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词多义
1.观
①观太学:
②大王见臣列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
⑤启窗而观:
2.因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
②蒙故业,因遗策: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3.乃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②遂乃研核阴阳: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4.制
① 其牙机巧制:
②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②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④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5.属zhǔ
①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② 衡少善属文:
③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 举酒属客:
属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6.善:
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③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④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⑤ 不如因善遇之:
⑥ 善刀而藏之:
7.. 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8. 道
①有碑仆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④何可胜道也哉:
⑤策之不以其道:
9. 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0. 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文过饰非:
11. 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吴广以为然:
③有穴窈然: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12. 其
⑴始舍于其址: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距其院东五里: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其文漫灭: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⑻问其深: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⑿盖其又深: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⒁既其出: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⒅其孰能讥之乎?: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3.歌: 扣舷而歌之:
歌曰: 倚歌而和之 : 14.望: 七月既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15.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6.如: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纵一苇之所如: 17.之: 哀吾生之须臾: 惟江上之清风: 耳得之而为声: 月出于东山之上: 18.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19.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月出于东山之上: 20.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乃令张良留谢。 21.辞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22.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听之。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3.且: 且为之奈何?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24. 幸 妇女无所幸。
故幸来告良。 25. 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为之奈何?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今者有小人之言。
珍宝尽有之。 26. 去 相去四十里。
脱身独去。 27.于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长于臣。
复得见将军于此。 28. 因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即日固留沛公与饮。
固击沛公于坐,杀之。 29. 为 使子婴为相。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军中无以为乐。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何辞为?
课内成语: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横槊赋诗、一世之雄、沧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盘狼藉
秋毫无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功高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答案:
一词多义
1观 ① (观摩学习) ② (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③ (景像)④ (道士庙)⑤ (看)
2因① (于是)② (沿袭)③ (顺着)④(通过)⑥ (凭借)⑦ (趁机)
3乃① (才)② 就)③ (竟、却)④ (于是,就)⑤ (你的)⑥ (竟然)⑦ (是)⑧ (于是,就)
4制① (制作,构造)② (制服,控制)② (统率,指挥)④ (规模)
5属zhǔ ① (连接)② (连缀)③ (嘱咐)④ (劝人喝酒)
属shǔ⑤ (属于)⑥ (掌管)⑦ (辈)⑧ (类)
6善:① (好的)② (善行)③ (擅长)④ (交好)⑤ (好好地)⑥ (通“缮”,擦拭)
7. 乃
① (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② (竟,竟然,居然)
③ (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8. 道
① 路,道路)② (道理)③ (主张)④ (说,讲)⑤ (方法)
9. 盖
① (车盖)② (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 (超过,胜过)④ (有“大概”的意思)
10. 文
① (文字)② (纹)③ (文章)④ (掩饰)
11. 然
① (如此,这样)② (对,正确)③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 (但,但是)
12. 其
⑴ (代词,它的,代华山)⑵ (代词,那)⑶ (代词,那个)⑷ (代词,它)
⑸ (代词,它的,代仆碑)⑹ (代词,它上面)⑺ (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 (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⑼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⑽ (“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⑾ (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 (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⒀ (代词,代那些)⒁ (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⒂ (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 (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⒄ (代词,他们)
⒅ (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 (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13歌: (动词,歌唱。) (名词,歌词。) (名词,歌曲。) 14望: (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动词,眺望。) 15下: (动词,攻克,打下。) (方位名词,位置低的,与“上”相对。) 16如: (像,动。) (往,到,动。) 17之: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动词,的。) (代词,它。)(助词,不译。) 18乎: (助词,形容词词尾。)(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介词,在。) 19于: (介词,在。) (助词,表被动。) (介词,从。) 20.谢 (谢罪、道歉) (感谢) (辞谢、告别 ) 21.辞 (推辞)(告别) 22.故(故旧、交情)(固此)(特意) 23.将(将要)(况且)
24.幸 ( 宠幸、亲近)(幸亏、幸而) 25.之 (到)(代词,这)(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助词)(衬字,无义) 26. 去 (距离)(离去,离开)
27.于 (向,对)(比)(在)
28. 因 (就此)(就、于是)(趁势、趁机) 29. 为 ( 任,做)(替,给)(被)(作为)(是)(句末语气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