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宿甘露寺僧舍》教学反思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2-24


    今天用两个课时上了三首诗,分别是苏轼的《赠刘景文》、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以及曾公亮的《宿甘露寺僧舍》。前两者共用一个课时,在理解主题的基础上分别学习诗歌中的象征以及触景生情引发物是人非之感的文学范式。《宿甘露寺僧舍》一个课时,通过朗读教学掌握音量音调变化反差的朗读技巧,理解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题都城南庄》讲解得比较深,讲到了缘聚缘散,讲到了人生中稍纵即逝,失不再来的瞬间,讲到了不必为逝去的惆怅,而应当豁达笑对,以审美的方式去看待生命的不期而遇,将邂逅熔化为美好的回忆,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

    当然,讲到这样的程度,是只有内心敏感生活经历丰富的学生才能够理解的。对于基础薄弱、还未开窍的学生来说,可能不知龚老师所云为何,或者今天发了什么毛病。

    《宿甘露寺僧舍》上得非常成功,成功的基础在于对文本解读的角度有所创新,并且找到了很好的教学抓手——朗读。以怎样读好着首诗作为主线,让同学们从音量和音调的不同处理的角度,注意句子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反复朗读,一遍一遍读,一个同学接一个同学的朗读,越读越有感觉,越读学生的体会越深入全面,而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学生掌握了阅读一首诗、一类诗的技巧。

    朗读教学的时候,让同学们充分体会了中国古代诗歌在音韵上的艺术追求。“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一句,让同学仿佛朗读,在读“要看银山拍天浪”时,重点体会“天”字音调上扬的感受,从而获得一种向上打开的阅读体验;在读“开窗放入大江来”时,重点体会“大江”两字时长较长的感受,从而获得一种向四周平面展开的阅读体验。反复朗读这两句,感受先向上方打开空间,再向四周打开空间的抽象感觉,然后对比前两句的局促压抑,强化阅读的体验。

    在掌握欲扬先抑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这一种分析方式解决问题,从感知觉的角度解读这首诗歌的写作艺术。感受从触觉、听觉到视觉的变化带来的豁然开朗的艺术表现效果。看似角度不同,但都指向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是对所学知识的强化,效果很好,学生们循序渐进,确有所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反思
《春望》教学反思(3篇)
《登勃朗峰》教学反思(2篇)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反思3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反思
《驿路梨花》课后的反思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反思2
《太阳船》教学反思
2017版人教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教学反思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我看》教学反思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反思
《一着惊海天》教学反思2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反思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反思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反思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反思
《萧红墓畔口占》教学反思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反思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昆明的雨》教学反思
《白杨礼赞》教学反思2
《白鹭》教学反思2
《学写传记》教学反思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每周一诗《春寒》《宿甘露寺僧舍》ppt课件
《宿甘露寺僧舍》教案1
《宿甘露寺僧舍》ppt课件2
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mp3音频朗读
《宿甘露寺僧舍》赏析
《宿甘露寺僧舍》原文和译文
《宿甘露寺僧舍》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