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何其芳《树荫下的默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何其芳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4-30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树荫下的默想
何其芳
我和我的朋友坐在树荫下。六月的黄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在我们眼前,在苍翠的山岩和一片有灰瓦屋顶的屋舍之间,流着浩浩荡荡的东去的扬子江。
我将怎样称呼我这位别了四五年的朋友呢?就他自己而言,他虽不怎样写诗却是一个诗人。当我和他同在一个北方古城中的会馆里度着许多寂寞的日子,我们是十分亲近;当我们分别后,各自在一边受着苦难,他和肺病斗争而我和孤独,和人间的寒冷,最后开
始和不合理的社会斗争,我仍是常常想念他。
我们说了很多的话,随后是一片刻沉默。就在这片刻沉默里,许多记忆,许多感想在我心里浮了起来。
北方的冬天。已经飘飞过雪了。一种奇异的悒郁的渴望,我写信给我的同乡,说想搬到他们所住的那个会馆里去。回信来了:“等几天再搬来吧,我们现在正过着贫穷的日子。”那会馆里几乎全是一些到北方来上学的年青人,常常因家里的钱寄到得太迟而受窘迫。搬到会馆后我的屋子里没有生炉火,冷得像冰窖。每天餐桌上是一大盆粗菜豆腐,一碗咸菜,和一锅米饭。然而我感到一种新鲜的欢欣,因为我们过着一种和谐的生活。
迟晚的北方的春天终于来了,或者说已是初夏,因为在那古城里这两个季节是分不清的。每个院子里的槐树都已张开了它的伞,他的窗前已牵满了爬山虎的绿叶,我常常坐在他的屋子里闲谈,或者谛视着在那窗纱上抽动着灰色的腿的壁虎。他呢,他望着屋檐下的去年的旧蜂窝想念他的昔日,我们都感到最好以工作来排遣寂寞了。于是我们自己印一种小刊物来督促我们写作。这小刊物印行了三期便没有继续,因为我被折磨于一种生活上的纠纷,一种燃烧着自己的热情,再也不能安静地提起笔来写一点什么。
那郁热的多雨的夏季呵,我常以我那位朋友的屋子为我的烦忧的托庇所,因为在那里我可以找到平静,友谊,和莫逆于心的谈话。有时我们一同缓步在那些曲折的多尘土的小胡同里,或者在那开着马樱花的长街上。
一晚上我们又走进了一个常去的荒凉的园子里。隔着暗暗的湖水,我们停下来遥望对岸的树林。我突然想起了家乡。而他也谈起他将来愿意回到乡下住着,常常坐在屋侧的池塘边的树荫下钓鱼,并且希望那时乡下的交通比较方便,邮差从池塘边走过时常把远方的信亲交在他手里。
不久他就凄凉地离开了那个古城,回到混乱的文化落后的家乡去寻找职业。我想起了他瘦弱的身体,困难的家庭状况,和家乡的那种折磨人的社会环境。全靠他自己,他和那可怕的疾病斗争了四五年还是坚强的站立着。在这中间他还断续地以劳力去换取一种极简单的生活。在一封信里他写着:“我宁愿挑葱卖蒜,不和那些人往来。”那些人是什么人呢?不待推测,我就想到那是充满各地的闭着眼向社会的上层爬的人们。
现在我们见面了。他更加瘦弱而我则带着风尘之色。让我们为着想起了那些已经消逝的岁月再沉默一会儿吧:那些寂寞的使人老的岁月。
我已经开始走入衰老的季节了,却又怀抱着一种很年轻的感觉。对于明天我又将离开的乡土,这有着我的家,我的朋友,和我的童年的乡土,我真是冷淡得如一个路人吗?我贵问着自己。我不自禁地想起了一片可哀的景象:干旱的土地;焦枯得像被火烧过的稻禾;默默地弯着腰,流着汗,在田野里劳作的农夫农妇。
这在地理书上被称为土壤肥沃的山之国,很久很久以来便已为饥饿、贫穷、暴力和死亡所统治了。无声的统治,无声的倾向灭亡。
或许这就是驱使我甘愿在外面流离的原因吧。
是呵,在树荫下,在望着那浩浩荡荡的东去的扬子江的时候,我幻想它是渴望的愤怒的奔向自由的国土,又幻想它在呜咽
注:作者25岁时,于1937年6月离开天津,回四川故乡度假时写了此文。次年作者即奔赴延安。

 
6.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一句话“我和我的朋友坐在树荫下”,暗示文章的主旨是歌颂友情的。
B.冷酷无情的现实生活扑入了作者的眼帘,却使作者忧郁的心灵渐渐变得坚强起来。
C.作品前半部分回忆往日聚首古城时的友谊,后面又重点写与友人分隔两地的情景。
D.作者最终一扫沉郁,由朋友而及大众,由故乡而至于广阔的“山之国”,视野开阔。
7.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离乡多年,返乡应该给他带来很大的精神慰藉,可是此篇的基调却是悒郁、寂寥,间或闪发出一星半点愤激的火花。
B.作者用蘸满感情的笔触,详细地交代了朋友是个“高洁”的人,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影响了自己感情和生活方式的人。
C.作者不写朋友的衣着打扮、外貌模样,而是专从精神世界上落笔;不铺叙交往的详细经过,而是挑选了几个生活片段。
D.作者的叙述体现了简洁洗练的特点,最后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询问自己、朋友情况以及自己以后的人生路该怎么走。
8.结合原文,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①我已经开始走入衰老的季节了,却又怀抱着一种很年轻的感觉。
②我幻想它是渴望的愤怒的奔向自由的国土,又幻想它在呜咽。 
9.蒙太奇手法将电影在不同地点、距离拍摄的镜头组合起来,叙述事件,表达情感,凸显艺术感染力。作者在记录“与朋友往日生活记忆”时借用了这种手法,简要分析。(6分)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 C(A“文章的主旨是抒写友情的”以偏概全;B  “作者敏感忧郁的心灵渐渐变得坚强起来”没有依据;D“作者最终一扫沉郁”理解错误。) 
7.B(“详细地交代”错,应是概括的交代;) 
8.①我生活在黑暗、沉寂的时代,(1分)心中对自由、光明充满希望。(1分) 
②作者借长江的奔腾表达对自由的向往,(1分)借流水的呜咽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控诉。(1分) 
9. “冷得像冰窖的会馆生活”“共同印制小刊物”“谛视窗纱上爬动的壁虎”“缓步地穿过曲折多尘的胡同和开着马樱花的长街”等,(2分)温馨的生活场景不断的叠加强化了朋友间的情谊,(2分)文章益发显得情深意切,耐人回味。(2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和军校《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支队政委》《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冯至《江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彭程《江南水弄堂》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布卢姆《高高的海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普希金《驿站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毕飞宇《过年的厨房》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蛰存《梅雨之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充闾《守护着灵魂上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铁凝《构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人世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林斤澜《丫头她妈》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廷芳《艺术家与匠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在法庭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历史母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放火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子涵《扫地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长明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何其芳《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何其芳《欢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何其芳简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