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四两拨千斤”——虚词》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3-19


 
【教学目标】 

1 认识虚词的重要作用。 

2 了解虚词的种类和特点。 

3 认识介词和动词的区别。 

4 了解“的”字结构。 

【教学重点】 

1 准确辨识介词,了解其特点,提高学生此类应试能力。 

2 了解“的”字结构。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认识虚词 

(一)虚词的“虚” 

【知识点讲解】: 

1 词语在语法上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并且可以充当词组和句子句法成分的一类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是不表示实在意义并且一般不做词组和句子成分的一类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词和虚词 

2 虚词的特点 

A.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表示比较实在的词汇意义,虚词一般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而且这种的语法意义还不是虚词本身具有的,而是在与实词结合时才产生的。 

B.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大多数能自由地单独说出来,虚词只能与实词结合使用。 

C.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够自由地充当主、谓、宾、定、补等各种句法成分。只有一些虚词,如副词,可以充当状语。 

(二)“虚词”不“虚” 

学生看例句,辨析句中哪些是虚词,看去掉它们句子会发生哪些变化? 

例句: 

1 这是我的书包。 

2 他正看着我。 

3 那个是我的。 

4 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5 他从地上捡起那件脏衣服,一声不吭地走了。 

通过分析例句,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虚词在语法意义上的重要作用。 

二 了解副词 

(一)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1 表示程度的:很、最、太、极、挺、稍微、非常、极其、极端、格外。 

2 表示范围的:都、共、只、光、仅、总共、统统、一齐、互相。 

3 表示时间、频率的:已、曾经、正、将、马上、再、又、一再、常常。 

4 表示肯定、否定的:准、必须、的确、诚然、没、没有、非、别、莫、不 

5 表示情态、方式的:悄悄爱哦、亲自、特意、不禁、大肆、急忙、欣然、猛然、公然。 

6 表示语气的:倒、偏、是、竟然、简直、幸而、也许、果然。 

(二)副词的语法特征: 

1 )副词都能做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 

2 )程度副词“很、极”在一定条件下可做补语。 

如:好得很 好极了 

3 )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如:就、只、光、单、几乎、大概、已经、才、仅、不过、将近、恰好 

如:只这家书店在营业。 

光书就有十几箱。 

将近 30 户村民住在山下。 

4 )副词大多不能单说,只有少部分可以在具体语境中单说。 

如: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  上、何必、刚刚、的确等。 

5 )有些副词兼有关联作用。 

如:打得赢就打;越说越快;又说又笑 

6) “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 

三 认识介词 

介词用在名词性词语前面,共同组成“介词短语”,整体修饰谓词性词语,表示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 

介词的语义分类: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就、凭、用、靠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坐 < 到晚上 > (表时间) 

〔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 

〔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重点区分:介词和动词】 

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 “在、叫、给、跟、管、朝、比、用、按、经过 ”等。这些词似乎是一个词同时具有介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但是严格地说,“叫、管”这样的词,应该说是两个不同的词“分局二任”的情况,这种词只是“同音词”。而像“在、给、朝、比、”这样的词,作动词和介词用的时候意义相差并不大,至少看得出两者之间的引申关系,这才是同一个词“一身二任”的情况,这种词叫作“兼类词”。 

区别下列句子中的介词和动词 

①叫弟弟打破了。叫了他一声。 

②在哪儿工作呢?不在图书馆。 

③给他打个电话。给了我一本。 

④跟谁说过话呢?跟着这个人。 

⑤管白薯叫红苕。你别管我了。 

⑥朝我挥了挥手。他面朝大海。 

⑦比爸爸还高呢。比不过鲁迅。 

⑧为新中国奋斗。都是为了你。 

⑨就按他说的做。按一下按钮。 

【答案】:左边的为介词,右边的为动词。 

让学生说说对介词的语法功能的认识。 

四 了解助词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 

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动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吧、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呢、啊 

其他助词:所、给、连、们 

结构助词 

1. 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 de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 

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动态助词:附着在动词、形容词后表事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着、了、过”等。例如: 

门开着,灯亮着。 

上星期只晴了两天。 

他提起过大海,可是没说过这种情况。 

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表示比喻。 

如:苹果似的脸蛋儿。 

比况助词经常和“像”配合使用。 

如:小鱼像箭一样似的游来游去。 

【了解“的”的用法】 

1 进行课本中的“课堂活动”。 

2 学生根据课本小结“的”的用法。 

3 完成课本中的小练习。 

如何区分语气词“的”同助词“的” : 

1)添加法:看“的”后面能不能加相应名词,能加的是助词,不能加的是语气词。 

如:岸上站着的是看划龙船的(人)。(助词) 

那样说是可以的。(语气词) 

2 )删除法:看删去“的”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是否改变,如果改变了就是助词,没有改变的就是语气词。 

如: 请相信,这本书是我的。(助词) 

请相信,我不会骗你的。(语气词) 

五 了解语气词 

语气词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分类(按表示语气分): 

表陈述语气:的、了、吧、啊、着、啦 

表疑问语气:吗(么)、呢、吧、啊 

表祈使语气:吧、了、啊 

表感叹语气:啊 

六 常见虚词错误类型 

1 重复赘余 

经过治理整顿,剧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不再互相拥挤。 

解析:副词“互相”是“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的意思 ,而“拥挤”是“挤在一起”的意思,含互相意,在表意上重复,应去掉。 

2 、滥用介词 

① (2005 年浙江卷 ) :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在……中”构成了一个介词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这就造成了主语的残缺,应当删去“在”和“中”,使“这部作品”充当主语。 

②对于凡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 

此句和上例①一样,由于滥用介词“对于”而造成主语残缺,删掉“对于”,使“凡是……人员”充当主语。 

③消费者权益受到无理侵犯或粗暴践踏时,当事人应诉诸于法律,切不可采用个人行为私自解决。 

“诸”是一个文言兼词,相当于“之于”,已经包含一个和“于”字在内,再在后面加“于”就造成了重复,应删掉“于”。 

3 、漏用介词,造成成分残缺 

( 1 )这些瑰丽奇特的诗篇中所表露的电火行空、上天入地、宇宙航行、登临月球的憧憬,随着科学的发展,都变成了现实。 

解析: 应加一个表示对待的“对 ( 于 ) ” 

( 2 )我国将于 5 月 12 日至 6 月 10 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 7 度 0 分、东经 171 度 33 分为中心,半径 70 海里的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解析:加一个介词“以”,构成“以……为”格式 

4 、介词误用 

( 1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解析:“由于”表示原因和理由,“由”引出动作的施动者,表示动作的起点、凭借等,应改“由于”为“由”。 

( 2 )今年要以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解析:“以”和“作为”不搭配, 应改“以”为“把”。 

5 、关联词误用 

①、欣逢这个伟大的日子,我谨代表我国政府、人民和我本人向阁下及通过阁下向贵国政府和人民致以热烈地祝贺。 

◆解析:“及”只能连接名词性词语,若连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应用“并” 

②、才能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实践的多少决定的。 

◆解析:“由于 ”表原因,应当去掉“于”字 , “由……决定”是习惯用法。 

6 、关联词滥用 

①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 

◆解析:“否则”多余,“要不是”已含有类似意思。 

②【 98 全国】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化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 

◆解析:“之所以 ”本身表原因,与后面的“原因”重复,应当去掉。 

③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解析:分句间是递进关系,“不仅”后面缺少与之呼应的“而且”等连词,在“体形”前加“而且”。 

7 、关联词搭配或位置不当 

①这篇文章,语言虽然平易近人,但却朴素无华。 

◆解析:强加转折,“平易近人”与“朴素无华”之间无转折关系。 

②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多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修改。 

◆解析:强加因果,前后分句间无必然因果关系 

①不仅中药疗效好,而且价格低廉,还无副作用。 

◆解析:前后分句主语一致,应将“不仅”调到“中药”后面。 

②过去,内地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前一分句是说“质量”,后一分句是说“成本”,陈述对象不同,应将“不是”放在“质量”前 . 

七 作业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四两拨千斤”——虚词》教学资料
《“四两拨千斤”——虚词》练习题
《“四两拨千斤”——虚词》ppt课件(47页)
《“四两拨千斤”——虚词》教案3
《“四两拨千斤”——虚词》例说
《“四两拨千斤”——虚词》ppt课件3
虚词介绍ppt课件
《“四两拨千斤”——虚词》ppt课件2
《“四两拨千斤”——虚词》教案1
《“四两拨千斤”——虚词》补充练习题
虚词的运用ppt课件
《“四两拨千斤”——虚词》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