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7
作者:wzf1963  上传者:wzf1963  日期:15-12-17



课      题:        《扁鹊见蔡桓公》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的实词。
    2、了解本文运用对话发展情节,用白描的手法展示人物的情态的特点。
    3、领会故事的寓意,能联系生活懂得讳疾忌医的危害和防微杜渐的重要。
二、教学重点
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三、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叙事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害病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找医生看病)这是个妇孺皆知的道理,可是在韩非笔下的蔡桓公却有病不承认,不医治,最终怎么样了呢?(病死了)今天我们学习《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就是写蔡桓公讳疾忌医,贻误了治疗时机,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的故事。
二、解题
  本课文书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是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问,是战国时重要的思想家。
  “扁鹊”是什么人?(秦越人)为什么人们用上古名医扁鹊来称呼他?(医术高明)蔡桓公是什么人?(蔡国国君)“见”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会见”“拜见”的意思)
(-)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注意预习中划出的生字注音是否正确。
 2、出示幻灯片,给知识目标点中的多音字注音组词,给群形注音的字加拼音并辨别字形。
 3、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读文言文一定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才能确切了解句意。教师示例,辨析下面各句中的停顿是否划得正确,不正确的要改正过来。
  君有疾/在腠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臣/是以无请也。
4、通假字:还(xuán)走  “还”同“旋”。 汤㷉 “汤”同“烫”
           火齐(jì)  “齐”同“剂”。
4、翻译全文。然后结合练习三概括主要内容,并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阐明的哲理。
5、教师订正并小结。
本文通过蔡桓公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三、课后背诵全文


                      第  二  课  时
教学步骤
一、、诵读课文,了解课文所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
  学生试读课文,要求出声读,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四人小组结合练习一展开讨论。
  教师点拨,本文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扁鹊和蔡桓公两个人物。“扁鹊”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蔡桓公是个盲目自信、傲慢顽固、讳疾忌医的国君,故事围绕着“有疾”“无疾”这一尖锐的矛盾展开争论。
二、学生讨论
(1)、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说了哪些话劝他应及时治疗?对扁鹊的忠告,桓公是怎样评价的?
  预设:扁鹊,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公的评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教师小结,“立有间”,“立”动词,站立,“有间”,时间副词,有一会儿。“立有间”,说明扁鹊站着仔细地作了观察(中医称为“望诊”)之后,才下断言,“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的诊断是准确的,而并非信口开河,也为下文蔡桓公的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病情恶化、扁鹊拒医作了铺垫。而桓公的评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则形象地刻画了讳疾忌医的无知和偏见,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现代汉语中“疾病”是一个词,而在古代汉语中“疾病’是两个词,其含义不同,小病为“疾”,大病为“病”。“以为功”是“以之为功”的省略。
  (2)、 扁鹊说了哪些话指出蔡桓公病情正日益严重?这些话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
  预设: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指出这是扁鹊第二、三次见蔡桓公。“居十日”——待了十天,经历了十天。“复见”——再一次见。“益深”——更加严重,更加厉害。“不应”——不理睬。这两次会见,在短短20天内,蔡桓公由小疾到大病,由“腠理”到“肌肤”到“肠胃”。
 (3)、 “还走”该怎样解释?第四次见蔡桓公,扁鹊为什么“还走”?
预设 :“还(xuán)走”,还,同“旋”,回转,掉转,走,古代汉语为“跑”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走”。“扁鹊”望桓而“还走”,“望”是从远处看的意思,扁鹊从远处看了桓侯一眼,并不说话就赶紧转身跑了。第四次见蔡桓公,扁鹊为什么“还走”?
这是情节中的一个转折点,在情节的发展上给读者造成了“悬念”,由此而引出桓公派人去问扁鹊,以及点出“还走”的原因。指出蔡桓公的病已在“骨髓”,“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扁鹊对蔡桓公的病已无力无法挽救了。扁鹊的“还走”,既给上文作了补充,又给下文蔡桓公的死,扁鹊的逃,埋下伏笔。
 三、划分层次及综合概括层意,复述课文训练。
 1、 根据以上讨论以及以下提示,默读一遍课文,将文章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
  提示
  ①桓公不听扁鹊的忠告。
  ②扁鹊指出桓公的病已不可救药。
  ③桓公病死。
  学生回答
  第一层,开头……桓侯又不悦
  第二层,居十日,扁鹊望桓候而还走……臣是以无请也
  第三层,居五日……结尾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时间顺序)
  学生根据“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居五日,桓侯遂死。”复述课文。注意,汤(同烫)、齐(同剂),复述提倡创造性,而不仅仅将古汉语翻译为现代汉语。可以加上扁鹊、蔡桓公两人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
  2、复述后评论文章结尾,也是复述的升华。
  教师提问,自“居五日”到结尾是文章的第三层次。前面四次见蔡桓公,扁鹊都是“居十日”,为什么这里却用“居五日”,日期骤然缩短意味着什么?其中“索”——“逃”,各表明了蔡桓公与扁鹊什么样的心清?
 预设:日期骤然缩短,表明蔡桓公病情急剧恶化,扁鹊“望诊”判断准确,说明上文扁鹊而“还走”,实在是事出有因。而一“索”一“逃”,极简练准确地揭示了蔡桓公病重心急如焚和扁鹊无奈恐惧的心情,最后的“桓侯遂死”,是故事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桓公讳疾忌医的必然恶果。
  3、学生试背课文,指导背诵课文。
四、总结、扩展
  在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背诵课文后,过渡到主题思想的分析。
  教师提问,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重,为什么短短30余天就出现无法医治,以至“遂死”的结果?用一个成语概括应是哪个成语?
预设:“讳疾忌医”
,本文按什么顺序,以什么线索,层层深入地记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教师订正学生回答并总结。按时间的顺序,以蔡桓公病情的发展为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写扁鹊四次拜见桓公,没有一个具体日期,作者动用了三个“居十日”,又用了一个“居五日”,简明清楚地交代了桓公由小疾到大病,由大病到病重,由病重到死亡的发展过程,层层相连,逐层深入,条理十分清楚,同时使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更加密切,增强了说服力。
叙事简练、生动、准确,是本文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本文主要写了扁鹊和桓公两个人物,写扁鹊用了“君有疾在腠理”“君之病在肌肤”“君有病在肠胃”“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等一些结构基本相同的句式,来说明他对桓公病情的精确判断和高明医术。同时,也写了扁鹊的动作,如“立有间”,说明他观察快而准,“望桓侯而还走”、“说明他已看到桓公的病“今在骨髓”,已无法挽救。写桓公的态度,用语也非常简练准确,开始用“寡人无疾”“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来说明他盲目自信和对医生的偏见;接着又以“不应”“不悦”的神情,进一步表现他的顽固不化。而扁鹊答桓公使者问,几句话言简意赅,哲理隽永,深刻地总结了医治疾病必须“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四。



板书设计

      初见蔡桓公  —— 疾在腠理   ——  寡人无疾
  扁  再见蔡桓公  —— 病在肌肤   ——  不应不悦      蔡
      三见蔡桓公  —— 病在肠胃   ——  又不应又不悦  桓
  鹊  望而还走    —— 病在骨髓   ——  使人问之      公
      已逃秦矣    —— 体痛遂死   ——  使人索扁鹊
         善意规劝    ——对比——  讳疾忌医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扁鹊见蔡桓公》Flash课件(国家级一等奖)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北人食菱》阅读练习及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pptx课件(20页)
《扁鹊见蔡桓公》课文说明
《扁鹊见蔡桓公》ppt课件(16页)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6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5
《扁鹊见蔡桓公》课本剧
《扁鹊见蔡桓公》ppt课件(22页)
《扁鹊见蔡桓公》ppt课件(14页)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复习
《扁鹊见蔡桓公》中考题(2013年资阳市)
《扁鹊见蔡桓公》课堂实录
《扁鹊见蔡桓公》ppt课件11
《扁鹊见蔡桓公》课课练
《扁鹊见蔡桓公》学案(含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学案
《扁鹊见蔡桓公》ppt课件10
《扁鹊见蔡桓公》中考题汇编(2009-2011年)
《扁鹊见蔡桓公》学案练习及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wma音频朗读
《扁鹊见蔡桓公》导学案
《扁鹊见蔡桓公》复习笔记
《扁鹊见蔡桓公》中考试题
《扁鹊见蔡桓公》读后感(3篇)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反思(2篇)
《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
《扁鹊见蔡桓公》ppt课件9
《扁鹊见蔡桓公》ppt课件8
《扁鹊见蔡桓公》《捕蛇者说》教案及练习
《扁鹊见蔡桓公》练习题
《扁鹊见蔡桓公》ppt课件7
《扁鹊见蔡桓公》同步检测
《扁鹊见蔡桓公》mp3音频课文朗读
《扁鹊见蔡桓公》基础知识及同步练习
《扁鹊见蔡桓公》ppt课件6
《扁鹊见蔡桓公》flash课文朗读
《扁鹊见蔡桓公》的时代性放谈
《扁鹊见蔡桓公》ppt课件5
《扁鹊见蔡桓公》ppt课件4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4
《扁鹊见蔡桓公》练习
《扁鹊见蔡桓公》课堂教学实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