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古诗二首《乐游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1-28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两首诗的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而深沉的感情。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准备] 课件(或课文图片)、相关拓展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
  三、品读感悟
   1.知诗人心。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意不适)
     体验: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
     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
   (2)指导朗读一、二句。
   2.感诗景美。
    (1)介绍乐游原: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市长安又是什么模样?
      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
    (3)指导读第三句。
   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
    (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
    (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
    (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
   4.读诗韵。
    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四、拓展积累
   1.唐诗素描——让学生以诗人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
   2.背诵默写本诗。
   3.你还读过诗人李商隐什么作品?师推荐欣赏《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
  板书: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登原遣怀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触景生情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你知道这天有什么习俗?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相关知识。
   2.入题。而今又到重阳,诗人王维十五岁就往京都长安求学,两年没有回家了,他也想家,那难以遏止的思念流淌成一首朴素无华的小诗,打动了许多游子的心。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小诗。
   3.读题,解题。忆——思念、想念;山东——此处指诗人家,在华山之东。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读写“茱”“萸”二字。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我独自在外乡,每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登高时,佩戴茱萸,会发现身边少了一位兄弟吧。
  三、品读感悟
   1.轻读诗句,找出题目的中心字——忆。全文围绕这个“忆”字写了诗人的什么心情?你是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体会到的?
    交流:心情——孤独、思亲怀乡;
       表现——倍思亲、遥想。
   2.品味孤独与思念:
    (1)齐读一二句,哪些词写出了诗人王维的孤独和寂寞?品味“独”“异”二字。
    (2)是什么原因使得17岁的王维“倍思亲”呢?为何愈是佳节,诗人便愈是感伤?“倍”“每逢”二词说明了什么?
       创设情境想象:王维还会在什么日子或佳节,思念亲人呢?
       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和感受吗?联系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3)指导朗读,读出孤独感和对异乡的深深的思念。
   3.品味缺憾与期盼。
   (1)齐读三四句,思考:
      重阳节兄弟们一起登高时,是怎样的欢乐情景?在欢笑的同时有没有觉得缺了点什么,那是缺什么呢?品味“遍”的圆满与“少一人”的缺憾。
   (2)角色体验:
      如果你是王维的兄弟,此情此景,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采访诗人王维:你如何知道远方的亲人们正在思念自己呢?客居他乡,你又有什么样的心声?
   (3)指导朗读,读出你的遗憾与期盼。
   4.学生练习朗读全诗。
  四、延伸拓展
   1.背诵默写本诗。
   2.你还了解王维什么?师补充诗人简介及推荐其作品。
   3.搜集其他思家怀乡的作品读一读,丰富积累,如《月夜》《杂诗》等。

  板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异乡异客
                每逢倍思亲  孤独与思念
                遥知
                遍插少一人  遗憾与期盼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4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六年级上《桥》教案10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1
《书戴嵩画牛》评课稿
《伯牙鼓琴》说课稿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评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设计6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2
《竹节人》教学反思3
《竹节人》说课稿
《口语交际:演讲》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演讲》教案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t课件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t课件3
《乐游原》ppt课件2
《乐游原》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