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故事》学案3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6-25 |
教师寄语:生命:生命就是活着,做自己的事。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积累本课生字、生词。
2、反复阅读,复述、概括故事。
3、我对猫情感态度的变化。
4、文章主旨。
课前准备:
1、了解作者:
梁实秋(1903-1987), 代 家、 家、 家。散文代表作有《 》,还译有《 》,晚年完成百万言著作《 》。
2、快速阅读课文,标上段号,划出生字词,
①注音: 饽饽 值更 梆子 跳踉 窗棂 宽假 膺惩
缓颊 殚智竭力 万籁俱寂 如诟如詈
②释义:
万籁俱寂 如诟如詈
左道旁门 殚智竭力
姑妄从之 无以复加
宽 假 膺 惩
绝 尘 缓 颊
重 典 跳 踉
3、划出文中的文言词句,理解其意。
⑴如是者数日:
⑵一之已甚/岂可再乎?
⑶除了调和(tiáo hé)鼎鼐之外还贯通不少左道旁门
⑷不稍宽假
⑸稍予膺惩
⑹终于夤夜又复光临寒舍
⑺天地之大德/曰(yuē)生
课堂完成:
1、 三分钟默读,复述情节。
2、 概括全文内容:
3、 探究:
① 作者为我们描述的是一只怎样的猫?你是从文中的哪一段、哪一句、哪个词读出来的?划出来,把阅读感受批注在课文上。
② 从人对猫的所作所为,可见人性的那些特点?
③ 文中 “我”对猫的态度和情感是如何变化的?划出这些变化。
填空:
起初,猫“ ”;让人 ;接着猫 让人“ ”;我终于“ ”,心怀憎恨;再接着“看到被吊的奄奄一息的猫”,又“为她缓颊” 、“稍予膺惩”,表现出对猫的 。过后“准备高枕而眠”,但是“ ”我“决心 ”,表现出对猫的 ;最后发现了四只小猫, “ ”,发出 “ ”的感慨和“ ”的赞美。
4、 小结:
① 作者讲述此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② 读后你的感受?
③ 总结全文,填空:
本文通过讲述一只猫 的故事,赞颂了 ,批判了
。
课后巩固:
猫妈妈把她的四个孩子从“我”的书房叼走了,她们会到哪儿呢?她们将如何生活下去呢……?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作 业:
1、体会“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这一比喻句及其作用。
2、本文在通篇接近口语的白话中使用了大量的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语,请找出来。说说看看这些词语有哪些特点?使文章出现了什么效果?
3、推荐阅读:梁实秋先生以猫为题材的一组散文:《小花》 《白猫王子五岁》 《白猫王子六岁》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