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鄂教版九年级上《托起草原》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10


第7课《托起草原》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汪启洲
教学目的:①积累基础的字词、句以及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②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明确这篇散文的抒情技巧。
③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揣摩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④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和增进民族大团结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明确这篇散文的抒情技巧。
教学难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和增进民族大团结的思想。
第1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    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时间  教学过程
一、    导向:
1、导语: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有一个孕育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摇篮,历史上的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她是中国游牧民族历史舞台的后台,同时也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她就是——呼伦贝尔草原。然而今天的呼伦贝尔草原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为活动日益加剧,她已经今非昔比。草原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严重退化、沙化。所幸的是,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恶化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家和当地群众的关注,人工牧草正逐步改变了草场退化的窘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当代梁启超”之称得潘岳的大作《托起草原》。
2、揭示目标:
①积累基础的字词、句以及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②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明确这篇散文的抒情技巧。
二、    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教师订正。
两泓hóng 玲珑剔透tī 顿挫cuò 细腻nì 藏域雪山yù 青稞酒kē 大气磅礴pángbó 隔阂hé
2、积累下列词语:
①亭亭玉立②玲珑剔透③流连驻足④寻幽揽胜⑤藏域雪山⑥大气磅礴⑦顿挫⑧细腻⑨隔阂⑩绮丽
2、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潘岳,男,1960年4月出生,汉族,江苏人,副研究员。1986年担任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局研究室主任,1988年任《中国技术监督报》副总编,一年后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1992年任中央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任国家质量监督局副局长。现为国家谎报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促进会会长。
其论文《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在学界影响颇深,有《潘岳诗文选》(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版)问世,《托起草原》收入该书。
背景资料:潘岳博学多才,出入官场与学界,游刃有余,被称为“当代梁启超”。其思想体系,有如下一些基本的内涵:第一,主张渐进改革,在安定中求进步。第二,重视传统文化价值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强调结构的调整重于量的增长。第四,支持公众参与,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第五,以环境为一切经济发展的出发点。第六,以大中华的利益为本位,认为这是基本出发点与归宿。
3、感知内容:
①如何理解本文题目《托起草原》?
《托起草原》这个标题饱蘸着作者心中的激情。作者对草原风物的爱,作者对草原文化的爱,作者对草原传统的爱都蕴含其间。在作者的心中,已经将草原高高托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此“托起”二字所要表达的意蕴是丰富的。在这里要托起的绝不仅仅是草原,而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催人不懈地为社会、为人类、为生命的意义而奋斗不息。
②快速的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述本文的主题。
《托起草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诗意盎然的草原风光长卷。作者不仅讴歌大草原的魅力和壮阔,也赞美了草原各个民族的勇敢、剽悍,这些民族逐渐融合在中华民族中,为中华民族输入了不同的文化因子,从而使中华民族文明具有广阔的包容性。文章内容由浅入深,既表达了作者的文明视野,更展示了作者经过大自然洗礼后的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③再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6)  第1段:总写  呼伦贝尔是天下最美的草原。

写草原的自然之美
具体描绘美妙的草原风情。
        第2段:写夏季的草原。―――――――

写草原的人文之美
第3段:写草原的林―――――――――

第4段:写草原的歌                      
第5段:写草原的酒    
第6段:写草原的花―――――――――

第二部分:(7—11) 第7段:写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第8段:从历史的角度对草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第9段:从现实的角度对草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点明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10段:

第11段:
 
第7课《托起草原》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汪启洲
第2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    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时间  教学过程
一、    导向:
1、导语:
复习上课时内容,导入本课目标内容
2、揭示目标:
①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揣摩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和增进民族大团结的思想。
二、    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作者如何表现草原的夏季之美?
作者笔下的夏季草原,俨然是一幅风景画:壮阔的草原、无垠的苍穹是背景,婆娑起舞的雨后青草、玉莲般的簇簇白云、黑白珍珠般的牛羊、碧森森绿茸茸的灌木是点缀其间的景物,青、绿、黑、白、棕是五彩斑斓的色调,舞姿曼妙的青草、悠闲自在的牛羊,则使画面充满灵动与活力……这些情境,既是实境的描绘,又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可谓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这一段描写,既有客观的物象,又有主观的情意,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色彩斑斓、灵动清新的艺术世界。
2、结合课文第二、三两个自然段的相关内容谈谈作者在表达情感上的特点。
作者主要是通过间接抒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如:“一场新雨……去倾听最原始质朴的语言。”“亿万棵粗细均匀的白桦,……等待着暖融融的夕阳。”表面上看,作者只是在对草原景物作客观的描述,但实际上,作者要表达的是对草原壮阔绮丽风光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如果不是对所描写的对象寄予深情,就不会有如此细腻生动地描写。青草似有人性,牛羊美如珍珠,白桦好似少女……这该是多么美妙!作者对草原上一草一木深含感情,但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景物的进行精心描摹。这就显得委婉、含蓄,韵味悠长。
3、文章第2、3、6自然段所写内容与第4、5自然段所写内容有何不同?
第2、3、6自然段描绘了草原“诗画般的”自然风光。夏季的草原,风情万种:壮阔的草原、无垠的苍穹是背景,婆娑起舞的雨后青草、玉莲般的簇簇白云、黑白珍珠般的牛羊、绿茸茸的灌木……这一切都如诗如画,令人向往。草原的林,弥足珍贵。茫茫林海,铺天盖地,排山倒海;株株白桦,丰姿优雅,亭亭玉立。这就使得草原林海既显示出令人惊叹的阳刚之气,又具有玲珑剔透的阴柔之美。草原的花,既耀眼,又聪明。说她耀眼,是因为在茫茫的草原,“从初春的嫩绿到晚秋的黄绿,永远是单一的色调”,而白芍药、红百合、紫飞燕、黄野菊的绽放,如鹤立鸡群,最能吸引人的眼球;说她聪明,是因为“世人皆醉我独醒,万木皆绿我独艳”,这些花“懂得在那里开,为什么而开”,最大限度地展示了生命的价值。因而,她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花”,富于灵气,惹人喜爱。
第4、5两自然段则展示了草原深厚的人文内涵。草原的歌,音质浑厚,不疾不徐。伴以马头琴凄婉悠扬的旋律、骏马的低嘶和安详的流水,在广袤壮阔的背景下显得更加韵味悠长。她既不同于秦腔的顿挫高亢,也迥异于越曲的流转细腻,她只属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草原人。草原的酒,醇美壮烈,正适合豪爽旷达的草原人的胃口。江南水乡的女儿红,适合有雅兴的文人慢慢品咂,未免太“斯文”;藏域雪山的青稞酒,有珍稀藏红花藏民才有口福享受,未免太高贵。而草原男子有的是豪情,多的是豁达,有美酒,有羊肉,有朋友,甚至是萍水相逢,席天幕地,就可以开怀畅饮。哪怕是烂醉如泥,也决不后悔。
4、课文开头说:“天下最美的草原在呼伦贝尔”,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呼伦贝尔草原的“最美”?
从五个方面写了草原之美:①夏季的草原;②草原的林;③草原的歌;④草原的酒;⑤草原的花。这五个方面又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夏季的草原、草原的林和草原的花三个方面写的是草原的自然之美;草原的歌、草原的酒两个方面写的是草原的人文之美。
5、作者为什么说要“永远托起这块青春的草原”?结合最后一段的内容,谈谈怎样才能使“草原文化”永葆青春。
①作者之所以说要“永远托起这块青春的草原”,主要是因为草原绮丽的风光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草原上的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②要是“草原文化”永葆青春,必须继承传统,保留特色,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不断创新。
三、    质疑:
再读课文,自由设置疑问,师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
对课文中你认为精美的语句谈谈自己的认识。
四、    自测:
1、积累词汇
2、课后练习第三题
3、第7段中“这样的草原”是指怎样的草原?
4、以“这样的草原”开头在第7段后再续一句话,使它与前面的内容共同组成一段完整而又中心明确的话。
五、    自结:
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谈体会
六、    教后记:
 
 

标题: 鄂教版九年级上《托起草原》教案1
文件大小: 51K
文件格式: doc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托起草原》学案2
《托起草原》导学案
《托起草原》ppt课件4
《托起草原》教学反思
《托起草原》教学设计5
《托起草原》教案4
《托起草原》说课稿
《托起草原》ppt课件3
《托起草原》教案3
《托起草原》教案2
《托起草原》教学案
《托起草原》ppt课件2
《托起草原》同步练习
《托起草原》ppt课件1
《托起草原》教案及练习
《托起草原》教学实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