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论语》六则教学设计8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2-16


      21、《论语》六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当堂背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要携手一起去拜访一位大人物,这个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你们了解他吗?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十则。 一、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3、师生交流,教师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不少很有启发意义的见解。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弟子有三千,著名学者七十二人。但是他鄙视“学稼”、“学圃”,看不起劳动人民。 
  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奴隶制秩序,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教化。 
  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思想的正统,影响极大。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放朗读全文的录音,学生听清朗读节奏的划分、停顿,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义。 
  3、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提出疑问,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师生共同探讨。 
三、师生互动 
  1、提出初学文言文的学习要求。 
  明确: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做到朗读和背诵。 
    2、结合注解,学生提出难解的字词 
    重点词语: 
    亦(yì):也。 
    说(yuè):愉快、高兴。 
    乐(lè):喜形于色。 
    知:了解。 
    愠(yùn):怨恨,心里不满。 
    可:可以。 
    以:凭借。 
    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的原则:人名、地名不译;单音节词语翻译成双音节词语。 
    3、抽查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解翻译课文。 
    4、学生诵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师抽背,学生互背。 
四、学习小结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诵读,反复进行,当堂完成。 
五、作业 
    1、背诵、默写、翻译第一、二则。 
    2、说说“不亦说乎”中的“说”、“可以为师矣”中的“可以”,与在现代汉语中用法、意义的不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齐读课文全文,检查第一、二则的背诵和默写。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重点词句: 
    罔(wǎng):迷惑不解 
    殆(dài):危险 
    何以(hěyǐ):凭什么 
    是以:因此。(是:这(代);以:因) 
    识(zhì):记,记住。 
    厌(yàn):满足 
    诲(huì):诱导,教导 
    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对于我有哪一样呢? 
    三:表示数量少,不是确数 
    2、抽查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解翻译课文。 
    3、在五分钟内完成本文后四则的背诵,以小组为单位。 
三、总结古文翻译方法。 
    翻译原则:  

    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翻译方法: 

    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帮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四、学习小结

    1、请学生归类,文中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文中其它话说的是什么内容呢?

    明确:其它话说的是人的修养、精神境界。

    3、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出现的“而”字的几种用法?(具体见补充练习)

    (1)顺接(表修饰、表并列、表顺承);

    (2)转接

五、总结
    今天在这堂课上,我们是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与2500多年前的孔子作了一番面对面的交流,真是不亦乐乎。这堂课要结束了,老师送给同学们三句话作为临别的礼物吧:“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六、补充练习

    1、用课文的原句回答问题。

    (1)作者阐述学和思辨正关系的句子的哪句?

    (2)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根据是什么?

    2、《论语》中很多话后来成为,下面句中各含一个请找出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善而从)

    3、“而”字的两种用法

    (1)学而时习之(顺)

    (2)人不知而不愠(转)

    (3)温故而知新(顺)

    (4)学而不思则罔(转)

    (5)默而识之(顺)

    (6)学而不厌(转)

    (7)择其善者而从之(顺)  

    4、背诵五则
    5、课外了解孔子其人、其事、其思想。

【板书设计】              《论语》六则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教学态度:诲人不倦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长春版九年级下《论语》六则ppt课件(43页)
《论语》六则ppt课件(34页)
《论语》六则练习题
《论语》六则教案9
语文版七年级上《论语》六则注解
《论语》六则课文梳理
《论语》中的格言警句
《论语》六则导学案6
《论语》六则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论语》六则导学案5
《论语》六则检测题
《论语》六则导学案4
《论语》六则说课稿
《论语》六则导学案3
《论语》六则mp3音频朗读
《论语》六则ppt课件(37页)
《论语》六则ppt课件(35页)
《论语》六则学案
《论语》六则教学反思
《论语》六则教案7
《论语》六则导学案
《论语》六则ppt课件(20页)
《论语》六则ppt课件(19页)
《氓》《论语》六则《孔子世家》复习学案
《论语》六则教案6
《论语》六则ppt课件9
《论语》六则复习提纲
《论语》六则ppt课件8
《论语》六则教案5
《论语》六则ppt课件7
《论语》六则教学设计4
《论语》六则ppt课件6
《论语》六则教案3
《论语》名句摘译
《论语六则》读后感
语文版七年级上《论语》六则原文阅读
《论语》六则ppt课件5
《论语》六则rm视频朗读
《论语》六则flash朗读
《论语》六则教案2
《论语》六则译文
《论语》六则ppt课件4
《论语》六则ppt课件3
《论语》六则ppt课件2
《论语》六则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