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表达·交流”课文
寻找自己的秋天(1课时)
课前预习和准备:
1.回味本单元课文,体会秋天留给自己的感受。
2.上网查找关于秋天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
3.拍摄校园秋景、龙庄银杏园秋景、龙园古镇秋景,粘贴到班级电脑上。
相关课程标准: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能用文字、图标、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
1.体验并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2.展示学习实践成果。
评价任务:
1.欣赏秋天的独特视角和独特感受。
2.用富有创意的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本单元诗文里的“秋天”就各不相同。有的如清新淡雅的山水画,有的则像是浓墨重彩的油画,有的孤寂悲凉,有的却生机盎然,比春天还美好……正是作者的个性情怀融入了秋景,秋天才呈现出风采各异的美。
秋色年年相似,人心各不相同。只要你用心灵去感受,去发现,就会找到自己独特的秋天。
二、诵秋——“多彩秋天”诗词朗诵会:
1.《山行》2.《渔家傲》3.《苏幕遮》4.《天净沙秋思》等四篇5.《秋词》(其一)6.《采桑子重阳》7.《登高》8.《秋颂》9.《落叶》
以上为课内文章,集体朗诵为主。采取小组竞赛表演方式,比熟练,比感情,比语气语调。
10.《秋色赋》(作者峻青,配乐《秋日私语》)11.《水调歌头》(作者苏轼)12.其它描写秋天的诗文
以上为课外文章,《秋色赋》由教师示范朗诵,其它由学生自由朗诵。
设计意图:既是对本单元课文的复习,也是对本单元“秋意”的拓展。
三、绘秋——“秋色神韵”图片展示:
1.“一叶落知天下秋”:搜集网络“秋景”图片,各小组轮流展示图片、名称,并以独特的视角说出图片的构图美、意蕴美。
2.学校驻地龙庄“银杏园”摄影:由班级“摄影爱好者”集体展示,特别体现图片命名的巧妙之处。
3.学校驻地“龙园古镇”秋景摄影:由班级“摄影爱好者”集体展示,特别体现图片命名的巧妙之处。
4.校园秋韵:以校园全景、求真石、思源石、立根石等为主体取景,体现积极、健康、向上的主题,触发爱校园热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欣赏美景的视角,学会明快选景、简洁构图的摄影技巧。
四、听秋——“秋的声音”歌曲欣赏:
1.《秋意浓》(沙宝亮) 2.《暗香》(沙宝亮)
3.《晚秋》(毛宁) 4.《爱在深秋》(谭咏麟)
5.其它歌曲
设计意图:视频歌曲图文并茂,音韵与意境让学生享受在视听的愉悦中,歌即词,也是对现代歌词的一种鉴赏。
五、写秋——“秋的语言”片段描写:
1.以“我的秋天”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2.当堂展示“快乐作文”。
设计意图:诵秋、绘秋、听秋、写秋,让学生畅想秋思,感受秋韵,描绘秋色,抒写秋意。
板书设计:
寻找自己的秋天
诵秋——绘秋——听秋——写秋
教学反思:
学生对“综合实践”课是富有热情的,特别是展示自己学习成果使其有成功感,再加上视听欣赏,一节课下来有收获、有兴趣,学生的文学美术欣赏能力得以开发和提升。
总结评价小组学习成果、小组积分更增加了学生积极展示学习成果的兴致。
如果学生提供的展示成果内容丰富,也可以延长为两课时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