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2-0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安”、“固”、 “全”等常用文言实词的意思,能准确翻译全文。 
2.学习移情于物的写法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师生以读解文,落实“读”在文言文教学 中的重要作用。 
2.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庄子和惠子 的认知、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 
重点 文言词语积累,准确翻译课文。 
难点 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庄子和惠子的认知、态度。 

一、导入 (教师)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对庄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上一课里,庄子狠狠地嘲讽了惠子一番,相信大家的印象一定还非常深刻,这篇文章里,他们两个人又怎么了?现在,让我们来齐读课文,在朗朗读书声中,找出答案。(全班齐读课文)   
二、(一)、翻译课文(学生) 
(二)、整体翻译课文后再阅读课文,通过提问感知文意(教师提问、学生探讨)   
读过课文,相信大家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一个同学来用最简短的话说一下,在这个故事中,庄子和惠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学生:他们之间进行了一场辩论)   
说到辩论,相信同学们对上学期年级的辩论赛还记忆犹新,在辩论赛上,双方辩手雄辩生风的英姿让大家倾倒,而千年前的这一场被后人誉为“史上最著名辩论”更有着说不尽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用现代的眼光来研究一下这一场辩论。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2.辩论双方是谁?(庄子,惠子)  
3.正反双方的观点是什么?(正方(庄子):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反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惠子反驳庄子的观点后,庄子又是如何回答的?(子非我,安知 我不知鱼之乐),这个句子中有哪些关键字词要提醒大家注意?(子 ,第二人称代词;安知,怎么知道,疑问词)   
那惠子如何反击?(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这一句有个一词多义的词,是哪个?(固,固然、本来;)这一句该如何理解   
庄子的最后结论是什么?(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在问答提问中落实重点字词,理清文意)   

三、深入理解双方观点。   
相信大家现 在对文意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但是,作为一篇文言文,我们当然不甘心于只是把文意搞懂,还想要对文章有更深刻了理解,现在,就让我们来再次分析一下课文。先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请注意语气。   
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双方的语气。   
2.六人小组讨论双方观点,最后定出小组支持庄子和惠子 哪一方的观点。  
3.每小组派一位代表阐述小组观点。   
4.正反双方自由辩论。   
5.总结,初步归纳庄子的思想。(庄子崇尚自然,板书:庄子乐=鱼乐=万物乐——天人合一)   
五、通过讨 论庄子和惠子的辩论到底谁是赢家得出两人的思想 差异。   
1.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2.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要理解最后一句的意思,最后一句是庄子在回答惠子的“安知鱼之乐”,他回答“从濠桥上知道”,实际上是答非所问,偷换概念)板书:我知之濠上(答);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问)安知:怎样知道(庄子),怎能知道(惠子)庄子——诡辩。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 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 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 。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不过,我们先把这场千古争辩放一放,来关注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 (课后练习: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因为庄子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他本来就是快乐的,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4.提问:从文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 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你更欣赏哪一种思想?为什么?  
  
六、总结全文,(教师)       
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秋水》一文所宣扬的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祸福、贵贱、贫富、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顺其自然。庄子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便是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心灵选择。 庄子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读来,也犹如扑面而来的清风一般,清爽怡人。 
   
1、整体感知环节,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分角色朗读,可以体会人物内心情态。 
3、讨论辨析环节,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北冥有鱼》《逍遥游》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课件(18页)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课件(63页)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知识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惠子相梁》《庄子•徐无鬼》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题)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表格式教案2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同步练习2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课件(27页)2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5
《庄子钓于濮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课件(43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4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练习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知识点总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3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x课件(13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课件(10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课件(12页)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课件(30页)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x课件(27页)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课件(29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惠子相梁》《庄子送葬》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课件(19页)2
部编版八年级下《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练习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大道之行也》《送友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mp3音频朗读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x课件地(39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导学案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课件(19页)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同步练习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课件(课件,教案,素材)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课件(27页)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课件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2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