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隆中对》教学实录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2-16


  教学实录(节选)

                                王君

 

    (导入:播放毛阿敏演唱的《三国演义》主题曲《历史的天空》,要求学生边听边记下歌词。学生自由说三国的著名典故。)

    师:在三国的星空中,刘备和诸葛亮是两颗璀璨的明星。今天,就让我们赴隆中,去茅庐,拜千古英雄,赏安定天下之对策。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看看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学生自由朗读和提问,教师强调要在反复朗读后结合前后文突破难点。)

    生:“此诚不可与争锋”的“诚”如何讲?

    师:读,去掉“诚”读一读,再加上“诚”读一读,通过比较就懂了。

(生有“诚”无“诚”各读了一次,果然明白了。其他提问略。)

    师:现在请你用成语或者四字短语来分别点评你眼中的刘备和诸葛亮。想好了就写到黑板上来。

(生讨论,然后陆续上黑板板书。如对诸葛亮的评价:热爱劳动、热爱音乐、内敛自信、政见远大、精通史实、未卜先知、一表人才、高瞻远瞩、足智多谋、闲云野鹤、深谋远虑、狂妄自大、淡泊名利、怀才不遇、名扬四海、明察千里等。)

    师:现在大家紧扣文本,说说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些词语是不恰当的?

    生:“名扬四海”用得不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还不出名呢!

    师:你在原文中能找到证据吗?

    生:第一段不是说“时人莫之许也”,意思就是说当时的人并不了解诸葛亮。他怎么会名扬天下?

    师:很好。“时人莫之许也”是一个倒装句,大家看注释的时候要仔细。

    生:“热爱劳动”和“热爱音乐”怎么讲?

    生:开头不是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吗?他亲自耕田,还喜欢唱歌,这不就是说他热爱劳动和音乐吗?

    师:哦,《梁父吟》是一首流传在齐鲁之地感慨时事、忧伤战乱的歌曲。

    生:我觉得要理解这个句子,必须把第一句和第二句联系起来思考。

    师:这个建议很好。咱们来把这两个句子合起来读一读。

    (生朗读了两遍。)

    生:诸葛亮既然自比管仲、乐毅,那他就是希望成为像管仲、乐毅一样建功立业的人。他躬耕陇亩恐怕不是因为热爱劳动吧?

    师:有点儿意思了。那他为什么要耕田呢?

    生: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隐居,是怀才不遇的一种表现。老师以前不是讲过古代读书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吗?那个时候诸葛亮还没有找到施展才华的地方,所以就只能在隆中隐居了,这不是热爱劳动的问题。

    生:刚才老师讲解了《梁父吟》的主题,我觉得陈寿专门写这么一笔是为了说明诸葛亮虽然在隐居,但是他一直关心天下大事,他是借古抒怀,表达他对时事、战乱很关心,这和唱歌无关。

    师:好极了!

    生:“闲云野鹤”也用得不对。“闲云野鹤”是指特别轻闲自由、无拘无束的一种状态,诸葛亮既然想像管仲、乐毅一样建功立业,怎么可能是“闲云野鹤”呢!

    师:妙极!我们看看徐庶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读出句子。

    (生读“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两遍。)

    师:来,咱们品一品“卧龙”这个比喻。狮子、老虎在传说中也很英勇,为什么不称为“卧狮”“卧虎”呢?

(众笑)

    生:龙不一样,在传统文化中,龙是中国人非常尊崇的一种动物,不仅代表智慧英勇,还表示吉祥尊贵,狮子和老虎可没有这么多的文化内涵。

    师:很佩服!谷雨总是这么深刻。再想想,为什么是“卧龙”,而不是“睡龙”或“眠龙”呢?(众笑)

    生:诸葛亮没有睡,他天天都在思考天下大事呢!(众笑)

    生:“卧”给人的感觉很潇洒大气,还有一种随时准备发动的感觉,“睡”和“眠”就没有生气了。

    生:这让我想到黑板上那个“狂妄自大”的词语也是不对的,狂妄自大的话,就不是“卧龙”,大概是“飞龙”或“怒龙”了。(众笑)

    生(抓耳挠腮):因为我看到身份高贵的刘备亲自去见诸葛亮,诸葛亮说话滔滔不绝,根本不给刘备插嘴的机会,所以就觉得诸葛亮狂妄自大了。(众笑)

    生:你理解偏了,这样写是表现刘备礼贤下士。

    师:有趣有趣!连王老师以前都没有品味得这么细腻。我想起《射雕英雄传》中的降龙十八掌中有一招可以照应这个“卧龙”,形象地表达诸葛亮的特点,叫潜——

    生:潜龙在天。

    师:对对对,看来都是金庸迷。来,我们读一读第一段,再感受一下这位潇洒智慧的智者形象。

    (生齐读。)

    生:有一个同学说诸葛亮“淡泊名利”,我觉得也不对,后来诸葛亮跟随刘备做了二十多年的丞相,名利都有了,难道还是“淡泊”吗?

    生:我不同意。诸葛亮出山是为了建功立业,实现政治抱负,这不等于追求名利。

    师:有意思。翻到后面的《出师表》,对自己出山,《出师表》中有一段陈述,大家找一找,小声读一读。

    (生读《出师表》第六自然段。)

    生:就是嘛,诸葛亮说自己“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山是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师:我这里还准备了《后出师表》。于西南,请你读一读,大家再想想。

    (于西南读: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唯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生:服气了,用“淡泊名利”是对的,一个追名逐利的人,是不可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马说》《隆中对》阅读练习及答案
《隆中对》课剧本
《隆中对》《高帝求贤诏》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隆中对》复习资料
《隆中对》ppt课件(33页)
《隆中对》《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隆中对》阅读练习及答案
《隆中对》ppt课件(57页)
《隆中对》中考题(2016年甘肃省兰州市)
《隆中对》ppt课件(18页)2
《隆中对》ppt课件(16页)
《隆中对》教案13
《隆中对》ppt课件(31页)2
《隆中对》校本练习
《隆中对》导学案5
《隆中对》习题
《隆中对》ppt课件(37页)2
《隆中对》ppt课件(67页)
《隆中对》ppt课件(22页)
《隆中对》一课一练
《隆中对》ppt课件(37页)
《隆中对》ppt课件(31页)
《隆中对》ppt课件(38页)
《隆中对》重点字词句
《隆中对》导学案4
《隆中对》课后题及参考答案(详细版)
《隆中对》字词句练习
《隆中对》ppt课件(49页)
《隆中对》综合能力测试卷ppt课件(17页)
《隆中对》ppt课件(70页)
《隆中对》ppt课件(17页)
《隆中对》导学案3
《隆中对》导学设计
《隆中对》ppt课件(18页)
《隆中对》复习比较阅读题
《隆中对》学案4
《隆中对》《出师表》总复习
《隆中对》教学反思
《隆中对》ppt课件(29页)
《隆中对》ppt课件(27页)
《隆中对》ppt(48页)
《隆中对》古今异义
《隆中对》字词归类复习
《隆中对》重点词语归类
《隆中对》学案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