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拉索尔·贝克《成长》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8-26


《成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母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自主研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的道理。 
合作探究。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充分交流。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母亲”在我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的道理。 
指导美读。通过对文本重点段落的赏析,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的道理,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人生方向。
二、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的道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人生方向。 
难点:领会人物形象,理解“母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美好童年,清新纯净,天真无邪,充满生气,不知烦恼,金色、明亮、温暖、闪闪发光,对童年的回忆温馨而富有情趣,它是人生的奠基期,人生的起点。童年的生活和经历往往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家庭和社会都非常重视我们的成长。今天我们来阅读一个青春励志故事,看看这位小约翰的男孩是怎样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人生方向。
二、知识积累 
1.简介短篇小说的特征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由此可看出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短篇小说的特点是:篇幅短小,情节简洁,人物集中,结构精巧。它往往选取和描绘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生活的某一侧面,使读者“见一斑略知全豹”。 
2.《成长》与作者简介 
《成长》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美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单亲家庭中的小男孩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成才的故事。 
《成长》既是典型的美国式的励志故事,也可以说是一本家庭教育指南。即使在今天书中所提及的问题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成长》故事温馨朴实,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有评论家认为此书“幽默中杂着泪水”。 
拉索尔•贝克是美国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代表作有《成长》《黄金时代》。迄今为止,他共出版了17部作品。 
拉索尔•贝克,美国作家,出生于1925年,生活于单亲家庭。拉索尔天生羞怯,体格瘦弱,性格内向,资质平常。做过报童、搬运工、邮局小职员等。经过不断尝试和数次失败,他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自尊和他人的尊重。太平洋战争爆发,拉索尔应征入伍,成为预备役海军飞行员,退役后从地方小报的调查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成为一名优秀作家。 
3.对《成长》小说的评价
这是一本优秀的传记作品,是一本无法超越的美国回忆录。
                                                        美国广播公司
这是一本做到极致的自传,既有趣又心酸……你会永远的感激拉索尔•贝克,他讲述的是自己的过去,却让你自豪不已。
                                              《芝加哥太阳时报》书评
它能让你快乐,那些熟悉的街道和喧闹能把你带回到自己的童年岁月——对这样的一本书,你该怎么来评价呢?太神奇了!
                                                    《洛杉矶时报》书评
太不可思议了……这是一个可爱的、温暖人心的、让人无拘无束地开怀大笑的故事……是一部极富原创性的优秀自传作品。
                                                      《纽约时代周刊》
贝克的《成长》写的是他个人的故事。这里面凝练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作者的叙述手法和态度就像走钢丝那样,在自嘲和自豪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他是用一种近乎平淡无奇的写作风格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是,他的文字的优美之处恰好就在于其简单和朴实的文风,以致使读者在阅读他的故事的时候,完全沉浸在他的思路里了。
                                             李希光  清华大学教授
4.字词积累。预习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字音
惬(qiè)意   自怨自艾(yì)
掂(diān)量  镍(niè)币
熨(yùn)烫   侏(zhū)儒(rú)  
龇(zī)牙    步履(lǚ)
成语   
1.自怨自艾:本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 
2.伶牙俐齿: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
3.惊惶失措:害怕慌张,不知所措,不知该怎么办。
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回答我的问题 
1.文章是什么文体 
讨论、明确:
短篇小说。 
2.文章记叙哪些事情,中心事件是什么?哪些是插叙,有何作用?哪些是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讨论、明确:
母亲发现“我”缺乏闯劲,不求上进,叫我去推销《星期六晚邮报》。
写“我”做街头报童的经历,推销《星期六晚邮报》失败。
写做推销员的尝试以失败告终,母亲建议“我”进行新的尝试当作家。
中心事件是:卖报不成当作家。 
插叙的内容有:长大后当总统,新泽西州贝利维尔的家境描述,我小时候母亲就希望我远离苦力,过上豪华生活。 
作用:交代了母亲性格形成的原因,增加了小说的深度和厚度。
细节描写:
第一次卖报经历,一份都没卖掉,满载杂志的我想贝利维尔街走去。
第二次,按遍镇上大多数门铃还是卖不完30份杂志(就这样我背着一袋子杂志又出发了)。 
作用:增强作品对的真实性,深化作品主题。 
3.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讨论、明确:
我 、母亲 、多丽丝 
4.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讨论、明确:
顺叙中有插叙。 
附:结构分析参考 
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9 写母亲希望我“有所建树”但发现“我”缺乏闯劲不求上进决定让“我”尽早“起步走向成才之道”。 
第二部分10——61 写“我”做街头报童的经历 
第三部分62——65 写做推销员的尝试以失败告终母亲建议“我”进行新的尝试。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非常长,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初略的感受一下文章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将详细分析课文,感受母亲这一最有特色的人物,以及她对“我”的影响。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课练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文章内容,了解了拉索尔贝克的不平凡成长经历。今天我们重点来分析文章主要人物的形象,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二、合作探究,分析文本 
回忆成长 
1.我的性格及具体表现:缺乏闯劲,悠哉游哉,自得其乐;爱读书,理想不高,想当垃圾工 
2.母亲对我的态度:深恶痛绝,难以掩饰的厌恶,希望我“有所建树” 
3.多丽丝的性格特点:有进取心,精力充沛,精明能干(推销报纸) 
4三人的关系 
感悟成长
一、课文片段精读,学会感知和领会 
仔细阅读“我”推销《星期六晚邮报》的片段,思考 
1、母亲为什么要逼着“我”去推销《星期六晚邮报》 
讨论,明确:
母亲发现我缺乏闯劲,在八岁的时候就让“我”在街头推销《星期六晚邮报》,这是母亲对“我”进行的强化训练,以让“我”尽早适应竞争。 
2、在推销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最终的结果怎样?
讨论、明确:
“我”先是找了一个热闹的地方,等着“人”来买,结果是一份也没有卖掉。然后是在母亲的指导下,按遍了镇里大多数人家的门铃去推销,可还是卖不完那三十份杂志。最后,母亲让多丽丝和“我”一起去推销,结果多丽丝成果显著,而“我”最终也没能掌握推销的技巧。     3、课文写多丽丝兴致勃勃地推销《星期六晚邮报》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
多丽丝伶牙俐齿地推销杂志的行为与“我”的推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现出多丽丝的性格与“我”的性格不同。 
感悟成长
二、探究、分析人物形象,整体感知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我”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怎么看待她为“我”所做的种种“设计”的?
讨论、明确:“我”的母亲是一个这样的人,她率直、泼辣、急于求成,“她难以掩饰她的厌恶”,又毫不隐瞒她的高兴,她很自信,希望“我”有所建树。对“我”不思进取的性格十分失望却毫不自怨自艾。“她”又是开明的,一旦发现“我”在生意场上已没有指望,便为“我”留意新的“行当”。于是,她发现“我”的写作天才,并鼓励“我”当个作家。 
2.“我”是个怎样的男孩子,找出文本依据。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又颇有主见的小男孩形象。“我”缺乏闯劲,羞怯畏缩,不敢多说话,在卖杂志的过程中,不敢敲别人家的门,见有人开门就惊慌失措,遭受挫折后,就想放弃,推说自己“没有推销员的天赋”。同时,我渴望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我喜欢读书,我的阅读对象很多。在某种程度上,“我”也不乏韧性和闯劲,当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后,就暗下决心在这条职业道路上走到底。 
“我”没有上进心吗?如何理解“作家根本不需要什么进取心 ”?
讨论、明确: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有颇有主见的小男孩形象。“我”缺乏闯劲,遭受挫折后,“我”就想放弃。“我”喜欢自主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当找到了自己真心喜欢的职业后,就暗下决心在这条职业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所以,从全文看,“我”不是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 
3.多丽丝的形象是怎样的?
讨论、明确:
多丽丝是一个性格开朗、大胆热情、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形象。课文细致刻画了她帮助家里人洗碗碟、敢于向商店老板讨回公道、伶牙俐齿地推销杂志、厉言警告哥哥用卖杂志的钱买苹果等几个情节。从中可以看出,她既是我性格的对立面,也是母亲性格的继承者。 
感悟成长
三、 品味母亲的语言,揣摩她说这些话时的心理活动。
 ① “你给我有长进点,拉索尔。” 
② 听完我的解释后,她会递给我那个帆布包,说:“一次不行试两次……” 
③ “睡得早,起得早,富裕、聪明,身体好。” 
④ “老弟”她说,“大概你可以当个作家。
讨论、明确:
答①母亲对“我”的称呼是很有特点的。她赞成“我”的想法的时候就称呼“我”为“老弟”她不愉快的时候则直呼“我”“拉索尔”。“你给我有长进点,拉索尔”这句话就包着母亲对“我”的不满和责备,包含着对“我”“越来越不成器”的内心的痛苦。 
答②母亲的这句话语气比较委婉,但话语中透出的是斩钉截铁和不容置疑。 
答③母亲用她的格言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也是对儿子的激励和鞭策,朴素的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答④母亲发现了“我”的写作天才,话语中充满了新的发现的喜悦以及对“我”的希望和鼓励。 
感悟成长
四、“我”从一名失败的杂志推销员到一名优秀的作家这一成长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没有人注定不能成功,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关键在于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
成长体验 
讨论 
人们常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同学们现在所学的专业“正中你的下怀”吗?你会为此而努力吗?对于你的将来,你有何打算? 
成长宣言 
作为中职学生,我们毕业后将跨进社会,面对理想与现实,面对个人与家庭、社会,你有何
看法请抒写你的成长宣言。
三、课文总结
《成长》既是典型的美国式的励志故事,也可以说是一本家庭教育指南。即使在今天,书中所提及的问题仍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课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拉索尔·贝克《成长》教案3
拉索尔·贝克《成长》ppt课件2
拉索尔·贝克《成长》ppt课件1
拉索尔·贝克《成长》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