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读后感范文 >>初中读后感 >>
《亡人逸事》读后感(2篇)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1-04


读《亡人逸事》有感

     倾听了太多的悲欢离合,目睹了大量的曲终人散,痛定思痛,心里却始终有一块地方很空很泛,今天看了孙犁的《亡人逸事》顿时让我找到一种情感的回归。

    虽然他只是选择了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虽然他叙述的只是平时夫妻过日子必不可少的细节,虽然整篇文章可以称得上只是“寥寥数语”,但那哀念之情已深深地渗在字里行间了,这正如宋词那句:“情似雨鱼粘地絮”思念亡妻之情已深深嵌入心的沃野了。这篇散文情节平常却真实,语言朴实却精炼,感情细腻而深切。

    作者将最感人之处,写在文章末尾一节,妻子临终时仍记着的事是丈夫年前在北平做小职员时,寄至她家的两丈花布,反映的是夫妻恩爱朴实。妻子在弥留之际想到的却是使她觉得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件事,这让我想起了我刚刚过世一年的奶奶,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奶奶瘦骨如荀的身躯躺在病床上,意识早已迷糊,却始终惦记的是我和弟弟,想见到的却始终还是我和弟弟,很遗憾,我没能够给她送终,而这也成为了我永远的遗憾!

    记得奶奶在病床上那段时间,我放假回去,她偶尔会看着我很艰难的表达着她对这个世界的留念,很痛苦的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生前一米七几的个子最后给病痛折磨的只剩下了一副躯壳,每次她会跟我说:“我不求多的,只求能看着康(我的弟弟)顺利考上大学,可我的病……”每次说到她她都再也说不下去了,而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她,不知道怎么去安慰这个痛苦而慈祥的老人,但她却只是在我每次回去的几天里只提一次,似乎不想让我们难过,又似乎确实心有不甘……孙犁对他妻子的感情就像陈年老酒一样香醇清冽,悠远绵长令人回味无穷,而同时我对我奶奶的感情却似晨起的朝阳,越升越亮,最后却只剩下摇摇相望,遥寄相思。

    奶奶走了一年了,过着没有奶奶的日子,我差不多学会一个人淡忘她的体贴她的无微不至了,可是每天晨起夕落,对着天空却还是有寄不完的怀念。孙犁与妻子的“天作之合”,我与奶奶的“茫茫人海”,都是思念。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第二篇:

  孙犁先生的《亡人逸事》是悼念亡妻的叙事抒情散文,文小而情深。通过四个生活片断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妻子的(想到对方好的时候)无限怀念、感激与(想到自己不足的时候)愧疚、自责之情。在刻画妻子的人物形象时,作者主要采用了细节描写:或者描摹语言,或者点化肖像,或者描写动作,或者烘托心理,细致描写出人物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个细小环节或举动,却具有传神的艺术效果。

  一、语言细节凸现人物真实内心。

  她点头笑着说:“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

  这一语言细节表明妻子认为我们的婚姻是天作之合,因而对雨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体现出妻子对婚姻非常满意、感觉无限幸福的内心世界。

  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

  这一令人忍俊不禁的语言细节,突出了妻子作为一个农村妇女浓重的礼教观念,表现出妻子的天真与质朴。

  二、肖像细节体现人物性格变化。

  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这一肖像细节写出妻子由以前的娇惯逐渐转变为能够吃苦耐劳了,由一个娇小姐转变为一个贤妻良母了。

  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这一临终之前的肖像细节,表现出妻子对几十年前丈夫寄来花布的小事依然铭记于心,两丈花布虽小,但夫妻情意的温馨,叫人感动。从而体现出妻子易于满足的性格特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辛劳一生、温柔善良却又不乏坚强的劳动妇女形象。

  三、动作细节彰显人物性情魅力。

  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

  这是“我”与妻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一个“盯”字,活脱脱刻画出她急于看清自己未来夫婿的样子的急切情态;而“跳”“走”“钻”这几个动作细节,则极其生动传神地体现出她腼腆害羞的性情魅力。

  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下走。

  这一动作细节,写足了妻子对孩子的无限关爱之情。

  四、事件细节塑造人物丰富形象。

  回到娘家,曾向她父亲哭诉。

  她弯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沾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她站起来哭了。母亲倒笑了,自己把北瓜一个个捡起来,背到家里去了。

  这两处事件细节,表面上是写妻子的娇惯、娇气,但实则为下文作铺垫,体现出她善于学习、吃苦耐劳的特点,使其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真实。

  这是这一篇《亡人逸事》里的诸多逸事。既然是“逸事”,指的是不为外人所知的,不见于正史的散轶了的生活片段,作者却记得如此的真切,并且拿出来与读者分享;那么我们可以在作者平平淡淡的叙述中触摸到充满深切的爱和含蓄的哀的美丽文字。这美丽得益于作者对真实的生活细节的着笔。作者写似淡淡,读者读也凄凄,悼亡之情却深入读者的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亡人逸事》教学实录
《亡人逸事》同步练习
《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导学案
《亡人逸事》课外拓展阅读
《亡人逸事》ppt课件6
《亡人逸事》学案
《亡人逸事》教案5
《亡人逸事》ppt课件5
《亡人逸事》练习题
《亡人逸事》ppt课件4
孙犁《亡人逸事》课文阅读
《亡人逸事》ppt课件3
《亡人逸事》说课稿
苏教版《亡人逸事》ppt课件2
《亡人逸事》课堂实录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4
《亡人逸事》教案3
《亡人逸事》ppt课件1
《亡人逸事》教案2
《亡人逸事》教案1
《慢慢走,欣赏啊》教参(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林黛玉进贾府)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