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风景谈》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7-29


风 景 谈
茅 盾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对照、烘托的手法,把写景与写人的活动结合起来,并在写景的过程中进行精辟的议论的写法;
  2.体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激发爱国热忱,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设想】
  1.“预习提示”对课文的特点作了精要概括,是帮助理解课文的一把“钥匙”,教学中要用好这把“钥匙”;
  2.以“思考和练习”为抓手,启发学生自读、自思、自悟、自练,辅之以必要的点拨、讲解。
  
  一、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我国现代杰出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是其代表作,也是“五•四”新文学中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
  《风景谈》写作情况,见课文注释①(P225页)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风景谈》就是谈风景,这里的“风景”,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人们的活动。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主宰“风景”的人。
  2、六幅画面,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试归纳,并概括段意:
  1§(沙漠驼铃):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
  2-4§(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5-8§(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境界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
  9-10§(北国晨号):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
三、
  1.本文主要反映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腥腥峡外一带的沙漠地区当时并不属于解放区,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第一幅“风景画”写进来?
  


 2.作者是怎样描绘这第一幅“风景画”的?又是怎样“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的?
 

 
 
 3、二、三幅画与第一幅画比较,写法上有何异同?
    
  
  4.讨论:在这幅画中,作者认为公园里的一对和山洞里的一对“颇有点味儿不同”,这里的“味儿”指什么?怎样不同?
 
 
 5、作者认为构成这片“风景区”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上体现出来?
 
 
 6、讨论:“民族的精神”在课文中指的是怎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加以表现的?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味情感。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学习本文以精辟的议论为主线,连缀若干片断使成整体的写法,写一篇作文《美,就在我们的身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菜园小记》《风景谈》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天空的点缀》茅盾《风景谈》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景谈》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景谈》教学设计4
《风景谈》ppt课件4
《风景谈》教案3
茅盾《风景谈》原文阅读
《风景谈》ppt课件3
《风景谈》ppt课件2
《风景谈》教案2
《风景谈》教案1
《风景谈》教学实录
《风景谈》说课稿
《风景谈》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