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6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1-16


《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并记理解文中的生词。
2、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1、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
2、学习品味、欣赏作品的方法,品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情感与价值: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做有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

学习品味、欣赏作品的方法,品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说明文的常识
1、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总体常识:
对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
特征: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东西。
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
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准确、简明。
3、说明文的分类。
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
4、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递进式。
二、解题,了解作者,检查字词
郑也夫,1950年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走出囚徒困境》、《代价论》、《信任论》。本文是作者2003年5月12日“非典”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精彩的演讲。
砥砺dĭ lì    喷嚏tì       颠峰diān    根瘤菌liú    反刍chú 
豁免huò     束手待毙bì      觅食mì       笨拙zhuō    唾tuò
细腻nì      口吻wěn         吝惜lìn
三、研读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讨论明确下列问题。
1、世界上的物种有哪五类?
原核细胞生物(其中包括细菌),真核细胞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
2、细菌有哪些性质和特征?
第一、细菌是生物界当之无愧的元老。
第二、细菌无所不在。
第三、细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细菌的不可毁灭性。
第五、细菌靠寄生生存。
3、什么是寄生?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
所谓寄生就是吃别人,不劳动,不去捕食。细菌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讲到“寄生”这样抽象的科学概念时,作者用了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好像细菌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还活灵活现,就在你面前似的。
4、生物进化有哪两个方向?
一个是结构往简单化走,另一个往复杂化走。
5、细菌对人类的挑战表现在哪儿?作者认为对待寄生现象应该有怎样的态度?
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寄生行为,不要过于激动烦恼,要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态度,心平气和的与这些不良行为作漫长的斗争。
6、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解析:这句话从自谦的口吻与大家互相勉励,在与社会上存在的寄生现象斗争中要树立信心,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要与“寄生虫”斗争到底。
小结:本文通过介绍细菌的性质与特征,以及生物界中的寄生生存策略,告诉人们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寄生行为,不要过于激动烦恼,要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态度,心平气和的与这些不良行为作漫长的斗争。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本文写作特点
二、研讨问题
1、举例说明这篇演讲是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述的。
通过讲故事、形象比喻、拟人化写法、形象命名、接通日常化经验、通俗的口语表达等手法。
2、本文恰当地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找出来加以体会,并说说本篇演讲运用数字的特点。
本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作比较。例如,把细菌繁殖与人类繁殖作比较。举例子。例如,“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几亿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几百万个细菌,甚至人体体重的10%是由细菌构成的”说明细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且数量很多。“比如一个部落或一个村落有病毒或细菌,把那里的人都害死以后,这种病毒或病菌也就灭绝了。”说明病毒必须在人口密布的地方传播,它有了寄生的宿主就维持下去了。打比方。例如,“这是一场人菌斗法,斗法变异。这很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牛魔王的斗法……”你看到天上有一只鸽子在飞……那是一只飞行的动物园。”分类别。例如,细菌的性质和特征分列了五个方面,传染病的途径有两种等。列数字示例:“细菌平均1至2周可繁殖300代,平均一天可繁殖30代,而人类繁殖30代则需要1000年,在繁殖的速度上细菌的一天等于人类的1000年。”运用数字和比较说明了细菌的不可毁灭性的特征。运用数字的好处是其一,数字间形成比较关系;其二,举出极端或典型数字;其三,数字与日常生活联系,给人事实确凿、深刻形象的印象。
3、本篇演讲如何紧紧抓住听众的心理?举例说明。
(1)讲述听众关注的、新奇的事理。
(2)自问自答,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兴趣。
4、本篇演讲的语言表达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1)大量的通俗口语表达,包括通篇为简洁明快的语言、使用为数不少的传神的口语词汇和明快的口语短句。例如:“要你命干吗?在你肚子里吃你,生活得挺好的。要了你的命哪儿呆着去呀?对不对?”“采取寄生的策略,这些事情统统不干,去打猎去采集去干活,那多愚蠢哪!它就吃你,哪儿也不去,就在你的体内。”“你今天胃口不好,明天头疼,后天有脚气了,不胜烦恼”这些口语生动有趣,便于理解。
(2)使用听众熟悉的、典雅、贴切乃至传神的书面词汇。
(3)因大词小用和事物间的巧妙联系等产生风趣幽默感。
(4)由于简短、明快、风趣、设问、感叹等,使其充满对话、交流的语气。
三、拓展延伸
假如世界上的细菌被全部消灭,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四、作业
课后练习。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细菌的启示》教学反思(2篇)
《细菌的启示》ppt课件(24页)2
《细菌的启示》阅读练习
《细菌的启示》参考素材汇编
《细菌的启示》教案5
《细菌的启示》同步练习
《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4
《细菌的启示》ppt课件(18页)
《细菌的启示》ppt课件(20页)
《细菌的启示》教案3
《细菌的启示》ppt课件(24页)
《细菌的启示》ppt课件(23页)
《细菌的启示》练习题
郑也夫《细菌的启示》课文原文阅读
《细菌的启示》学案2
《细菌的启示》学案
《细菌的启示》ppt课件5
《细菌的启示》ppt课件4
《细菌的启示》ppt课件3
《细菌的启示》《保修》同步练习
《细菌的启示》表格式教案3
《细菌的启示》ppt课件2
《细菌的启示》教案2
《细菌的启示》ppt课件1
北师大版《细菌的启示》《保修》教案及练习
北师大版《细菌的启示》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