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学设计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1-18


8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编写:李都明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中似乎夸张失实、不合常理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2.理解文章在以现代文为主的行文过程中时而穿插庄重的文言,时而是用通俗的口语的艺术效果。

3.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与借书修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中故意夸张、幽默风趣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预习要求

通读文章,根据“阅读练习·探究”一、二、三的提示,先分别举出三个例子,然后从中再选择其一,谈谈阅读体会,要求写成发言提要。

五、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重点检查:

1.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似乎夸张失实,不合常理的意思。

2.找出相应的例子(能够找出说明学生已经基本理解练习所说的意思)。

3.请学生相互评论各自的或其他同学的发言。

(二)学习课文

由教师的总结评价导入课文的学习。

1.教师朗读课文,请学生注意教师朗读是的语调变化,语音的轻重,从中理解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示范,请学生自己再朗读一遍。

3.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教师讲评。

要例:

(1)第一段是写实,略提即可。

(2)第二段是虚拟,构成一种戏谑感。把“威士忌”、“白兰地”、“拿破仑”谐译成“喂死剂”、“白烂弟”、“拿破轮”,往粗俗去译,显然是对“没有一本书”的朋友的幽默。而交待自己去拜访朋友“几乎每一次都是借钱”,自然是一种自我调侃,目的是与朋友构成一种平等的地位,显示其诙谐的趣味。

(3)“于是乎‘书香世家’,变为‘酒香世家’”一句,“于是乎”是文言文中表示下面是结论性的句子,语气庄重。但下文“酒香世家”套用“……世家”显得诙谐,一庄一谐,自有一种谐趣。

(4)第五段中,用“恶客”代借书人,用“暗起杀机”形容借书想法,即是夸张失实,作者的厌恶之情、褒贬之意见于纸上。

(5)“如果借的是绝版珍本,该恶客可能举家潜逃,你就是弄个探测器,也探测不到影踪”一句,即夸张失实,又不合常理,但作者对于此类借书人行为的痛恨溢于言表。

(6)“借书不还,天打雷劈”近乎诅咒,但作者对借书人的无赖行为可见一斑。

如感不足,请参见《教师教学用书》的“主编导读”。

对于文中的此类话语,不必句句分析。主要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即可。

(三)课堂练习

1.抄写下面的词语。

酒香四溢 如醉如痴 崇洋 物极必反 左道旁门 绝本珍本 列强瓜分 痛彻心肺 潸然泪下 摇尾乞怜 泰山压顶 铁石心肠

2.比较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与括号里的词句,说说原句的表达效果。

(1)然而,一个人省吃俭用,好不容易买了几本视同生命的巨著,却被列强瓜分(借走),实在痛彻心肺(痛心)。

(2)最后忍无可忍,终于在他卧室里人赃俱获(发现了被借去的书),先把书夺回,宣称内急(说小便急了),而他家的厕所是在大门口的,于是我就驾风而逃(不告而别)。

[参考答案]

1.略.

2.(1)强调借书人有似掠夺他国的强盗。/用夸张的词语形象地强调署被人借走后的内心感受(2)用庄重的话语陈述发现了被借走的书这等小事,幽默之外,显示其发现与重新得到的不易。/以雅语来说俗事,能体现庄重之下的诙谐。/更能体现走得快,免去了一番的说理,显示自己的被动与无奈。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ppt课件(15页)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导学案3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学案2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同步练习2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4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学反思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导学案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2
柏杨生平老照片组图(16页)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ppt课件4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ppt课件3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练习题
柏杨《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原文阅读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ppt课件2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ppt课件1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1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同步练习
《雷声》wav音频素材
北师大版《孔孟论学习》《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及练习
柏杨《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