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求诸己》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3-12-30


求诸己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研读文本。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孔子积极提倡的道德修养的关键是求诸己,并能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

2、明确求诸己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提升的过程,了解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3、理解并积累与文章相关的名句及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一些特殊句式。

过程与方法

课前要学生基本能背诵,在诵读的基础上全班一起研读、理解、交流文本内容,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希望同学们能够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意识,特别是在人生价值观和如何对待错误这两个方面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史上,曾经诞生了无数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型.在这如繁星漫天,数不胜数的名人名篇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样一本书,总是如浩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同学们,他就是?孔子.这本书就是?论语.时至今日,孔子的地位在国内已牢不可撼,在国际上也日渐显著.美国学者杜兰特在其著作<<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一书中,把孔子列在首位.幻灯片

198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人类要在案板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看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选读第七篇,去感悟思想大家,精神大师的真知灼见.

板书[求诸己].问:诸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兼词,之于的合义.

师问:题目意思是从自身的角度追求它,它指代什么?

请同学们大声诵读选文前三则,读完后再来回答.学生大声朗读。

师问:“之”指代什么?提示:这三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哪个字?

生齐答:修。

是啊,君子从自身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从而能够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并超越自我。

师问:修养自己可以达到三个境界,哪三个境界?

(板书)[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这里有一个逻辑上的递进,这是推己及人及天下,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源头.正因为修养如此重要,因此孔子多次提到他的担心,比如第三则中说的,”德之不修,是吾忧也.”,第一则里写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师问:“所以”是什么意思? 

生答:用来......的凭借.也就是修养.

重视修养,不断提高修养,最终可以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

师问:这种境界容易达到吗?

生答:不容易,

”尧舜其犹病诸!”

师问:文中还有哪则可以用来佐证?

第五则.全班齐读.

孔子一生三千弟子,有名望的学生共有72人,而冉有,子路,公西华是他的三个高徒.可是孔子认为这种境界连这三个学生也还没有达到.说明其标准很高,并不是轻易可以企及的。

师问:那么这种高境界究竟是什么呢?请用一个字概括.

(板书)“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以仁为最高道德规范,在论语里提到仁的地方一共有100多处.幻灯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刚毅木讷近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仁做为一种道德意识,是我们大多数人毕生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要达到这种精神的高度,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我的修养.求诸己.

师问: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提高自我的修养呢?

幻灯片请同学们分小组研读6-14则.选定研读文本之后,先自由朗读.然后认真讨论,并指派一个发言人,做精彩解读.

学生热烈讨论。自由发言,对6-9句各抒己见.

生1:我们组解读的是第7则。我记得与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曾感叹道: “人的脚甚至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孔子一方面感叹时光易逝,往事难再,另一方面以水为喻,勉励我们进德修业,都应该像那永不止息的河水一样, 孜孜不已,不舍昼夜。

师:老子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生命短暂,我们要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生2:我们组解读的是第8则。孔子认为年轻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年轻人要趁年轻的时候,努力奋进,积累精神财富,以免等到老了,却感慨自己一事无成。

生3:我觉得孔子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这句话是不对的。因为孔子他自己就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人到四十五十也许刚刚是大展鸿图的时候呢!(掌声)

生4:我觉得孔子的话并没有错。孔子在这里只是强调一种志向,人应该立常志,即使是孔子,他也是很年轻的时候就立志报效朝廷的。

师:大家的解读很精彩。让我们对下面的同学更充满了期待。

生5:我们解读的是第6则。孔子告诉我们,不管你成功与否,只要你大胆,自信,有勇气,那么即使不能成功,也已经成仁了。

生6:我们解读的是第9则。我觉得孔子希望我们要找到精神的归宿,不要整天无所事事,一个人如果精神空虚无聊,那就是混混噩噩,没有追求,无异于行尸走肉。

师:是啊,如果一个人没有追求,那最多就是他一个人没有修养,没有成就。可如果一个民族都没有追求,那可就要亡国灭种了。幻灯片

顾亭林把明亡原因归为:

一,南方士大夫“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二,北方士大夫“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相信自己,努力奋进,充实心灵都是提高修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现在有些学生过于自我,功利意识很浓重,一切的努力似乎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赚钱求名.今年5月份,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同济大学时,对大学生有一番讲话。

幻灯片“有一句哲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

的确现在的学生,年轻一代甚至整个民族,都表现出对宏大命题与抽象命题的冷漠;不论是国家的民主进程还是世界和平的局势,不论是大自然的奥秘,还是人的深邃内心,都被认为与己无关,不值得关心,关心的只是名利.温总理的谈话希望年轻一代能够时而仰望天空,能够留存一份精神生活,能够关注更广阔的人世和更深邃的宇宙.这样的人才算是一个完整健康的人。社会民族希望我们年轻的一代[板书]志存高远、自强不息,提高修养,提升境界,这样的人的生活更有价值,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会持续的创造美好,拥有美好。

 

在提高修养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过程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错是永远无法避免的。我们还要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过错,此时我们该怎么办呢?现在我们来听听3、4大组同学的精彩解读。

生7:我从14则读出,君子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而有信,不应该夸夸其谈。

生8:我补充一点。我认为孔子在这句话里不仅仅告诉我们这点。耻,以什么为耻,以言过其行为耻辱,我认为君子要具备这个品质,知道自己错了并能感到羞耻,这样就可以知错就改了。

师:两位同学的解读都很有见地。君子在对待错误上的态度还有哪些?

生9:我们读的是10、11则。道德品质低下的小人有了过错总是要掩饰,而君子则能够光明磊落,是非分明。不怕过错,有错就改。

师:对,孔子也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生10:我觉得第10则有两个字用得特别好。一“见”一“仰”,虽一字之别,意义却相去千里。人品高下,天壤之别,君子在对待错误上真不可以不慎重啊。(掌声)

生11:我从第10则读出,真正的君子应该是具有自我反省意识的。

师:对。孔子的学生曾子不是说过吗?

幻灯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君子应该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还有第13则,有小组解读的吗?(没人响应)

那么我们一起来齐读13则,读完再来分析。齐读。

师:当老师批评我们的时候,你的心情往往是怎样的?

生:难过。

师:孔子难过吗?

生:不难过。苟有过,人必知之,是幸也!

师:对啊,当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时,君子坦然接受,甚至心存感恩之心。我们看,孔子的胸怀是多么的宽广,对待错误的心态是多么的坦荡。真是“君子坦荡荡”。

结语:大家在解读文本时,有的同学讲的发人深省,有的同学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其中都有你们独到的人生感悟。相信我们大家以后都能在人生的跑道上汲取孔子的智慧,珍惜时间,珍爱生命,有信心,有诚信,志存高远,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板书]闻过则改,三省吾身,仰望星空,拥有美好人生。希望大家都能登上精神的殿堂,享受精神的盛宴。

最后让我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继续领略精神大师的风采,感悟伟大圣贤的精神,汲取思想大师的智慧。一起大声的朗读。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太空一日》课堂教学实录
《太空一日》课堂实录
《时间的印记》课堂实录
《最后一次讲演》课堂实录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堂实录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堂实录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课堂实录
《驱遣我们的想象》课堂实录
《蜀相》课堂教学实录4
《背影》课堂实录3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节选)
《苏武传》课堂实录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
《美丽的颜色》课堂实录(获奖课例)
《五石之瓠》课堂实录
《一着惊海天》教学实录
《渡荆门送别》课堂实录
《杞人忧天》课堂实录
《穿井得一人》课堂实录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课堂实录(余映潮版)
《归园田居》(其一)课堂实录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5
《“飞天”凌空》教学实录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实录片段
《逢入京使》教学实录
《灯笼》教学实录片段
《灯笼》课堂教学实录
《过秦论》教学实录4
《回延安》课堂实录
《荆轲刺秦王》课堂实录3
《求诸己》课堂练习
《求诸己》学案
《求诸己》ppt课件3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原文和译文
《求诸己》教学参考
论语选读《求诸己》ppt课件2
《求诸己》教案1
《求诸己》同步练习
《求诸己》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