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下 >>
《剃头大师》教案1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2-12


 
  一、教材分析
  《剃头大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调皮的日子》,有改动。文章主要记述了“我”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诩“剃头大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过程,文笔活泼,童真溢满。故事中的小沙理发时只要求“别剪破耳朵”,结果被“我”剪得“整个头上坑坑洼洼”,最后“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作为“童年趣事”,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唤起他们许多相关的经验与记忆。教学时,应立足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色来组织学习活动。
  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揭示了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两条单元提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则点明了本单元语言运用与训练的重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在《童年的水墨画》一课,体现在课后练习“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在《剃头大师》一课,体现在课后练习“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先猜猜它们的意思,再查字典验证”,这也是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即“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语文园地》里则特别提示“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近似”。教学中,要让学生切实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并真正地动手查查字典去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既“得言”,又“得法”。从课文的内容方面看,《剃头大师》中的主要人物,特点十分鲜明——小沙“胆小”;剃头师傅看似“老掉牙”,却透出一股严肃和认真的劲儿;至于“我”,则十分调皮。小沙因害怕理发,情愿把头交给“我”随意处置;“我”当然十分乐意,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随意乱剪,虽然最终闯了祸,但初衷并无恶意,纯粹就是出于调皮而已。文中的小沙和“我”,都是一派天真!课文意在表现童年的“真”与“趣”,而不是为了批评“我”闯了祸以及批判童年的无知与调皮,这是教学中必须把握的。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充分朗读,读出趣味,进而自读自悟。
  二、教学目标
   1.运用猜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或句子。
   2.朗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预先学习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写“胆小鬼”,指导书写,提示:“胆”字左边的“月”要瘦长;“鬼”字的长撇贯穿上部,竖弯钩舒展。
   2.读题。
    师:一个人被称作“剃头大师”,说明什么?(指名说)——剃头的技艺十分高超。
    师:作为一名“剃头大师”,应当“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也一定能剪出“最时髦的法式”。
    理解“锃亮”“时髦”,提示“猜一猜”的方法。
    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胆小鬼”一词包含了本课要求会写的两个生字,听写是对第一课时所学生字的及时复习,指导书写则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每天指导学生写字的要求。扣题导入,巧妙地链接文中词句,通过“锃亮”“时髦”两个词语的理解,引导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既“得言”,又“得法”。】
  (二)初读
    师:谁给谁剃头?“剃头大师”在文中指谁?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猜一猜,想一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交流。
    师:“剃头大师”是谁?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指名交流)
    出示句子: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师:同样是给小沙剃头,文中的剃头老师傅却有着另外一种称呼——“害人精”。
    出示句子: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理解“耿耿于怀”,提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出示句子: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夺门而逃”。
    师:只要肯用心,你会发现,理解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
    【设计意图:初读重在整体感知,通过“剃头大师在文中指谁”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大体情节,同时,相机引导理解词语的方法,落实单元目标,始终遵循语文的实践之道。】
  (三)精读
    师: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勾画。
   2.交流和朗读。
    师:乍一看,“害人精”还真是挺“害人”的,而“剃头大师”还真有点“大师”的样子。但效果究竟如何呢?(朗读,交流)
    师: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指名交流)
    师:我们发现,“剃头大师”其实名不符实,原来,“我”才是“害人精”,而看似“害人精”的老师傅却很有可能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课文的结尾也证明了“我”为小沙剃头的不成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精读要真正走进文本,通过充分的朗读,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与交流,落实课后练习的同时,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动的童真与童趣,既得文旨,又得文趣。】
  (四)感悟
   1.这篇课文有意思吗?(指名交流)
    师:童年的许多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有时候虽然做错了事,甚至闯了祸,但纯粹是出于天真和调皮,过后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十分有意思,这就是童真与童趣!
   2.想一想,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指名交流)
    师:“剃头大师”虽然是一种自嘲,却包含着一段有趣的童年记忆,让人十分怀念那天真的岁月。此外,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让人感到特别有意思,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深化文章主题。
    【设计意图:扣题导入,结题而出,“剃头大师”是文旨与文趣所在,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不能不探究一下。通过学生的交流,检验读书是否“识趣”和“解味”,进一步升华文章主旨和单元主题。】
  (五)延伸
   1.这么有趣的故事,选自秦文君《调皮的日子》。
   2.推荐秦文君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品。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由此及彼,由一篇带多篇,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把学生真正引导到读书的“快车道”上。】
  五、板书设计
                   19.剃头大师
                 剃头大师   害人精
                    我   老师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剃头大师》课后练习
《剃头大师》练习题
《剃头大师》课堂实录片段
《剃头大师》知识点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
描写童真童趣的诗句
《剃头大师》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4
《剃头大师》教案3
《剃头大师》导学案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2
《剃头大师》ppt课件5
《剃头大师》ppt课件4
《剃头大师》ppt课件3
《剃头大师》ppt课件2
《剃头大师》ppt课件1
《剃头大师》课文原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