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语文论文 >>
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jiangxia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1-05


会员:jiangxia 友情提供

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最近参加了2013年高中远程培训,颇有心得,个中思考,以笔录之。
       思考一: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具有实效?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尽管很多时候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精心设计,希望能取得好的效果,但是又往往“热脸贴个冷XX”,学生并不买账。究其原因,是教师的前期设计缺乏对学生心理认知、心理需求的研究,一厢情愿的成分过多,付出多、收效少,是必然的。教育教学的成功首先来自于对教育规律的遵循,今后要多学习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多基于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和分析进行教育教学预设,才可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思考二:全面详实的教案究竟值不值得提倡?以前有这样一种认识,就是课前尤其是上公开课前的教案设计
一定要充分详实,甚至把学生出现的错误都写好,并想好应对方法。本人曾是这类教案设计的实践者,并一直引以为自豪。那么,这种做法到底值不值得提倡呢?经过学习和思考,我认识到一种教案形式直接决定了其教学方式。预设过多的教案设计,可能会产生以下弊端:
         一、预设过分会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现实的课堂中,遇到学生答不上来或答错的情况,很多老师就会根据事先预设想尽办法把学生引导到老师的预设答案中,并美其名曰是点拨能力的体现。但是这种教学做法实质上依然是围绕着教师如何教展开的,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预设过分是一种貌似民主的灌输式教育。虽然教学中教师也可能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因为教师是学生发言直接的、绝对的评判者,所以学生常常不是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而是在猜测教师想要的答案是什么。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会越来越淡薄,分析能力会越来越浅薄。
        二、预设过分会障碍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预设的课堂有时会给人一种“作戏”的感觉,学生似乎都被提前训练成了群众演员。还记得多年前,去市素质教育大赛现场听的一节课,教师刚抛出一个问题,一名学生就踊跃回答,而且回答得相当圆满,定睛一看,学生是照着贴在书上的答案念的。类似这样的现象在很多教学比赛和公开课上层出不穷,实在令人很无奈。其实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自身,正所谓“教学相长”。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是提高教师能力,或是激发教师教育智慧的很好的契机。课前备课中的预设过多,就很容易造成教师眼中只有预设目标,而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发挥和提升。久而久之,如果课堂中真的出现了超出预设的突发事件,教师就会手足无措。
       其实一堂真正的好课,一定是以对学生的研究为设计原则,是开放的,是多元的,是生成的,是尊重并允许学生阐述错误观点的,是教师发自内心与学生探讨和分享学习成果的课。        
        思考三:高中语文课到底怎么教?连续在高三实践了三年,一个最大的发现是,高三的课比高一高二好教。因为进入高三,师生每天面对的都是应试的东西,实事求是讲,这张高考考卷很大程度上可以依靠技巧、套路解决大部分问题,但这些终归是皮毛的东西,一张语文卷想得低分不容易,但是要想拿高分恐怕单纯靠技巧、套路也是实现不了的。这就需要学生凭借语文功底和文学素养来实现。而高一高二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些做起来并不容易。进入高三,学生会暴露出很多能力上的问题,诸如,正确分析、合理理解、准确概括、恰当表达等等。那么,学生的这些能力来自于哪里,个人认为来自于学生的一定量的阅读和独立的思考习惯。基于此,今后的语文课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原来的语文教学模式必须改。
         一、时间安排上,缩短教材规定阅读教学时间,丰富阅读范围,增大阅读数量。难道一篇《祝福》就非要3、4课时,一篇《阿Q正传》就非得讲上一周?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自于自身阅读玩味的过程,教师无休止的咬文嚼字对于学生的阅读心境具有很强的摧毁性。今后的教学力求变教师全面深入挖掘为精讲,变学生学习多种阅读技巧为精学。
         二、环节设计上,遵循“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的原则。现在,很多语文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课堂成了个别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地方,而非答疑解惑,共同探究问题、分享收获的地方。教师提出问题,常常习惯于苦苦地寻找那个能答对的孩子(而这个答案又不是全班或大部分学生共同探究的成果),然后给问题做一个美好却草率的收尾。而对于那些学得不大好的孩子,或是置之不理、或是作一些形式性评价(回答的不够全面等等)。表面上,我们的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真正有收获和提升的人数寥寥,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基于此,先学后教,以学促教势在必行。
         什么样的才课算好课?借用培训专家的评价就是,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有意义)、充实的课(有效率)、平实的课(常态课)、真实的课(有缺陷)。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正经历着很多改革,高中教师正在改革路上摸索前行,愿有更多志同道合者群策群力,将语文教学变成真正提升学生素养和智慧的阵地。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语文学习急需更新的几个理念
为教育,需自由
应试教育下的素质教育——实行美育中考改革所思
微信何以威信
小说创作应该有怎样的开头和结尾(一)
不要否定考试---正确认识我们的“科举制度”
这个诗人的诗魂,正是新中国的诗魂
闽南童谣在语文课程中的德育渗透作用
教育者要时刻保持教育的自觉
数字化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落地: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
从李白诗歌的色彩,看盛唐的审美趣尚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邵二泉《墨竹诗》诗意解说
认清真问题,寻找新出路——也谈当今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农村学生教育最优化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为学生卓越的发展服务
语文作业水很深
语文阅读设陷问题与逻辑思维ppt课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职学校班主任谈话艺术初探
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个性——语文教师的职业生命
从学到思从知到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智能创新模式
浅议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
从“我”字中认识什么?──认识汉字中的真善美爱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意外”也会很精彩——课堂情景的有效导入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整合----以优秀的文化基因传承民族品格
写考场议论文怎能“禁列分论点”
初中语文同高中语文的几点不同
如何建立高效语文课堂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初中语文课
少一份功利,多一些从容——浅谈教师群体的生活现状
《怎样培养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
中学语文课堂艺术研究之初探
在线教育给传统教育带来三个层面的变革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实施导学案推进语文高效课堂改革
农村初中新常态下的语文教学,我当尽力而为
探究建立初中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模式
浅谈语文课堂“激活”的艺术
三角中学“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主题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浅说从词到文章的组织》选录(17页)
浅议如何上好初中语文复习课
浅议如何构建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