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二午睡时刻》教学反思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0-07 |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学反思
孟州一中 邓文华
2011年焦作市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决赛结束了,这样高水平高层次的活动,我第一次参加,学了很多东西,也找到了自己与高素质选手之间的巨大差距,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大的鞭策和激励。
我抽到的课是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的《礼拜二午睡时刻》,这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
文中细节很多,又都很难理解,学生接触文本后会提出很多的问题,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课堂形式,我和同事们进行了很多探讨,最终鉴于学生预习后的表现,决定采取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带动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课堂形式。
由于自己大赛经验少,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在课堂上缺乏应变能力,所以对于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处理起来感觉有难度。当我抛出问题,而学生没有按预设的答案去回答时,自己就慌了神,对于学生的回答处理得不够巧妙,导致课堂在时间的把握上前松后紧,后半节课重难点问题(情感的处理方式——节制)的处理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课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对教材的分析与探究一定要全面、彻底。不能因为自己感觉在整体上已经把握全文而忽视小的细节,必须尽可能地去发现文中每一个问题,也必须尽可能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作为青年教师,必须尽快提高自己调控课堂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课堂和学生要有充分的准备。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对于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出的问题,应该做出积极的回应,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忽视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教学活动的失败,甚至错过一次教学研究的发现。
第三,不要在课堂上试图去控制学生。我们很容易设计有利于自己讲课的问题,或者下一个套,让学生似懂非懂地往里钻。应该放手发动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促使教学活动走向成功。
第四,语文教师必须有一定量的阅读积累和丰厚的知识储备。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课堂上如果想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就不能只局限于文本之内的教学,否则,就会令学生生厌,使教学处于被动的地位。
如果说我这一节课还有一些亮色的话,那就是我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学生在文本中发现问题,然后经过深入思考,积极探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文本,这应该算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吧。
经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尤其是亲眼目睹了同龄选手的精彩表现后,内心更是深受触动。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潜心钻研,深入探讨教育教学规律,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最后,感谢党老师和其他同行们给我的这次宝贵的机会,使我收益颇多。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