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戏曲的介绍及起源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4-06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脚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找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1、起源于巫觋

代表人物是清末民初的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云:“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
巫指古代女巫,觋指男巫。巫、觋均是以歌舞娱神的职业,常扮演鬼神,后渐变为优,即演员。“巫以乐神,优以乐人”,后代的戏剧就是由巫、觋发展起来的。有人称之为宗教祭祀说,这种说法出现很早,认同者也比较多,这种说法侧重于戏曲中的表演因素。

2、起源于歌舞说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开篇云:“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
作者认为,人们在战事、狩猎等实践活动之后,为了宣泄感情,常常再现事件的过程,表演歌舞。其中有些片断具有叙事性质,可视为后代戏剧的前驱,而歌舞也是后代戏剧表演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观点侧重于戏曲中的歌舞因素。

3、起源于优孟说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认为“优孟衣冠”故事“开滑稽剧发达之端绪”。
优,指优伶,古代从事表演的艺人;孟,是艺人的名字。据传春秋时楚国的国相孙叔敖死后,其子穷困不堪,求助于优孟。优孟心生一计,便穿上昔日孙叔敖的服装,模仿他的神态去见楚王,楚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活,想任用为相。优孟因势讽谏,请楚王推封其子,是为“优孟衣冠”故事。
这个故事见于《史记•滑稽列传》当中,优孟惟妙惟肖的扮演叔孙敖,我们可以看作是人物形象的模拟,其间有对话、有动作,确实与戏曲演出相似。这种说法侧重于戏曲中的情节因素,但不是按照规定的情节来表演故事的。

4、起源于百戏
中国著名的戏剧史专家周贻白力主此说。其《中国戏剧的形成和发展》对这一观点作了详细阐述。周贻白的戏剧起源于百戏说出现较晚,但由于着眼于综合性,所以很多人附和这一说,影响较大。
古代的“百戏”,是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秦汉时已出现,又称“角抵戏”。角抵,就是两人摔跤或拳斗。
广义的角抵戏,不只是指摔跤,而是指各项技艺会集一起,彼此竞赛,互争优胜。从故事表演来说,对后来戏剧有深刻影响的是那些“敷衍故事”的狭义的角抵戏。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上记载:“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
从这些记载看,《东海黄公》表演的是秦代末年的一段故事,内容是黄公企图伏虎不成,人们以此为题材形成了角抵戏。这个节目已有简单的故事,有人物扮相和白虎的假形,还有简单的道具和独白似的符咒,不只是单纯竞技的表演,而且还从民间传入宫廷,在宫廷演出。
《东海黄公》是记载中最早有故事表演的角抵戏。后来三国有《辽东妖妇》,南北朝有《代面》、《踏摇娘》等,都是这一传统的演变和发展。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指出,中国戏剧最早溯源于巫觋,战国时和俳优合流,到汉的角抵,又增加了故事情节,至南北朝时,出现《代面》、《踏摇娘》,才合歌舞以演一事,随成为后世戏曲之起源。

5、起源于傀儡戏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专家孙楷第《傀儡戏考源》主此说。这种说法同意者比较少,影响不大。

6、源于印度梵剧
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首倡此说。这种说法认同者很少,影响也比较小。

7、起源于讲唱文学
戏曲艺术是由多门类艺术综合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文学。小说、讲唱文学及戏剧都有叙事成分,其区别在于,小说、讲唱文学用第三人称叙事,而戏剧则以第一人称代言。在实际演出中,艺人常常由第三人称叙事转变为第一人称代言,于是,讲唱文学就演变成戏剧。

学术界有一种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歌舞是远祖,多渠道、多元化是中国戏曲形成的特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综合实践课《戏曲大舞台》ppt课件(27页)
《戏曲大舞台》练习题
《戏曲大舞台》教学反思
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ppt课件(29页)4
古典戏曲参考书籍目录
走进戏曲--走进秦腔ppt课件
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ppt课件(29页)3
《戏曲大舞台》ppt课件(29页)2
《戏曲大舞台》ppt课件(21页)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戏曲大舞台”作文范文(3篇)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9
《戏曲大舞台》ppt课件(56页)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说课稿2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说课稿
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ppt课件(33页)
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ppt课件(13页)
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ppt课件(26页)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8
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ppt课件(29页)
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ppt课件(44页)
有关戏曲的谚语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7
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ppt课件(31页)
苏三离了洪洞县(京剧《苏三起解》mp3音频素材
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ppt课件(56页
《戏曲大舞台》手抄报(word格式)
《戏曲大舞台》导学案
戏曲大舞台-(天上掉下个林妹妹)rm音频素材
《唱脸谱》flash音乐欣赏
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ppt课件(48页)
《戏曲大舞台---智力大比拼》ppt课件
七年级下作文《中国戏曲》教案
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ppt课件22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6
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ppt课件21
《戏曲大舞台》课后反思
《戏曲大舞台》初中作文
“戏曲大舞台”教学过程反思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表格式教案
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ppt课件20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戏曲大舞台flash课件
寻根戏曲品味国粹——课改实践与思考
《走进京剧》ppt课件1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6
《综合性活动——戏曲大舞台》ppt课件19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