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上 >>综合练习 >>
人教版必修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0-10


人教版必修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给下列各句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
【答案】 C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美好
【答案】 C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
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假如
【答案】 C
2.对下列各句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岂不痛哉  ②死生亦大矣  ③当其欣于所遇  ④则与斗卮酒
A.①感叹句 ②感叹句  ③宾语前置句      ④陈述句
B.①反问句 ②判断句  ③介宾结构后置    ④省略句
C.①反问句 ②判断句  ③陈述句          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 ②反问句  ③介宾结构后置    ④省略句
【答案】 B
3.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意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答案】 C
4.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
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的含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答案】 A
5、翻译句子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二)语段阅读,回答6~9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端正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盘绕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喝酒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渚:江边
【答案】 C(酾:斟。)
7.作者用曹操的典故的用意是(  )
A.惋惜曹操如此英雄竟兵败赤壁
B.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C.慨叹人生无常,人生短暂
D.借曹操自比,对自己功业无成的悲愤
【答案】 C
8.对这三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苏子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第1自然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2自然段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答案】 C(“第1自然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不对。)
9、翻译句子
(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0~13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惜
B.夫夷以近  夷: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其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答案】 C(A感叹;B平坦;D.谁。)
11.“叹”字的作用是(  )
A.总结上文      B.总领下文
C.引出议论          D.承上启下
【答案】 B(本段下面的内容都是“叹”的内容。“总结上文”应在段末或独立一段;上段末的“悔”字句已是议论,因此也不是引出议论;“承上启下”的应是短语或句子,不可能是一个字,故选B。)
12.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答案】 C(作者没有对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而惋惜。)
13、翻译句子
(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2)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三月晦日送客
(唐)崔 橹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
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14.清人徐增评价这首诗“作诗用意用字,须要一时兴会凑泊得好,此作虽浅,然却有致”,一、二句中你认为哪个字“兴会凑泊得好”?(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运用“兼”字,把送客与送春的双重惆怅自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以伤春之情强化了离别之情);“兼”字,看起来很平白,却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揣摩、玩味),从而把惜别、怅惘之情表现得浓烈而深挚。(或:“乱”字,表明主客都很随意尽兴,知己朋友依依不舍,频频举杯,殷勤相劝;“乱”字看起来很显露,却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揣摩、玩味〉,从而把惜别之情表现得浓烈而深挚。)
15.作者的感情在三、四句中发生了变化,变化中又流露出另外一种感情,增加了感情的浓度。试作具体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在三、四句中抒发了一种期盼之情,惜别之时,已约相会之期,足见情真意切;春天即将逝去,与客人分手在即,作者却又盼望来年“春”“人”俱归;期盼之情中又流露出一种挽留之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必修二古诗文检测题
高一新生语文学习指导及入学检测
人教版必修二文言知识梳理ppt课件(68页)
人教版必修二复习ppt课件(70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
人教版必修二默写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一、二默写练习
人教版必修二背诵篇目每日检测试卷
峨眉一中2013级高一下期语文半期考试ppt课件(人教版必修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
人教版必修二课文知识复习梳理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字词梳理(一)
人教版必修二语文名句默写训练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语言基础复习资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
2012-2013学年度高一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棠湖中学2012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人教版必修二)
市十二中2012年高一必修二半期调研检测语文试卷
人教版必修二模块二文言文复习
人教版必修二语文检测一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二字词复习
人教版高中水平测试《语文》必修(2)之文言文复习训练题
人教版必修(二)字词复习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
人教版必修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1》、《必修2》基础知识测试
人教版必修二成语总结
汉城国际学校高一语文寒假作业(一)
人教版必修二期末复习试卷——字词
人教版必修二名句默写练习
人教版必修二综合模块综合测试练习
高一语文学科分层导学初步方案
人教版必修二文言文实虚词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