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 >>
孙犁《老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孙犁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1-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老 家
孙 犁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那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火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情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我解嘲似地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二日,晨起作。闷热,小雨。
16.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散文《老家》,主要抒写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文章第一段,作者详细地描写了自己各式各样的梦境,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
答案 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
17.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文章第九段作者对老家的回忆:“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这一段描写,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没有华丽的辞藻,以朴素的语言写出了作者对家乡深深思念的真情。这一段描写,睹物伤情,抚今追昔,大有物是人非、深沉凄凉之感,成功地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气氛。
答案 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抚今追昔、物是人非、睹物伤情、深沉凄凉)
18.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复杂感情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以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通观全文,作者既写了自己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也写了自己对家乡思念而又不想再回去的复杂矛盾的心情。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三是因为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老家的面貌日新,而作者的老屋则显得越来越不协调,作为作者和老家联系的标志——老屋——终归也要消失的。此外,作者在文化大革命后爱情受挫一个人第二次回老家,“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情很坏”,也是他不想再回去的原因之一。这样,作者就只能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了。
答案 作者对老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作者思念故乡,尊重故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孙犁《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老胡的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斗争》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看护》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识字班》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童年漫忆》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荷花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孙犁《远的怀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张秋阁》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葛覃》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采蒲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无花果》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丈夫》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碑》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麦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孙犁《山里的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走出以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山地回忆》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嘱咐》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鱼苇之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邢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风云初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吴召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战士》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木匠的女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鸡缸》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织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父亲的记忆》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白描》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人故事:孙犁
孙犁简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