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上《七子之歌》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1-26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字。自学理解积累本课词语。
   2.让学生通过查阅背景资料和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感受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渴盼统一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澳门”一节。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诵读这首诗歌的过程中,了解有关历史,体会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渴盼统一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背诵第一节。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诵读这首诗歌的过程中,了解有关历史,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渴盼统一的强烈情感。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七子”的历史资料。阅读闻一多的诗作。《七子之歌》歌曲磁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今天,咱们一起来听一首歌——《七子之歌》。
   2.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3.这是澳门回归祖国之前诞生的一首歌,这优美的音乐,这深沉的情感,把我们带入了歌中描述的境界。你明白歌曲中蕴涵的内容和情感吗?我们仿佛听到,澳门在呼唤祖国母亲,在呼唤回归。你知道吗,这首歌的歌词并非为了1999年迎接澳门回归而作,它在1925年就诞生了。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七子之歌》。
   5.这首诗歌的名字来源于诗经中的一首诗,表达儿子对母亲抚育劳苦的感激和怀念。
  二、初读诗歌,把诗歌读准读通
   1.这首诗作者是谁呢?(闻一多)
    简介作者闻一多。可以由学生根据搜集的有关资料来介绍。
    1925年3月,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先生,亲身经历美国的种族歧视,深为祖国遭受外国列强侵占、为同胞所受的侮辱而愤怒。他更加思念祖国,渴望回归。为了抒发这种迫切愿望,诗人创作了组诗,并取名为《七子之歌》。
   2.理解题目的意思。“七子”指的是什么?根据搜集的资料,了解“七子”是指: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作者把它们比作祖国的七个儿子。
   3.教师范读诗歌。
   4.自由读诗歌,读准生字读音。边读课文边将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画记出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也可以先读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准字音,再读课文。如果课文中除了生字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5.同桌互相听读诗歌,将诗歌读准读通,交流对课文中词语的理解。
   6.指名读生字“澳、虏、啕”,组词,如:澳门、俘虏、号啕
   7.指名读诗歌,注意读准“襁褓、啖、嗍、号啕、狞恶”的字音。
   8.交流诗歌中不理解的词语,如:
    妈港:葡萄牙人给澳门起的名字。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狞恶:(面目)凶恶。
    号啕:形容大声哭。
  三、再读诗歌,把课文读流利
   1.将生字放回到课文中,读一读诗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3.学生就课文质疑。
    如:这首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四、指导学生写字
   1.观察本课要书写的6个字,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澳: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是“奥”字,不要多一横。
    虏:半包围结构。第三笔不要把“横钩”写成“横”。
   2.自由书空写一写。
   3.写字并组词。写完后,同桌互相评价。
  五、作业
   1.把这首诗歌读流利,读给家人听。
   2.找找相关的历史资料,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认读生字。
    听写生字、新词。
   2.“七子”指的是什么?(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和旅顺、大连)(出示地图:指出这七个地方。)这七个地方如同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们曾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澳门》和《香港》,走进诗歌的情感世界。
  二、诵读理解,体会感情
   1.学习“澳门”一节。
    (1)请一位同学读第一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自己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澳门离开母亲太久了,怀着渴望回归的强烈感情)
    (2)从哪儿体会到的?(板书:太久了,梦寐不忘,我要回来)
       在这三百年里,他们抢去的是“我”的肉体,但抢不去的是什么?(“我的灵魂”、那颗中国心)
       理解“梦寐不忘”。(睡觉做梦都不忘记)
    (3)你还从哪儿能体会出来?(“我要回来”)你能在读中让大家都体会到儿女漂泊在外渴望回家的那种强烈感情吗?谁还想来试试?(齐读)同学们,你们了解澳门吗?
       澳门,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侵略者在澳门犯下的罪行令人愤慨,中国同胞所受的侮辱令人愤怒。那种想念祖国、渴望回归的情感在闻一多的笔下跃然纸上。同学们能有感情地读这首诗吗?(指名读、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读。背诵)
       过渡:“澳门”这一节诗表达了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的强烈的感情。“香港”和“澳门”是有着同样经历的“孩子”,也是多么想回到母亲的怀抱、感受母爱的温暖哪。
   2.学习“香港”一节。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自学“香港”这节诗。
    理解诗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也可以查字典,或同学讨论。
    有感情地读:小组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读、小组成员齐读、男女生分读、每人一句表演读等。)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孩子”如今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了吗?什么时候回归的?(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
   2.出示香港、澳门回归资料。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此时此刻,如果闻一多先生还健在,当他看到香港、澳门回归,他会有怎样的心情?是的,祖国统一不仅是闻一多先生几十年前的心愿,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四、作业
   1.把这两节诗的生字词写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澳门一节。

  板书设计:
                七子之歌(节选)
            离开太久       身份虽微
                 澳门香港
            梦寐不忘       地位险要
                 我要回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4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六年级上《桥》教案10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1
《书戴嵩画牛》评课稿
《伯牙鼓琴》说课稿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评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设计6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2
《竹节人》教学反思3
《竹节人》说课稿
《口语交际:演讲》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演讲》教案1
六年级上《七子之歌》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