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萧红《天空的点缀》茅盾《风景谈》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萧红、茅盾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4-13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第8-11题。(15分)
甲、天空的点缀    萧红
①用了我有点苍白的手,卷起纱窗来,在那灰色的云的后面,我看不到我所要看的东西(这东西是常常见的,但它们真的载着炮弹飞起来的时候,这在我还是生疏的事情,也还是理想着的事情)。正在我踌躇的时候,我看见了,那飞机的翅子好象不是和平常的飞机的翅子一样—它们有大的也有小的—好象还带着轮子,飞得很慢,只在云彩的缝际出现了下,云彩又赶上来把它遮没了。不,那不是一只,那是两只,以后又来了几只。它们都是银白色的,并且又都叫着鸣鸣的声音,它们每个都在叫着吗?这个,我分不清楚。或者它们每个在叫着的,节拍象唱歌的,是有一定的调子,也或者那在云幕当中擞下来的声音就是一片。好象在夜里听着海涛的声音似的,那就是一片了。
②过去了!过去了!心也有点平静下来。午饭时用过的家具,我要去洗一洗。刚一经过走廊,又被我看见了,又是两只。这次是在南边,前面一个,后面一个,银白色的,远看有点发黑,于是我听到了我的邻家在说:
③“这是去轰炸虹桥飞机场。”
④我只知道这是下午两点钟,从昨夜就开始的这战争。至于飞机我就不能够分别了,日本的呢?还是中国的呢?大概是日本的吧!因为是从北边来的,到南边去的,战地是在北边中国虹桥飞机场是真的,于是我又起了很多想头:是日本打胜了吧!所以安闲地去炸中国的后方,是……一定是,那么这是很坏的事情,他们没止境的屠杀,一定要象大风里的火焰似的那么没有止境……
⑤很快我批驳了我自己的这念头,很快我就被我这没有把握的不正确的热望压倒了,中国,一定是中国占着一点胜利,日本遭了些挫伤。假若是日本占着优势,他一定要冲过了中国的阵地而追上去,哪里有工夫用飞机来这边扩大战线呢?
⑥风很大,在游廊上,我拿在手里的家具,感到了点沉重而动摇,一个小白铝锅的盖子,啪啦啪啦地掉下来了,并且在游廊上啪啦啪啦地跑着,我追住了它,就带着它到厨房去。
⑦至于飞机上的炸弹,落了还是没落呢?我看不见,而且我也听不见,因为东北方面和西北方面炮弹都在开裂着。甚至于那炮弹真正从哪方面出发,因着回音的关系,我也说不定
⑧但那飞机的奇怪的翅子,我是看见了的,我是含着眼泪而看着它们,不,我若真的含着眼泪而看着它们,那就相同遇到了魔鬼而想教导魔鬼那般没有道理。
⑨但在我的窗外,飞着,飞着,飞去又飞来了的,飞得那么高,好象有一分钟那飞机也没离开我的窗口。因为灰色的云层的掠过,真切了,朦胧了,消失了,又出现了,一个来了个又来了。看着这些东西,实在的我的胸口有些疼痛。
⑩一个钟头看着这样我从来没有看过的天空,看得疲乏了,于是,我看着来上的台灯。台灯的绿色的伞罩上还画着菊花,又看到了箱子上散乱的衣裳,平日弹着的六条弦的大琴,依旧是站在墙角上。一样,什么都是和平常一样,只有窗外的云,和平日有点不一样,还有桌上的短刀和平日有点不一样,紫檀色的刀柄上镶着两块黄铜,而且不装在红牛皮色的套子里。对于它我看了又看,我相信我自己绝不是拿着这短刀而赴前线。
1937年8月14日
乙、风景谈(节选)    茅盾
①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薄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笼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②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1940年12月,于枣子岚垭
[注]①作者曾于1940年5月到10月访问延安,亲眼见到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战斗生活。1940年底,在“国统区”的重庆写下此文。
8.选取甲文某一个语言运用的特点加以赏析。(3分)
9.乙文中的小号兵和荷枪战士,体现了“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创作思想,请加以分析。(3分)
10.对于“景象”,甲乙两文有不同的构思,请作比较赏析。(5分)
11.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后,学校印发了萧红的《天空的点缀》和茅盾的《风景谈》,要求学生结合这两篇散文内容写观后感,小杰在文中写道:“倘若再有外寇来犯,我也像萧红女士一样,绝不是            ,而是            ;我也像《风景谈》中的战士一样                                 ;我会捐躯赴国难,我会视死忽如归。”请在横线处补足观后感内容,填入后两处横线的分句形成对偶。(4分)
 
 
 
 
答案:
(二)15分
8.(3分)
答案示例一:甲文短句和词语反复形成特色。“不,那不是一只,那是两只”“这次是在南边,前面一个,后面一个”“过去了!过去了!”“飞着,飞着,飞去又飞来了的,飞得那么高”。这样的语句运用使叙述描写细节逼真,简短而间隔的节奏与其观察活动和情绪统一,真切细致地观察蕴含着对战局的紧张感受及对百姓、国家命运的担忧。
答案示例二:甲文了、着、呢、吧、吗等助词的运用很有特色。如“真切了,朦胧了,消失了,又出现了,一个来了,一个又来了。”“了”更近口语,强化了节奏感,造成短促的音响效果,细致写出作者视角的移动变化和飞机的络绎不绝,蕴含着对战局的紧张感受及对自己、百姓、国家命运的担忧。
答案示例三:甲文疑问句的运用形成特色。它们每个都在叫着吗?日本的呢?还是中国的呢?大概是日本的吧!落了还是没落呢?这些句子细致地写出了自己的观察,细腻逼真地表现了自己的心理和意识流动,把自己的感受置于广阔的抗战背景中,真切动人。
评分说明:语言运用的特点及实例2分,表达效果1分。
解说及评分细则:无论从哪个特点,其表达的思想情感会是相同的。在通过语言的某一特点表现其看得仔细这方面中,萧红有独立于自己的生命体验使叙述者间离读者的表达意图,又蕴含着精神伤痛。如果学生能赏析出这样的表达效果,其它方面无错,可以满分。叠词拟声词的使用、比喻拟人的使用,赏析正确,即可3分(从萧红散文整体看这可能是特点,但就本文还不能说是特点)。以语言表现心理是语言运用特点的角度,给分;若直接分析心理描写及其它描写方法等,不给分。
9.(3分)
答案示例:本文写于1940年,作者亲眼见到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战斗生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民,小号兵和荷枪战士正是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文中的自然环境是战斗环境的逼真再现,战士的严肃、坚决、勇敢正是抗日军民形象的代表,是民族精神的化身。
评分说明:典型环境2分,典型人物1分。也可把“作品的典型环境和人物形象,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形象的关系,典型环境对典型形象塑造的作用”列为3个点,1点2分,给满3分为止。若典型环境中没有写到时代背景的,不能满分。
10.(5分)
答案示例一:从题材题旨看,甲文题目“点缀”有蔑视含义,甲文有对侵略者记录正告的意图;乙文题目“风景”有赞扬含义,要通过景物赞扬人及其精神并阐发哲理。甲文以人观景活动及心理为主体,乙文景物为主体且人是景物主体,这使乙文景象有象征和烘托人的手法而甲文没有;布局上,甲文的情感与描述一体,乙文写景后有议论。甲文的构思能激发人们奋起抗战,乙文的构思能突出民族希望之所在。
答案示例二:甲文单纯写景叙事,质朴的风格更能够动人;乙文画面后以议论点睛揭示蕴含,深化主题,增强了作品的哲理性。甲文天空、飞机、家居等景象细节逼真、时有重复,蕴含不安及对日寇仇恨的心理;乙文景象与人、景象与景象、景象与情感形成烘托,背景、远景、特写、人物结合,凸显人和解放区军民精神的崇高伟大。甲文景象有记录侵略罪行及百姓苦难的史笔意图,乙文则把政治寓于景物。
评分说明:从题材、题旨情境中心思想、手法、结构布局等方面评分;分条比较、综合比较都可。题材,题旨情境中心思想,手法,结构布局,以上1点2分,2点4分,3点5分;如果某一方面比较赏析得特别好,可以加分,但最高4分。
11.(4分)
参考答案:前两空:不是拿着这短刀而赴前线,而是端着刺刀(抗起钢枪……)。后两空:吹起山峦震动的喇叭,荷着刺刀闪亮的钢枪  荷着刺刀闪亮的钢枪,负起民族解放的希望  
评分说明:对偶可以是宽对。形式上符合对偶要求,内容上契合原文,即为正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菜园小记》《风景谈》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景谈》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景谈》教学设计4
《风景谈》学案
《风景谈》ppt课件4
《风景谈》教案3
茅盾《风景谈》原文阅读
《风景谈》ppt课件3
《风景谈》ppt课件2
《风景谈》教案2
《风景谈》教案1
《风景谈》教学实录
《风景谈》说课稿
《风景谈》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