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乎往而不可》教案3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2-17 |
1.主要是讲授第1则选文。
2.引导学生理解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及其启发意义。
3.引导学生领会庄子的奇思奇想。
4.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颐隐于齐,肩高于顶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
选文解读
庄子力图以他特有的方式和观念,为世人解脱生命的负累。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最大的困境就是病和死,尤其是死。“人固有一死”,死永远都是人生不可改变的结局。然而如果对死亡的忧惧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承受的重压的话,那么生命就丧失了强度和韧性。庄子认为,被生死的哀乐捆缚住的人其实在承受着倒悬之苦。
选文1:“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子祀、子舆、子犁、子来,都是虚构的寓言人物。“相与语”就是在一起谈论,“相与”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尻(kāo)”指臀部。“莫逆”指意气相投、默契。“首”“脊”“尻”是构成一个生命有机体的三个部分,偏执任何一个部分都是不可理喻的。子祀、子舆、子犁、子来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把“死”当作尻,实际上就是把“无”“生”“死”当作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不偏执其中任何一个。他们又把“死、生、存、亡”当作一个整体。这是更加具体的一种表述。其中的“亡”应当理解为“无”。《庄子•至乐》篇对生命的完整过程有这样一种描述:“……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这里的“无气→无形→无生”阶段对应的是“亡”,“有气→有形”阶段对应的是“存”,“形变 | |
| 标题: |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3 |
| 文件大小: |
13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