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杜甫《阁夜》教案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9-28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杜甫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这首诗的风格,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教学重点: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杜甫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这首诗的风格,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教学难点:
1、理解杜甫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

一、导入:
由《登岳阳楼》导入。
二、解题:
“阁”指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三、合作交流学习:
1、学生自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和情感。
2、学生参看书本注解理解诗意。
3、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那么诗人有哪些所见所闻所想?
四、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把握诗歌节奏和情感:
1、指定学生诵读诗歌,教师评点:(节奏、情感)
2、教师作诵读技法指导:
书本P43
3、再指定一学生诵读:
4、全班齐读:
参看书本注解理解诗意。
1、学生就诗中词句意思提问,教师释疑:
2、教师就诗中重要词句提问:
哪些所见所闻和所想?
见到了冬天晚上的霜雪景象,天上的星星在三峡中倒映的动态;听到了跟战争有关的声音如鼓角、野哭、夷歌;想到了与夔州这个地方有关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公孙述等人。
五、鉴赏诗歌:
首联:
1、首联给我们交代了哪些要素?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交代时间、地点和天气情况。
夜雪初霁之景。
2、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这夜雪初霁之景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人借夜雪初霁之景烘托出凄凉悲怆的心境。
3、怎样理解“凄凉悲怆”的心境?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时光易逝之感,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已届暮年之意;“短景”前一个“催”字有时光飞逝、人生短暂之感;而称夔州为“天涯”,便含有沦落天涯、久客不归之意;“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综上所述,诗人借夜雪初霁之景烘托出凄凉悲怆的心境。

颔联:
1、 颔联写诗人冬夜闻见之景,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
听觉、视觉。
2、“鼓角”指什么?这一意象告诉了我们怎样的现实?
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五更时分,军营中传来悲壮的鼓角声。
诗人借听觉写出了时局动荡、兵革未息、战争频繁的现实。
3、颔联的对句诗人借视觉写出了三峡的壮美,请学生说说壮丽的表现?
三峡水流湍急,天上的星河倒映在江峡中,随着江水摇曳不定。
4、我们结合杜甫的生平事迹以及时局,大家想一想“三峡星河影动摇”有何象征意?
天上星河壮观无比,映照于峡江时,因湍急的江流,而呈现出破碎、摇曳不定的景象,使我们想到了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和时局的纷乱。诗人将沉郁悲慨的情感融入到壮美的三峡夜景之中,这是寓情于景的写法。
颈联:
1、这一联写拂晓前所闻,诗人听到了什么声音?
哭声和歌声。
2、人们为何哀哭?
此时的蜀中,外有吐蕃军队的侵扰,内有崔旰等军阀的混战,战祸绵延多年,人民死伤无数。“野哭千家”便是对这种战乱时局的准确概括。
3、“夷歌”指什么?诗人听到“夷歌”后心情会愉悦起来吗?
少数民族的歌谣,异乡的歌谣。
“夷歌”暗指自己衰老多病仍流落异乡;天还未大亮,山城四处已飘荡起打渔砍柴人的歌声,使人们意识到当地百姓为生计而操劳的艰辛。“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4、这一联中有一个词就把偏远的夔州民族杂居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是哪个词?
“数处”,是说不只一起而又多处。
尾联:
1、尾联提到了两个历史人物,是哪两个?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叹?
诸葛亮和公孙述。
诸葛亮神机妙算一世英名,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中,化为历史的尘埃,那么我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2、想到诸葛亮和公孙述那样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中,诗人感到很宽慰?
表面上是以诸葛亮、公孙述终归“黄土”自我安慰,而实际上充分传达出诗人情感的矛盾和苦恼。更显出内心的凄苦万状。
六、作业:
1、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说说这首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
悲时光易逝;悲战乱人民之苦;悲贤愚同归。
2、背诵:

王斌



【注解】①岁暮:冬季。②景,景通影。③霁:念jì,雨雪停止。④星河:银河。⑤卧龙跃马:诸葛亮、公孙述。西晋左思《蜀都赋》言:“公孙跃马而称帝。”⑥漫:任便。⑦渔樵qiáo
⑧天涯 :这里指 夔州 。⑨寂寥 liáo:稀少。

【翻译】冬天的的时光越来越短暂,夔州满天的霜雪在寒冷的夜晚停歇。(感觉更加凄清)。拂晓,美丽的星河里的星星的倒影,在美丽的三峡里漂摇不定。可是啊,天刚亮,军营里就响起了悲壮的鼓角声。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好多地方,渔民、樵夫唱起了悲伤的民歌。可惜啊,象卧龙、跃马那样的人都死了。战乱中,人与人的交情、音信都突然间消失了,但我哪里来得及考虑啊?任它消失去吧。


练习

一、概括全诗内容:

答:前四句都在写阁夜看到的战乱凄凉的景象,后四句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或表达诗人伤时感世的情怀)。

二、全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通过阁夜看到的战乱的凄凉景象和动荡不安时局的描写,极力渲染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达作者对战乱的厌恶,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同情,对国家民族前途的优虑(或表达作者伤时感世的情怀)。


二、全诗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一)①②句描写时光短促,景象的凄凉,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人生短促,一事无成的悲凉心情。采用正面烘托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二)①④句描写战乱频繁与美丽的大好河山形成鲜明的对比,再现战乱的悲惨景象,表达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与欣赏美景的矛盾痛苦的心情。采用对比手法


(三)“五更鼓角声悲壮”写鼓角之声从侧面烘托夔州一带的的不太平。采用侧面描写的表达方式,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四)⑦句“卧龙”采用借代的修辞,“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的典故,说明没有诸葛亮这样的人物谁能收拾战乱的残局?公孙述是贤是愚作者不加评判,但可以肯定是由他们让人联想到战乱的现实,表达作者对战乱时局的忧虑又无奈的矛盾疼苦心情。


(五)⑧句直抒伤时感事的无奈情怀,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阁夜》练习ppt课件
杜甫《阁夜》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杜甫《阁夜》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杜甫《阁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阁夜》导学案2
《阁夜》ppt课件(23页)
《阁夜》课堂实录
《阁夜》教学反思
《阁夜》说课稿
《阁夜》ppt课件(16页)
杜甫《阁夜》教案2
《阁夜》教学实录
杜甫《阁夜》练习题
《阁夜》ppt课件(36页)
《阁夜》导学案
《阁夜》学案
《阁夜》ppt课件6
《阁夜》鉴赏2
《阁夜》ppt课件5
《阁夜》flash朗读
《阁夜》ppt课件4
杜甫《阁夜》ppt课件3
杜甫《阁夜》ppt课件2
杜甫《阁夜》wav音频朗读
杜甫《阁夜》ppt课件1
杜甫《阁夜》教案1
《阁夜》教学要点
《阁夜》原文和译文
杜甫《阁夜》诗歌鉴赏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