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刘亮程《我认识那根木头》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刘亮程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6-20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认识那根木头
刘亮程
也是沉闷的一声,在几年后一个阴雨绵绵的夜里,惊动了村子。
土地被同一件东西又震动了一次。
紧接着,细密的雨声中传来一个女人尖厉的哭喊。“快,醒醒,出事了。”是母亲的声音。她在喊父亲。父亲嗯了一声,哭喊声又一次传进屋子。
这个夜里我母亲没有睡着,她十二岁的儿子也没有睡着,在这张大土炕上我已清醒地躺过了好多个寂寞长夜。
父亲穿好衣服出去了。我听见他关门的声音,脚在雨地里啪嗒啪嗒踩过窗根的声音。
狗出来叫了两声,又钻回窝里了。
我悄悄爬起来,套上衣服,黑摸着下了炕,找到鞋穿上。
“你不好好睡觉干啥去?”母亲说话了。
我没吭声,轻轻拉开门,侧身出去。
“快回来。”母亲压低嗓门的叫喊声传到耳朵里时,我已经走到门外窗户边。
雨越下越大,路上黑黑的,父亲已经走得不见。我正犹豫着去还是不去,又一声尖叫喊破夜空。“救人啦。”我像被喊叫声拉扯了一把,一头钻进雨中猛跑起来。
人们把雨忘记了。雨啥时候停了都没觉着。地上满是泥水,乱糟糟的。
黑夜像水一样一层一层渗到了土地里,村子渐渐浮现出来,先是房子、树,接着是人。天亮了。睁大眼朝周围看,这才看清刚才从倒塌的房子里挖出来的一家人,全光光地站在泥水地里。刚刚过去的一阵慌忙让人把啥都忘了。
我跑来时这里像有很多人,雨哗哗地往下泻,啥也看不清。只听见一个女人不住地哭叫,“全埋在里面了。”“全埋在里面了。”感觉有许多人围着倒塌的房子,乱哄哄的。
“你们都傻站着干啥,赶快挖呀。”这是另一个女人的喊声。人们像突然酲过来,一齐拥向倒塌的房子。啥也看不见,用手摸着扒拉,摸到啥搬啥,土块、椽子、土块。
我弓着腰挤在他们中间,用手在一堆东西上摸,摸到一个椽头,拉了几下,没拉动。又往上摸。“檩子,檩子。”我喊了两声,好多人拥过来。
天亮后人们才看清,房子倒了三堵墙,前后墙和一个边墙。那根歪扭的榆木檩子救了一家人的命。也是那根歪檩条压塌了房子,它太粗太重了。幸亏塌落下来时,一家三日正好睡在檩子的弯弓处,女人先被惊醒,她身子小,扒开土块,从一个椽缝里钻了出来。
“我认识那根檩子,是河湾里长的那棵歪榆树。”要离开时我悄悄对父亲说。
“再别胡说,”父亲压低嗓子呵斥我,“皮都剥光了,你咋能认出就是那棵树。”
“剥再光我都能认出来。就是那棵榆树。不信抬到河湾里对对茬子,树根还在呢。”
“再胡说我扇你。”父亲一把抓住我,一脚水一脚泥地回来了。
五年前一个刮风的夜晚,我听见一件东西碰响大地,声音沉闷而有力,我的心猛地一震。外面狗没叫,也没人惊醒。想出去看看,又有点怕。
躺到半夜时就觉得要出事情。怎么也睡不着。那时风刚刚吹起来,很虚弱,听到风翻过西边沙梁的喘息,像一个软腿人面对长路。当它终于穿过沙梁下的苞米地走进村子,微弱得推不动草屑树叶。后面更强劲的风已在远处形成,能听见天边云翻身的声音,草木朝这边弯腰点头的声音,尘土走向天空的声音。过了一阵,那场大风到达村子。它呼啸着漫卷过西边那片无边大地,我能清晰地感觉到它经过的荒野、山岭、沙漠和大小村落的形状。
我在黄沙梁见过两种风,一种从地上往天上刮。风在地上成了形,借着地力朝上飞升,先蹿上房顶,再一纵到了树梢。那时树会不住地摇动,想把风摇下来。如果天空有鸟群,风会踩着鸟翅迅速上升。然后风爬上最低的云,可以看到云块倾斜,然后跌跌撞撞,不一会工夫,整个天空的云都动起来。
风上升时带着地上的许多东西,草屑、叶子、纸、布片、头发、尘土……风每次把它们带到半天空,悬浮一阵又落下来。不知是风不要它们了还是它们觉得再往上走不踏实。反正,最后它们全落回大地。风空空上行,最高的天空里没有黄沙梁的一粒土一片叶子。
另一种风从高空往下掼。我们都不熟悉这种风。一开始天上乱云翻滚,听到云碰撞云的声音,噼噼啪啪,像屋顶断塌。地上安安静静的。人往屋里收东西,地里的人扛起农具往回走。云在我们村子上头闹事情。有时候云闹腾一阵散了。有时云会越压越低,突然落下一场风,那时可以听见地腾的一声,好像天扇了地一巴掌。人变得急匆匆,关窗户,关门。往回赶的人,全侧着身,每人肩上像扛着很粗的一股子风,摇摇晃晃走不稳。
那声沉闷巨响是地传过来的。它在空气中的声响被风刮跑,没有传进村子。
那时大风正吹刮我们家院门。哐当、哐当的几声之后,听见顶门木棍倒地的声音、脸盆摔下锅台的声音、棚顶干草被撕走的声音……我又一次感觉到这个院子要飞升。同时感到地下也在刮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
第二天早晨,听人说河湾那棵大榆树被人偷砍了。我爬上房顶,看见空荡荡的河湾,再没有一裸树。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运用了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善用短句,语言朴实、生动,内容安排上也有多处呼应。
B.文章从“我”听到“沉闷的一声”开始,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村民们雨夜救助房屋倒塌的村民一家的过程。
C.文章用大量的笔墨分别写从地上往天上刮的和从高空往下掼的两种风,旨在通过对比含蓄表达主题。
D.文章结尾“看见空荡荡的河湾,再没有一棵树”暗示河湾曾经有很多树,而那棵歪榆树是最后被伐倒的。
8.请从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联系上下文加以赏析?(6分)
(1)不知是风不要它们了还是它们觉得再往上走不踏实。反正,最后它们全落回大地。
(2)有时云会越压越低,突然落下一场风,那时可以听见地腾的一声,好像天扇了地一巴掌。
9.文章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案:
7.B(3分)
8.选(1)。表面写地面上的很多东西被风卷起送上半空,然后又落回地面的过程;实际上是写风遇到了树木等阻碍无力向周围扩展只能向上爬升,又在上升中渐渐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写出了树木等植被的防风作用。运用拟人的手法,从孩子的视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的可爱。(答出一点给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选(2)。表面上写在高空肆意的大风遇到低云的阻碍从高空直掼地面时的速度和力度。实际上写出了地面没有了树木等植被的防护,风对地面强大、肆虐的破坏。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从孩子的视角表现了肆虐的风对人的视觉、心理上的冲击。(答出一点给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9.运用第一人称叙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表现力。“我”是文中的线索人物,小说围绕着“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展开。有利于揭示主题。“我”见过环境未被破坏前的景象,也是人们破坏环境又遭到环境报复的见证者。小说通过“我”的视听感受,揭示了“破坏环境,必受其惩”的主题。更易于抒发情感。用第一人称有利于激发读者的代入感,便于作者直接表达情感。例如“我”“看见空荡荡的河湾,再也没有一棵树”就很好地表达出了植被被破坏后“我”的失落和感伤。(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共6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城市过客》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我改变的事物》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寒风吹彻》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给鸟搬家》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
刘亮程《父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后父的老》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留住这个村庄》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风把人刮歪》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文学——从家乡到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城市牛哞》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刘亮程《一个人的名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长大的只是那些大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通往田野的小巷》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狗这一辈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木匠》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远离村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最大的事情》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先父》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最后的铁匠》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我另外的一生已经开始》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城市牛哞》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与虫共眠》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简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