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说课稿 >>
《窗口的十七岁》说课教材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3-05


一、文本分析
(一)文本的内容和地位
《窗口的十七岁》是一篇精彩的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优美深刻的文字表现了一位十七岁女孩在落榜后对前途艰难抉择的心路旅程。文章语言朴实,取景平凡感人,既充满淡淡的无奈与苦涩,又弥漫着生命的张力。作者通过困惑中的“我”透过“窗口”的所见所感,向读者展示了困境中获取的人生启迪,形象展现了一位十七岁少女的心理发展轨迹。
也许正是如此,编者把它安排在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用书《语文》(必修)第二册主题为“青春之味”的单元板块。学习本文,对于本单元专题目标的达成,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品味青春,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能够激发高一学生放飞青春梦想,抛洒青春汗水,谱写青春篇章。
(二)文本学习的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立足文本内容与作用,结合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促成以下三个目标:
1.通过充分朗读,引导学生感知全文,对话文本,初步进行情感体验。
──走进文本
2.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与生活感悟,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和细腻的心理描绘,引导学生品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挖掘内在信息,体悟情思之美。
──体验文本
3.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引发学生对青春的共鸣和重新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
──走出文本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验文本,即立足情景交融的手法和细腻的心理描绘,挖掘内在信息,体悟情思之美,学会初步鉴赏同类散文。
难点:引发学生体验文本,激发学生对青春的共鸣和思考,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生活态度。
二、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是中职学校的高一学生,基础相对低下,学习兴趣不高,但他们有他们的酸甜苦辣,他们有他们的欢乐无奈,他们也有他们自由的心灵空间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于青春,他们有响亮的发言权,并且,对于如何认识和“经营”青春,他们的理解更具有中职生特色,或者说更体现的是中职生的生活观和世界观。因此,对于心路历程散文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采用体验性学习。
三、教法学法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因此,必须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指导者,要重视人文性和实践性。当然,中职生有别于普高生,教师的指导比重应略高于普高教学,在尽量“放”的同时,也要善于“收”,同时也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法: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选取“十七岁”的窗口这一角度,引领我们去倾听那特有的青春絮语。因此,可以进行欣赏教学,并结合朗读教学、点拨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散文所创造的意境中,领略其中的“胜境”,与主人公同喜同悲,不断注重情感诱发,通过筛选文中具体的信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其中的生活哲理。
学法:立足文本,采用朗读法,讲究独立思考揣摩;采用小组讨论法,讲究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体验文本提升文本,即能从具体信息到抽象情感,从文本推及理念(作者的生活理想),进行多角度感受和多角度思考。
四、教学流程
(一)教学设想
以标题“窗口的十七岁”为突破口,结合文章结尾句“只是,那样的窗口没有荒废我,它承载了我单薄又沉重的少女时代,使我的心,有了皈依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窗口”在文中到底有什么含义?然后在师生共同探究过程中,注重动态生成,立足于“我”的困惑,逐步把学生引向窗口的两个世界:小屋窗口和书,以这两层含义为纲,来剖析与赏读文章内容。同时,最大可能地挖掘相关教育资源,利用生活中的青春故事来增加感性认识,更好地体验文本。
(二)预习设计
青春永远是个诱人的话题,据此,可以结合学情,设计三个预习题目,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朗读全文?从“窗口”你看到了什么,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读了本文,你对青春有了什么新感触?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氛围,谈话导入
播放林志颖的歌曲《十七岁的雨季》,营造青春主题的课堂氛围。在乐曲声中,教师引导学生:青春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如果它是一首歌,你就是一位歌者,它是一首诗,你就是一位诗人,它是一幅画,你就是一位画家,然而,现在的你,如果辍学在家了,你会怎么办?
学生“说三道四”,开始自觉体验生活,展示自我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然后重新过渡:那么,在女性作家王蔚笔下,一位十七岁的少女是如何面对困境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窗口的十七岁》(板书课题)。
2.师生共读,走进文本
(1)初读文本(要求:女生朗读,把握基调,男生注意聆听)
每位学生随时写下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并思考:“窗口”到底有什么含义。
(2)读后自由交流。
(3)讨论生成:小屋窗口和书。(板书)
3.再读文本,探究体验
启发学生立足结尾句“只是,那样的窗口没有荒废我,它承载了我单薄又沉重的少女时代,使我的心,有了皈依的地方”,分别探究(提示:教学中要抓住文眼,指导学生反复研读全文,让学生透过“散”的外表,理出内在的经纬,领悟文章的主旨和神韵)。
①分组探究(教师参与):窗口“承载了我单薄又沉重的少女时代,使我的心,有了皈依的地方”,课文如何体现这一点?(即她的心是如何逐渐找到可以皈依的地方的?)
(说明:散文是一种最讲究构思,最注重文脉的艺术,把握脉络是阅读散文的关键之一)
提示:结合课文的关键句和关键词。
要求:各组代表回答时需读出相应的内容,并做简单的剖析。
归纳:高考落榜时的落寞→生活迷茫时的选择→抉择以后的痛苦欢乐→内心的坚持固执。
②问:是什么推动了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变化?
讨论归纳:是窗口。
思考:作者说“那样的窗口没有荒废我”,那么,窗口到底给她带来了什么?(提示:立足文本,找读相关语句并加以分析;此问题可因学生回答灵活处理)
如:
A.那个月亮总在我关灯后的窗口出现,我不拉窗帘,放那些静静摇晃的树影子进来,放那些虫子轻轻的鸣叫进来,放那些夜鸟梦中惊醒的张皇声音进来,也放我自己的心出去......
B.山壁山坡,有更多安慰和愉悦我的东西,比如那些闹人的麻雀,它们生动,放肆,看起来活得有滋有味。
C.秋天里,有不一样的雀儿,长得橙红色,比麻雀胖一点儿,小一点儿,在阳光下呼啦啦一群飞聚在枯的桃树上,像一树动的红叶,这雀儿是特为秋天而来的吗?
D.把我从忧郁中拽回去的,又仍然是我的窗口:冬日枯草上黄暖的阳光,使一切纯净的雪,夏天疯狂的雷雨,让人觉到活着的惊奇......
学生就句分析,教师归纳:小屋窗口外万物生机勃勃,给人活着的惊奇;
仅仅是这样吗?还有另一个窗口吗?这就是书。课文的相关语句:
A.书是我的另一个窗口,通往更遥远和广阔的地方。
B.自由是指我的心,可以从窗口奔出去,奔向越来越开阔的世界。
C.我到书里面去找任何可找的东西,我找得既轻松又疲惫,既欢喜又悲哀,即便只是在十七岁,我也已经知道,这一生都会寻找下去,我别无选择。
学生就句分析,教师引导小结:
正是这样充满生机的窗口和通向精神世界的窗口,使得落榜后生活沉寂落寞迷茫的她,逐步有了精神的慰藉和活着的希望,并最终有了自己内心的坚持。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在师生共同合作探究交流过程中,不仅仅解读了文本,也促使学生思考人生,获得认知:人生受挫时也许一片灰,但世界更多的是充满生机,精神的慰藉是人类前进的灯盏。
4.三读文本,品味语言
要求:结合上文探究结果,快速自由朗读全文,找出你感触最深或难以理解的语句进行品味。
(说明:欣赏散文,还要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深入理解,反复体会,才能对散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本文也不例外,应从小处咬文嚼字,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学习景物描摹、感情升华、哲理揭示等技巧。要使学生明确,语言本身并无黄金与砂石之分,能创造出动人的意境,传神传情地写景状物,就点石成金了。)
如,同样写“窗口”,开始几段的景物单调乏味,看出去就是山壁;后来则看到了富有生机的景象。这是心境不同带来的景象不同,前后有对比,也表现了心绪的变化。另外,一些语段运用了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试结合语句赏析其作用。
学生自由阐述见解,教师点拨。
5.深化主题
你如何看待“我”的选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进行点评。
6.结束
照应开头,要求学生积极发言,说一句对青春最有感触的话,作为学习本文的结束语。
参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战胜自我,需要勇气;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读书,何时何地都不能放弃;开明的家长是儿女成长之福;用心关注和热爱生活,生活原本很精彩……
(说明:对于散文阅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解读,以便让他们尽情感受真善美,这本是尊重主体的表现。)
五、板书设计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高中万能“说课稿”模板
《扬州慢》说课稿
《锦瑟》说课稿2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说课稿
人物通讯三篇《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说课稿2
必修上册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说课稿
《与妻书》说课稿
《秋兴八首(其一)》说课稿3
《咬文嚼字》说课稿2
《内蒙访古》说课稿
《秋兴八首(其一)》讲学稿
《秋兴八首(其一)》说课稿2
《合欢树》说课稿
《从军行》说课比赛稿
名著导读《堂吉诃德》说课稿
《魏公子列传》说课稿
《月是故乡明》说课稿
《创造宣言》说课稿
《辛德勒名单》说课稿
《长恨歌》说课稿
梳理探究《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说课稿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稿
《荷花淀》(第二课时)说课稿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课稿2
《渔父》说课稿
《蜀相》说课稿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说课稿
《越中览古》说课稿
《那一年,面包飘香》说课稿
《斑纹》说课稿
《窗口的十七岁》教学设计2
《窗口的十七岁》教案1
《窗口的十七岁》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