同步练习
《醉翁亭记》练习3
《岳阳楼记》基础巩固练习卷
《岳阳楼记》练习2
《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3
《湖心亭看雪》对应练习
《醉翁亭记》对应练习
《岳阳楼记》对应练习
《水调歌头》对应练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应练习题
《行路难》对应练习
《岳阳楼记》测试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合集
《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文复习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理解性默写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理解性默写
《定风波》理解性默写
秋瑾《满江红》理解性默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理解性默写
《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性默写
《渔家傲·秋思》理解性默写
《三顾茅庐》同步练习2
《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2
《论求知》ppt课件3
《论求知》突破难点能力训练
《论求知》教案1
《论求知》说课稿
《论求知》ppt课件2
《论求知》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