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小学教学反思 >>
《一张美丽的红枫叶》教学反思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8-16


  
  《一张美丽的红枫叶》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是以爱读书的青蛙先生寻找“书签”为线索展开的。讲的是青蛙先生有一本心爱的书叫《绿色的童话》,他发现了美丽的红枫叶,并非常渴望用这片枫叶当书签,于是努力的寻找枫叶,但是却遇到了困难,最后小蜥蜴送给青蛙先生一片美丽的红枫叶。文章的语言生动而有趣,字里行间蕴含着童话的美,可以说是一篇语言美,立意美的童话故事。从中,我们不仅能体会到小青蛙美好的心灵,它热爱读书,视书如宝,还能感受到小动物之间和谐的关爱之情。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先写青蛙先生很想有一片小书签夹在自己喜爱的书里,然后写青蛙先生发现用红枫叶做书签再合适不过了,于是努力寻找美丽的红枫叶的经过,最后叙述青蛙先生的好朋友小蜥蜴送来了红枫叶。文章层次清楚,首尾照应。
  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古人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也曾告诫我们“语文课要以读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我在教学中也体会到,当一名学生把一篇课文读得熟练时,他也就能很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反之即使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分析课文,也收获甚微,朗读的确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更是他们理解课文内容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也是他们接受情感教育的最佳方式。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我紧紧围绕“引领学生读好课文,培养他们良好语感“的主题,第一课时引领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品读了前五个自然段,第二课时重点品读剩下的段落,进一步感受小动物之间和谐的关爱之情。
  品读过程中,主要在让学生“爱读,会读”上下了功夫。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读的兴趣。
  “登山则欲观其山,看海则欲观其海。”本课为一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我都创设了不同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课文的语言环境当中,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呆板的理解分析语言文字,而没有情感投入的现象。如:在引入新课时我首先出示了一张飘落的美丽的红枫叶,并描述它的美丽,引发学生想读文的兴趣。接着用“青蛙先生拿到红枫叶了吗?”一问题引出新课。这样通过引导、播放课件红枫叶把学生带到课文当中去。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上我又用了一个无声的动画片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么美的画面怎么没有声音呢?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他们在说什么。学生在自己阅读、进入情境、体会感受青蛙先生和蜥蜴的不同心情的同时,也感受着语言的美,感受着心灵的美。第三个环节,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表演课文的内容,这样在角色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让学生去体验,感受生活。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都想来表现自己。当学生表演不到位时再去引导抓住重点词把它演好。青蛙先生和小蜥蜴的互相关爱,和纯真的友谊就这样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学生自然就能够理解了。所以在最后理解课题时学生一下子就说出来了,红枫叶不仅外表美丽,它也代表着青蛙先生和小蜥蜴的互相关爱的心,代表着他们之间的友谊。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情、老师情、作者情融为一体,使学生、老师、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朗读的最佳效果。
  二、运用不同方法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读”的指导和培养,运用多种的读来帮助学生去感受课文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角色读,让学生走进文本绘声绘色的去朗读,这样形象贴切的把情感和体验展现出来,通过表情和动作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加深了体验,也为课堂增添了气氛。如在第二个环节上,我让学生去为动画片配音就是一种分角色读,学生通过亲自体会了人物的心里活动,因此读得有声有色。这就说明他们读懂了,进入到课文中去了。表演读是在角色的基础上让学生带上道具,进一步去体验感受,这样就使文字更有了感情的味道。表演是一种途径,目的是为了读得更好。
  齐读这种方式不是随处可用的,本节课中我在最后一环节让学生齐读最后俩个自然段,让学生感受全文的同时,再次体会青蛙先生是那么的爱读书,也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的情感。
  “评读“是一种有效的指导方法。如在读“青蛙先生轻轻地说了声‘对不起,’把红枫叶轻轻放下。”这句时,学生读不好,我就让他们听我来读,进行对比,老师怎么读的,和刚才读有何不同,然后让学生再次尝试读,指导他把句子读好。
  比读,如:青蛙先生拿到一张新叶时高兴的谢谢小蜥蜴时,学生们纷纷来谢谢小蜥蜴,随时评价“谁是发自内心的谢,真心实意的谢”时,学生就会比着去读,并且把它读好,这就达到了读得效果。
  抓住标点符号指导读。如课文后面的破折号和省略号,除了表示停顿以外,还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如前两个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的意思,而后两个则表示声音的延长。省略号表示一种让人回味的感觉,读得时候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学中,我注意引导生发现它们,体会它们,比较它们,进而读出味道,读出不同。
  三、读和理解结合,相依相扶不分离
  教学中主要通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来帮助学生把课文读好。如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听老师读句子,“青蛙先生轻轻地说了声:对不起,把红枫叶轻轻放下”这个句子时让学生体会“轻轻地”、“轻轻”这两这个词。感受它对朋友的关爱,这是联系课文内容去理解句子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助把课文读好。再如在学生表演小蜥蜴傍晚给青蛙先生送枫叶时,青蛙的一系列神情和动作都是通过在理解了词语“刚想”、“突然”、“躲着”等词语上才体会到人物的内心的。所以说读和理解也是分不开的。读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理解又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读得更好。
  在教学设计上我力图让整个课堂都充满朗朗的读书声,让所有的孩子都在这节课上有所收获,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出现一些漏洞和不足:
  首先学生读的兴趣特别的高,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且能够体会青蛙先生和小蜥蜴的不同心理变化。但作为教师的我,有些地方对学生的指导还不是很到位。如学生在读对话时,小蜥蜴“惋惜地”说和青蛙先生叹了口气说真“可惜”,学生是否理解了这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应该怎样进行引导学生才能体会的更好些。如果再去讲时是不是可以联系一下实际去体会,然后再去读好呢?还有学生在读重点段的对话那部分时,如果再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如比赛读、小组合作读,方式多一点是不是更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上的气氛就会更好些?对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朗读教学时,我的示范朗读设计的少了一些,对他们来说,朗读的技巧和朗读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而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是特别强的。因此,教师应注重范读的重要性,发挥在朗读时的领头羊的作用。
  还有,教学中有个别的孩子没有把注意力全部都投入进来,所以以后在教学中应发挥部分学生的优势,带动其他学生对文本中情感的体验,使那些对文本中的情感体验不够明了,或暂时还没有体会到的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读的活动中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扳手腕》教学反思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反思
《独果》教学反思
《“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教学反思
《在金色的沙滩上》教学反思
《家是什么》教学反思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教学反思
《起死回生》教学反思
《班长的苦恼》教学反思
《新年的礼物》教学反思
《荒芜的花园》教学反思
《找骆驼》教学反思
《聪明的牧童》教学反思
《爱写诗的小螃蟹》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反思
《矛与盾》教学反思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反思
《野草》教学反思
《南沙卫士》教学反思
《白衣天使》教学反思
《你,浪花的一滴水》教学反思(2篇)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学反思
《我们爱祖国》教学反思
《聪明的使者》教学反思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学反思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2篇)
《竹乡之歌》教学反思2
《快乐的小公鸡》教学反思(2篇)
《一张美丽的红枫叶》教案3
《一张美丽的红枫叶》教学设计2
《一张美丽的红枫叶》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