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蜀鄙二僧》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7-24


第一部分:
1.本文选自            ,作者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蜀之鄙(  )  子何恃(  )而往  贫者语(  )于富者  一瓶一钵(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
(2)蜀之鄙有二僧  之:            鄙:
(3)吾欲之南海  之:
(4)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之:        顾:
4.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有的读音也不同,请加以说明:
(1)蜀之鄙有二僧
古义:
今义:
(2)贫者语于富者曰
古义:
今义:
(3)子何恃而往
古义:
今义: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古义:
今义:
5.下面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蜀之(的)鄙  买舟(将船买下来)而下
B.越(过了)明年  犹(还、尚且)未能也
C.子何恃(凭借、倚仗)而往  顾(难道)不如蜀鄙之僧哉
D.欲买舟而下(顺流而下)  西蜀之去(到、往)南海
6.与人之立志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欲之南海
B、蜀之鄙有二僧
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西蜀之去南海
7.区别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
(1)去:西蜀之去南海(       )  快去快回(       )
(2)明年:越明年(       )  明年会有一个好收成(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②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9.本文写蜀鄙二僧时,“贫”、“富”强调了二僧具备的            截然不同。
10.富僧自述的“数年”“买舟”表明了什么?

11.作者引述蜀鄙二僧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12.本文所阐明的观点是(  )
A.无论干什么事都要立志,并付诸行动。
B.做学问首先要立志,并付诸行动。
C.做学问干什么事都不要怕困难。
D.贫困是财富,可以促使人立大志。
13.“富者有惭色”的原因是                    。
第二部分:
                    (一)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4、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数年: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自:
15、选文第一段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作者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16.下列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过了第二年(到第三年),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
B.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四川的边境有两位和尚,其中一人很穷,另一人很有钱。
C.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从西蜀去南海,不知道要走几千里呀。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人立志,应如同四川边境的和尚。
17.对“吾一瓶一钵足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僧的怯懦,畏惧困难的神态,充分表现在句中。
B.表明了贫僧的决心。
C.证明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D.表明贫僧有信心,不畏困难的精神。
18.请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表示的语气。
A.反问  B.感叹  C.疑问  D.肯定  E.加强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   )
②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
③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
④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19.文中两个“子何恃而往”所表达的意思和语气是否完全相同?

                    (二)
                    滥竿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浩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20、南郭处士为什么要“请为王吹竽”?

21、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竽,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2、齐泯王听吹竽,喜欢一个一个独奏,南郭处士为什么要逃走?

23、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

 

 


《蜀鄙二僧》答案
1.《白鹤堂文集》彭端淑 2.略 3.(1)告诉、说(2)的;边境(3)到(4)助词,无实义;难道 4.(1)古义是边境,今义是品质低劣或轻蔑(2)古义是告诉,读yù;今义是话或语言,读音是yǔ(3)古义是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今义是指儿子。(4)古义是反而、难道;今义是看或照管、注意 5.C 6.D 7.(1)距离;到……去(2)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 8、略 9.物质条件 10.富者计划去南海的时间之长。(意近即可) 11.在困难面前,物质条件不起决定作用,重要的是做,是主观努力,通过主观努力克服困难,任何事情都能做成。(意近即可) 12.D 13.贫僧凭一瓶一钵去了南海,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自己条件好得多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意近即可) 14.多年;从 15.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意在说明事在人为的道理。 16、B 17、A 18、①C②B③E④A 19、不完全一样。前一个是询问,意在了解情况;后一个表感叹,意在指出毫无可能。 20、为了生存。 21、必三百人吹竽,齐宣王用人没有察觉到。 22、南郭处士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吹竽技艺不精(或怕露馅、怕杀头)。 23、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愚公移山》《蜀鄙二僧》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题)
《愚公移山》《蜀鄙二僧》阅读练习及答案
《蜀鄙二僧》ppt课件(29页)
《蜀鄙二僧》阅读练习及答案
《蜀鄙二僧》ppt课件(20页)
《蜀鄙二僧》ppt课件4
《蜀鄙二僧》ppt课件3
《蜀鄙二僧》教学反思
《蜀鄙二僧》课堂教学实录
《蜀鄙二僧》课堂实录
《蜀鄙二僧》原文及译文
《蜀鄙二僧》教案及练习
《蜀鄙二僧》教案2
鄂教版《蜀鄙二僧》ppt课件2
《蜀鄙二僧》教案1
《蜀鄙二僧》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