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十三岁的际遇》同步练习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8-09


十八 十三岁的际遇
【学习目标】
1、体会体会作者对北大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欣赏揣摩富有诗意的优美语言。
【重点知识及能力讲解】
文章书写了自己与北大的情缘,书写了自己在北大生活的独特感受。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北大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体会和感受这种对学校的深情,应是本文一个重要方面。
【难点知识及能力讲解】
文章以抒情为经,以叙述为纬,语言清新优美,诗意盎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揣摩文章优美的语言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
 
l         预备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óuchàng(       )      安tián(    )      xié(    )取
bìng(    )弃            积zǎn(     )     qiáng(     )橹
2、作者在入学之初,有一句誓言是什么?
 
l         课堂达标训练
一、文章按照                                   的顺序,抒发了对北大的               之情以及                  的感情。
二、语段研读
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纯洁的真理之光。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的面目呈现在我眼前,我开始思索,开始怀疑,开始摒弃,开始相信。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1、给加点字注音
摒弃(     )    束缚(     )
2、第一句话写出了北大对“我”非凡的影响,表达出“我”对北大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一句话表达出作者怎样的精神?
                                                         
 
3、语段语言优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两个例子说明起作用。
                                                         
                                                         
 
l         课堂提高训练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听,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是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不过,自7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是永远无法忘记的。“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它们使我能在北大校园里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正是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它珍藏在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里,流淌在我血液里,和愚蠢而美好的少年的回忆一起,永远无法分割开来。
“啊,也许有一天/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纵然没有智慧/没有绳索和帆桅。”
是的,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是梦是真,又有什么相干!只要像当初一样,在朋友般地5楼下小立片刻,所有逝去的岁月都回重新开花结果,所有往昔的梦幻都会再现,我将不顾头上苍苍白发,再次像个十六岁的女孩那样,轻依在你湖广光塔影的胸前……
1、“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诗中的“玫瑰”、“绿荫”、“宁静的港湾”比喻什么?
                                                      
   2、“不系之舟”是什么意思?“我是不系之舟”与“我的誓言”有什么关系:
                                                     
                                                     
   3、说北大“是师长”是因为                          ,“是朋友”是因为                         ,“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是因为                                     
   4、最后一节既是对北大表达自己美好的          ,也是对北大倾诉自己永远的                    
   5、第二节的语言形象生动,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模仿这几句,写两句给你现在的学校。
                                                      
                                                      
                                                      
                                                      
 
▲     课堂检测
黄杜鹃
紫杜鹃花开了,白杜鹃花开了;只有那棵黄杜鹃,依旧不开花。
三年了。我感到有些扫兴!我尽心尽意,一视同仁,培养侍弄了三年,紫的给我温馨,白的送我洁净,只有你,黄杜鹃为什么这般郁郁寡欢,终年没有一丝笑容?
朋友们来,交口赞叹紫杜鹃和白杜鹃,二对你不屑一顾,我竟说你是“假杜鹃”。
可我鲜明记得,你在深山里不是这个样子。——在那幽谷悬崖,你同形形色色的杜鹃花相衬相托,开得何等欢畅,笑得何等灿烂!我特意把你移回家,植于盆中,于已有的紫杜鹃、白杜鹃为伴,可你为什么闷闷不乐呢?
你是不适应这小小的盆土、狭窄的阳台?为什么那棵紫杜鹃和白那杜鹃却长得适意呢?
哦,莫非是因为你生在山野,长在山野,离开了山野便魂牵梦萦?如果真的这样,那么,你是可敬的,是值得同情和赞美的!
由此,我到可怜这紫杜鹃和白杜鹃了。它们是我从花店里买来的,在小小的花盆里抽枝、舒叶、含苞、开花,怡然自得,何曾有丝毫抑郁?它们不知道它们的祖籍曾是深山旷野了。
啊,来自山野的黄杜鹃!
1、解释加点的字
郁郁寡欢                     魂牵梦萦
2、文章写的黄杜鹃,为什么还写到了紫杜鹃和白杜鹃?
                                                  
                                                   
3、“莫非是因为你生在山野,长在山野,离开了山野便魂牵梦萦?”写出黄杜鹃不开花的原因是                 ;“它们不知道它们的祖籍曾是深山旷野了。”写出了紫杜鹃和白杜鹃            的思想特点。黄杜鹃象征了  
                  的人。
4、摘出文中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并用相同的方法仿写一句。
摘句:                                                    
仿写句:                                                  
 
▲     课外强化训练
走散的炊烟
(1)惟一不变的是炊烟。
(2)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3)秋天老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
(3)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跟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
(4)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是不会散的,就像母亲,那么忠贞,那么坚韧,在游子的心中,在鱼尾纹的最深处。
(5)就是那一地的炊烟哟。
(6)从树梢上绕出来,从房脊上站起来,爬上草垛的几片枯叶,轻轻淡淡地笼住天空的几声鸟鸣,然后走了。
(7)只留下鸟鸣,留下草垛,留下房脊,只留下树梢。还有母亲,还有一村的房子。
(8)就像我一样走了,走得缠绵悱恻,走得荡气回肠。我知道,这是我和炊烟所无法把握的,因为我和催芽都把根丢了。
(9)把根丢在了村庄。
(10)其实,只要我摸着炊烟回去,就会找到我的村庄,我的房子,还有那一地的鸟声,还有站在大门口,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的白发苍苍的母亲。
(11)母亲手指炊烟,她说人活着就要像这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那一年我就记住了炊烟,记住了头顶湛蓝的天空,记住了母亲的话,记住了炊烟的方向。于是我坚忍不拔地向前走,冥冥之中被一种东西手臂一般召唤着。
(12)后来我就离开了村庄。后来我就游走了,像一屡炊烟一样,从村庄的上空,从母亲的眼神里,从我钟爱的鸟声中,游走了。
(13)从此,我在村庄的那一片天空的背影里,寂静地消失。
(14)走自己的路,却是在别人的土地上,说自己的话,却包围在陌生的方言中,除了被村庄捂热的心,你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融化,被异地的风,被异地的水。可我却无法学得像浮萍一样,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随意地在一处地方驻扎下来,把它作为自己的家园。
(15)所以,我还是村庄的,我只能是我的村庄的。
(16)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
1、文章1到5小节描写了炊烟的神韵,是抓住“       ”这个特征来写的,在这里,在游子的心中,炊烟其实就是故乡              的象征。
2、6到9小节写炊烟走了,像“我”一样的走了,“把根丢在了村庄。”这里的“根”是指                。在这里,炊烟可以看成是        的象征。
3、从第11节看,母亲对“我”离开故乡是持           态度,“于是我坚忍不拔地向前走,冥冥之中被一种东西手臂一般召唤着。”说明“我”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4、综观全文,文章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也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最能表现游子思乡之情的是哪两句诗?本文与《天净沙·秋思》相比,在格调上有什么不同?
                                                           
                                                          
                                                          
6、本文语言优美,诗意盎然。读读全文,试总结出文章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并各举一例。
 
 
 
十八 十三岁的际遇
预备训练:略
课堂达标训练:一、向往北大  成长在北大  感谢北大  热爱、赞美和感激  渴望自由、渴望创造
     二、1、略   2、热爱、陶醉   渴望自由、渴望创造   3、略
课堂提高训练:1、比喻生活中的种种舒适、安乐的诱惑  2、象征永不停息的追求  只有永不停息的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誓言。  3、北大给“我”知识,给我追求真理的勇气   北大自由清新,我与他朝昔相处   “我”与北大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4、祝愿  思念   5、略
课堂检测:1、少   牵挂    2、写紫杜鹃和白杜鹃是为了与黄杜鹃进行对比,分别从容貌、人们对它们态度和过去、现在对比,欲扬先抑,突出了黄杜鹃的高贵品质。  3、不忘故土,不忘根本  忘却本色  无论如何改变,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   4、略
课外强化训练:1、不变(散不去)   美好宁静生活   2、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怀      游子   3、鼓励和支持   为了追求理想   4、根在故土,志在四方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文格调昂扬向上,而《天净沙·秋思》低沉忧伤  6、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十三岁的际遇》导学单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6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22页)2
《十三岁的际遇》导学案6
《十三岁的际遇》教后感
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阅读练习及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导学案2
《十三岁的际遇》学案4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22页)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10页)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26页)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教案4
《十三岁的际遇》学案(含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50页)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实录
《十三岁的际遇》学案2
仿写作文:十二岁的际遇(2篇)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5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4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13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教案(2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23页)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14页)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教案2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19页)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教案
《十三岁的际遇》导学案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9
《十三岁的际遇》读后感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两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学案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反思
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课文阅读
《十三岁的际遇》flash课件2
《十三岁的际遇》说课稿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8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1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0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9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8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7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6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5
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rm音频课文朗读
《十三岁的际遇》flash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