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文本解读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2-19 |
三 黄河颂
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黄河颂》是大型合唱歌曲《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为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冼星海说过:“《黄河颂》是用‘颂’的方法写的。”所谓“颂”,在中国古代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据《文心雕龙》的解释:“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容告神明谓之颂”,“颂主告神”。可见“颂”这种体裁,是以庄严、隆重的形式,颂天子之德和赫赫武威的,是唱给神听的。然而,《黄河颂》颂的是古老黄河的雄姿,是五千年的古国文化,是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是发扬蹈厉的伟大民族精神。
本诗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她的榜样,像她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有一段朗诵词(见思考与讨论二),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歌词部分是全诗的主体,为了表现颂歌的气势,“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这部分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分为四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 |
| 标题: |
《黄河颂》文本解读 |
| 文件大小: |
18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