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龚侃 复旦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通过朗读和对关键字词的品味,加深对诗歌音乐美的感受
掌握通过对比表现强烈情感的手法,感受爱国情怀和无奈悲愤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和对关键字词的品味,加深对诗歌音乐美的感受
教学难点:掌握通过对比表现强烈情感的手法,感受爱国情怀和无奈悲愤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1、回顾上学期宋词单元中已经学过的宋词作品
2、介绍南渡的历史背景,体会南宋知识分子的内心处境
二、 初步把握“空”的情感基调
1、简介陆游的文学常识和生平经历
2、参考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思考:这首词表现了陆游怎样的志向?
3、教师范读,思考:陆游的志向最终实现了没有?
4、学生朗读,思考:陆游当时的心情怎样?用词中哪一个字最能概括?
三、 通过朗读加深对“空”的理解领会
1、怎样朗读更能够表现出作者“空”的人生感受?(语调、语气、语速、关键词)
2、学生自读——试读交流——方法切磋
3、重点品味:万里、觅、匹马、梦断、暗、旧、先、空、谁料、心在、身老……
4、思考:诗人“空”的人生感受来自哪些方面?(个人与国家,不同而又一体)
5、思考:诗人表现出的“空”是否等同于“无”或“没有”?谈谈你的理解
6、圈划韵脚,再次朗读,体会“尤韵”的音响效果与“空”的情感基调间的关系。
四、 对比阅读高度把握“空”与“不空”
1、对比陆游的《示儿》,说说两首词中“空”字的含义有什么异同?
《诉衷情》:从人生的“有”到幻灭的“空”而仍念念不忘
《示儿》:明知死亡的“空”却偏生出相信家祭的“有”
2、无论是《诉衷情》中的“空”还是《示儿》中的“空”,都是陆游深深的家国情怀的强烈表现,从“空”中品出的是“不空”,是饱含的炙热的爱国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