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7
作者:srl739183972  上传者:srl739183972  日期:18-12-0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文章,进一步了解议论文。
2.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等阅读方法。
3.能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热爱读书、积极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教学重点】
1.掌握字词句,边读边归纳大意,感知文章深刻内容。
2.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等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体验“读书人是幸福人”。
2.引导学生把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若干分论点,学会相应的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好,同学们,从咱们开始上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过或者了解到过很多关于书的名言警句吧,像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说过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宋真宗赵恒的诗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等等。
那么老师想问你们几个小问题:同学们,你们今天早读课有大声读书么?(有)那你们喜欢读书么?(喜欢,不喜欢)哦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看来大家对读书这件事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好,大家现在看一下黑板上有两个小问题:
第一个,你读书的感受是什么样的?A.苦 B.苦中有乐C.乐D.乐中有苦 (选abcd的同学举个手)
师:选A或者B的同学,证明你是个真诚诚实的孩子,就是认为学习是很苦的事情,现在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读书”这件事是一个苦差事;选C或者D的同学呢,你们都是幸福的孩子,你们在读书中感受到了别人感受不到的快乐。
好,第二个问题:你读书的目的是?A.考出好成绩B.让家长高兴C.获取知识D.不知道
一样,选AB或者D的同学,你们都是诚实的孩子,选C的同学你们都是幸福的孩子。
那到底读书这件事是幸福的事还是不幸的事,读书人是幸福的人还是不幸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谢冕老先生的文章《读书人是幸福人》,看一看他的观点和理解。
二、作者简介: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谢冕(miǎn)老先生,大家课前应该都预习了吧?那有哪位同学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谢冕吗?
谢冕,1932年1月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曾用笔名谢鱼梁。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之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谢冕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等,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等等。
三、字词
好,了解完作者,下面给大家5-8分钟的时间默读一下这篇课文,读的过程中,把一些你认为读音或者意思比较难的字词圈出来,我们待会一起来看一下,同时把文章的段落划分一下,好,开始。
浩瀚(hàn):广大;繁多。 加惠(huì):施惠,给与好处。
崇高(gāo):雄伟高大。陶冶(yě):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上溯(sù):往上推求或回想。睿智(ruì): 英明有远见。睿,看得深远。
卑鄙(bēi bǐ): 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奸诈(jiān zhà):虚伪,狡猾。
往哲先贤: 历代贤明、智慧之士。哲,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
四、议论文
好,字词部分基本上就是这些,还有不会的么?这些字词呢大家都要好好掌握哦。好,刚刚大家又读了一遍这篇课文,大家能告诉我这篇文章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么?对,议论文,议论文大家还熟悉么?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那我们再回顾一下,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严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那议论文的分类呢?可以分为两类:立论文和驳论文
这个应该很好理解:
立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驳论文: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己方的观点
最重要的就是我们需要了解议论文的几种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引用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全面地突出论证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6.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7.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8.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9.数据论证:在文章中通过一系列数据来论证中心论点,提高说服力。
 
(四)整体感知——文章结构:
好,在简单的回顾完议论文的相关知识之后,我们再一起看看这篇文章,首先我想请一个同学帮我们把课文的导读部分读一下,让我们先对这篇课文的整体有个初步的感知。
好。读完课文导读,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思考读书为什么在大家看来是一件苦差事,而作者却说读书人是幸福人呢?并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在听录音朗读完文章后,希望大家体会到了作者所说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为了更好地了解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文章的结构,全文各自然段之间是总——分——总的结构关系。第1、5段是总说,2、3、4是分说。作者的思路是先总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的根本原因,再分述读书能增广知识,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能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与好书结缘使人具有崇高追求、高尚情趣,使人“向善”、“避恶”,最后再重申主旨,与开篇呼应,用“所以——”句完成因果论证。大家可以看到最后一自然段:“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个结论句,是逐层深入论述的,是中心论点,与开头呼应。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那作者严密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希望大家在写作文时能好好借鉴作者的结构。
(五)精读美读——具体分析
在了解文章的结构后,我们就来精读美读文章,也就是具体分析文章了。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在这位同学读的过程中大家请大家思考三个问题,并请另外三个同学回答一下。
1、(1)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请同学回答)TS:“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2)找出文中作者关于“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语句。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人是幸福人”呢? TS: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直接阐明了读书人为什么是世间的幸福人。他总结出了“两个世界”的观点( “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一个是人所共有的“现实的世界”,另一个就是“为读书人所独有的”“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确立了“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主要观点。那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呢?指的其实就是我们的精神世界。
(3)作者说“精神的不平等”体现在哪方面?
作者在提出 “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主要观点后,还由此想开去,提出了以是否具有阅读能力来对幸与不幸作区分。认为:“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种丧失是“不可补偿的”。由此,作者在财富不平等和权利不平等之外,又提出了“精神不平等”,这是由“拥有或丧失”阅读能力所体现出来的。 通过了解第一段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所提出的的观点十分新颖,表述也是直截、明朗。 
2、那么,阅读究竟会给人带来什么呢?我们来看这二段 ,先请同学朗读第2段,并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 “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是指什么?教师引导:我们能在有限生命中获得自身经历、经验,而且不同时空的他人的世界获得无限多的知识
(2)阅读究竟能带给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第2自然段对做了概括说明,“能多识草木鱼虫之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也能“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总之,正如作者所说,人们正是通过阅读“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通过老师的分析,大家能找出这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呢?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 
“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世界。” 
3、那么,阅读除了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知识”外,还由什么作用呢? 来看第3段, 首先有请第1、2、3小组的同学朗读第3段,在读的同时同样找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并思考两个问题。(1)首句中的“不仅——而且——”是什么关联词?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在本段中,作者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阐明分论点?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读完了课文,老师想先请同学回答一下第3段得中心句是哪一句? 
“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找完中心句我们再来看这一句也就是首句这里不仅,而且是什么关联词呢,由此我们想这句话又起什么作用呢?有请同学回答。
对,是关联词,这句话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的,自然段2说明读书能使知识增广,自然段3说明读书能使人格高尚,作者认为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他用整个第3段来说明这一核心思想。
那本段又是怎样来论述这一核心思想的呢?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阐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段呢,主要是通过举例子,也就是举例论证来阐明分论点的,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呢,就是排比了,大家可以看到文中这一段话“”。大家可以看到,作者就说:人们正是从读往哲先贤、当代才俊的书才学得人格和学会做人的。这是总说,后面是运用这一系列的8个排比句来作具体说明,用《论语》、《史记》、《正气歌》、马克思、鲁迅、列夫·托尔斯泰、歌德、拜伦 ,众多实例,一一援引,又表述得言简意赅。最后作总结,“一个读书人,是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4)接下来我们来看第四自然段,先由4、5、6、7组的同学朗读,同时请大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一、本段开头作者指出“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而不说“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为什么?(作者这里强调这里所指的读书人不是卑鄙和奸诈的读书人,这里所指的书籍是对人能起积极作用的书籍。 )
二、请寻找并读出“读书使人向善”的句子。(一旦与此种……美好境界前行。)
三、书有好书和坏书。那么,好书和坏书给人什么影响?
好书:使人向往高尚、厌恶暴力、同情弱者  
      使人情趣高雅、趋避凡俗
(引用) 笛卡儿:读书使人向善、
坏书:宣扬暴力、消极情趣等   
(引用) 雨果:读书使人避恶
从这三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 作者不仅告诉我们读书要读品质优良的一类,并且直言自己“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厌恶暴力,同情弱小,心灵纯净,富于正义感,情趣变得高雅,从幼年到成年,一步步向人间美好境界前进。” 
作者接下来又引用了笛卡儿和雨果的名言,一说“向善”,一说“避恶”,也都证明了优秀的书籍多有对人的教育、感化功能。 
有谁能概括一下这一段的中心句:“与书结缘,就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能使人向善,使人避恶。” 
(5)至此,文章完成了论述。 
最后一段“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独句成段,点名主题。 
中心句:“读书人是幸福人。” 
三、归纳小结
1.体会为什么作者会从这些方面来谈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师引导:这些方面正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几个层次,知识面的扩大(获得),精神的感化(影响),行动受到精神的感化而更趋向真善美(实践)。
2.不知道学习了这一课后,是否还有人认为读书是苦差事?我们都知道“希望工程”、“红凤工程”,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没有学上,没有书读。大家有没有看过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其中扮演小老师的魏敏芝,就是实实在在的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开始讲课时老师也给大家看过《我要读书》这张照片,也就是希望工程的标志。图中主人公“大眼睛”苏明娟,也是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
我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上学、读书,学习知识,陶冶情操,难道不应该是幸福的人么?

标题: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7
文件大小: 76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srl739183972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读书人是幸福人》ppt课件(23页)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8
《读书人是幸福人》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题)
《读书人是幸福人》ppt课件4
《读书人是幸福人》读后感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6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反思
《读书人是幸福人》说课稿
《读书人是幸福人》导学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5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4
《读书人是幸福人》ppt课件3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3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2
《读书人是幸福人》ppt课件2
《读书人是幸福人》阅读练习
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原文阅读
《读书人是幸福人》ppt课件1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